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1-08-24 15:34連日來,在紅色圣地扎西,總能看到一個身穿紅軍服,有時拉著手推車,有時扛一面自制紅旗穿梭于威信各紅色景區(qū)的精瘦大爺的身影。
今年62歲的大爺李志偉是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都斛村人,從小就崇敬毛主席,熱愛紅軍。二十多年來,家中堅持每天奏國歌升國旗。自家三層小屋內擺滿了毛主席畫像、工藝品、主席書法、紅軍紀念品等,是廣東乃至全國在自建房成立毛主席圖片展覽室的第一人。展覽室常年免費開放,經常有學校老師、學生參觀學習愛國精神,黨員干部等更是接踵而至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
李志偉上學時在課本上了解到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徒步二萬五千里最終取得勝利的光輝歷程后,被紅軍精神深深感動,從小就立志要向他們學習,沿當年紅軍足跡,用雙腳重新丈量二萬五千里的長征路。
因種種原因,重走長征路的夢想一直沒能實現。現兒女已成家,今年又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老人家堅定了決心,為達成心愿稍作準備后就立刻行動起來。
帶著畢生的夢想,李志偉老人于今年4月15日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第一站——江西省贛州市瑞金出發(fā),推著50多公斤重的自制手推車(干糧、四雙解放鞋、五面紅旗、一部手機,一頂帳篷、兩套紅軍服、一個軍用水壺等隨身物品就是全部行囊)已徒步經過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于8月19日到達革命老區(qū)云南省威信縣,歷時4個多月,行程近四千公里(計劃用一年的時間走完全程)。
筆者在扎西紅軍文化廣場見到李志偉老人時,他飽經風霜的臉上神采奕奕,眼神堅定。提到徒步經過,侃侃而談(為方便交流請了一個翻譯)。一路走來,餐風露宿,餓了吃干糧,渴了喝自來水、山泉水或有條件的時候喝熱水,困了就睡自己帶的帳篷里(因為怕影響當地市容市貌,老人一般都是在凌晨一兩點才睡,清晨六點左右就起),現在已走壞了三雙解放鞋,紅旗也因狂風暴雨烈日等極端天氣弄壞了兩面,但老人說起長征路上的經歷和見聞時精神抖擻,神采飛揚,他說最難忘的是途經湖南一個偏僻的村莊時雨大路滑,手推車不小心掉進了山崖,他在原地等了十多個小時終于等來了警察幫他弄上來…在唏噓感慨之余問他苦不苦累不累,走完二萬五千里有沒有信心,他哈哈一笑說,計劃用一年的時間走完全程是肯定的!這點兒苦比起當年紅軍經受的磨難算什么!很開心很感動的說一路上有很多熱心人提供幫助,供開水,送熱飯,老人謝領了,但有的提供住宿甚至現金及紅包,老人堅決不收。
當問到徒步長征最大的困難是什么,他說是溝通障礙,一直在廣東老家沒出過遠門的他不會說普通話,別人說的可以聽懂一些,因為語言不通交流很費勁,但李志偉感慨道“雖然我說的粵式普通話很多人不咋聽得懂,但他們都很樂意幫助我。都被我這種精神所感動,這樣讓我繼續(xù)走下去更有動力”。在路上也有很多好心司機想免費拉他一程,老人都一一謝絕,用老人的話說“徒步重走長征路是我的夢想,如果坐車就失去意義了”所以李志偉老人一直堅持推著手推車徒步。當記者問走完全程大約要多少錢才夠,帶的錢夠用嗎?老人認真算起賬來,平均每天最多五十塊就足夠了,開銷幾乎都是喂飽肚子,有時干糧充饑,有時還是要吃飯(可能后期還要買幾雙解放鞋),因為帶了帳篷,可以省一大筆住宿費,錢不夠了,兒女就給他發(fā)在微信紅包里,預算一萬多走完全程!說到幫助,老人嚴肅的說:有人要贊助我全部開銷甚至給多少錢幫他做廣告,我都果斷拒絕了,我覺得要這樣做就失去了意義。這是在完成我的夢想,不是為追名逐利而選擇徒步的。想當年紅軍比現在苦多了,但是為了新中國的革命事業(yè)毅然完成了二萬五千里長征,這種偉大精神更應該值得我們學習!
扎西紅軍烈士陵園、紅色文化廣場、扎西會議紀念館、扎西會議會址、紅色小鎮(zhèn)、水田花房子、石坎莊子上會議會址、天險兩合巖等當年紅軍留下的足跡,李志偉老人都一一走過瞻仰過……而每到一處,吸“紅粉”無數,在雞鳴三省交界處的這個小縣,在這片紅色熱土上,大家對于長征,對于紅軍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有更深刻的領悟。紅色基因、長征精神早已融入到扎西兒女的血脈里。熱心的威信人民有幫助打開水的,有店家免費充電的,有買水果買干糧有招呼吃面吃飯的,老人一一謝過,下一站將要離開威信縣城追尋先輩足跡跨過四川、西康、甘肅等省行進,計劃于2022年4月抵達長征終點站陜西省吳起鎮(zhèn)!在此祝愿老人一路順風、平安凱旋!
(通訊員 周冬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