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麻豆av|久久亚洲色WWW成人男男|十八禁无遮拦av|亚洲午夜一本在线|好看的亚洲中文字幕|无遮挡黄动漫视频在线观看|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一区二区免费中文麻豆|白丝乳交内射一二三区|亚洲国产中文字幕精品,精品麻豆av免费,成人av无码国产在线一区,国产久久亚洲精品

點擊進入專題
 導航

“喜迎華誕 唱響百年”征文作品選 (133)黃草坪:銅運古道大碼頭

 2021-09-15 08:56  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金沙江崖壁上的纖道,是讓人崇敬的。一旦步入纖道,頭頂是直插云霄的絕壁,腳下是一路狂奔的驚濤駭浪,在提心吊膽的眩暈和恐懼中,踏上那一段段用鋼釬和鐵錘一錘一錘鑿出的纖夫之路。

遙想200多年前,開浚金沙江航運的人們,赤膊露肩,在獵獵江風和怒吼狂濤中,在懸崖峭壁上揮舞著斧鑿的場景,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金沙江穿越崇山峻嶺,歷經(jīng)千萬年形成了深邃的峽谷。流域內(nèi)山高谷深、落差大,水流湍急,“十八險灘”自古就被視為畏途。歷史上,人們把金沙江稱為“千古閉塞之江”,任其肆意流淌。千百年前,眾多有識之士提出開“千古閉塞之江”,使之與長江黃金水道相連,“片帆可達吳楚,舟楫直下東溟”。但是,由于自然環(huán)境太過艱險,始終難以實現(xiàn)這一宏偉的愿望。

從明代開始,人們逐漸意識到,開通金沙江航運,將是由川入滇的一大捷徑,能帶來極大的便利。明朝正統(tǒng)年間,靖遠伯王驥、巡撫黃衷、汪文盛,就曾對開通河道動議,但因歷代少數(shù)民族政權,中央王朝對金沙江流域的控制力還不強,最終未果。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工部右給事中王元瀚曾正式上書開發(fā)金沙江航道。清朝雍正及乾隆年間,京師及各省錢局鑄幣用銅主要依靠云南各廠供給,每年外運銅總量達三四百萬公斤。隨著中原對滇銅等物資的需求日益增長,單靠陸路的人背馬馱已難以滿足需要,水運難題的解決迫在眉睫。為確保京師及各省鑄錢對銅的需求供給,經(jīng)鄂爾泰首倡、慶復力主、張允隨堅持,3任云貴總督不遺余力地奔走呼吁,開浚金沙江下游航道工程終于在乾隆五年(1740年)的冬天開始實施。

金沙江開浚工程,起自東川府小江口,訖至四川省宜賓市新開灘,全長650多公里,分兩段施工。上段從小江口至永善縣黃坪鄉(xiāng),共計336公里,于乾隆五年十一月動工;下段從永善境內(nèi)大興金沙廠至新開灘323公里,于乾隆六年十月動工。浩大的疏浚工程,共征調(diào)云、貴、川三省民工80多萬人,耗銀數(shù)十萬兩,抽調(diào)府、廳、州、縣官員任督察之責。當時,開修航道的工具和辦法極為原始:先伐木為薪,堆放在露于水面的礁石上縱火焚燒,再灌水驟激,待礁石酥脆,再用斧鑿捶打。而修建金沙江兩岸的纖道,工匠要懸空在崖壁上鑿孔、楔樁,連成棧橋,再用斧鑿捶鉆修整。

1745年,下段開通;1748年,上段開通。歷時8年之久的建設,千古閉塞的金沙江終于看到了舟楫,實現(xiàn)了“艫舳相接,欸乃之聲應山而響,而自蜀至滇商賈貿(mào)易者,亦絡繹往來矣”。金沙江航運最盛時期,大小木船一天達200余艘,下運貢銅、上運鹽米,年運銅量150余萬公斤。實際上,限于當時的技術水平,金沙江航道上段一直沒有真正開通,滇銅自小江口上船,直航川江,枯水期輔之于盤駁、吊灘等措施,可勉強通行。汛期一來,水勢、灘險等情況復雜,船毀銅沉事件時有發(fā)生。于是,只能把銅銀從陸路轉運到永善境內(nèi)的黃草坪,再上船沿金沙江航運出滇入川。

黃草坪,又名黃坪,是永善縣金沙江邊溪洛渡水電站庫區(qū)的一個小鎮(zhèn)。清代有詩云:“古坪黃草盛,蜀道一江通。”黃草坪歷來就是邊疆和內(nèi)地物資商貿(mào)往來的一個江邊小鎮(zhèn),也是清代銅運線路上一個重要的中轉站和碼頭。滇銅京運的路線比較復雜,主要包括分運、遞運、長運3種運輸路線。分運,即各銅礦廠將銅料運到云南、四川、貴州的官銅店;遞運,各官銅店將銅料運至瀘州官銅總店;長運,是瀘州官銅總店沿長江、運河將銅料運至京城。黃草坪正好處于分運和遞運之間一個重要的中轉碼頭,年運銅量占總運量的四分之一。清代在銅運線路的各水陸要沖設有銅店,黃草坪便是當時銅運線路上9個銅店之一,稱為“黃草坪店”,俗稱坪店,由永善縣經(jīng)管。據(jù)《云南銅志》(卷四)“各店店費”中記載:“永善縣經(jīng)管黃草坪店接運京銅,因金江夏、秋兩季,水勢溜急,未能裝運。俟江水歸漕之時,定例于十月開運,次年四月撤站。”

金沙江航運開通以后,黃草坪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區(qū)位優(yōu)勢,迎來了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正如張允隨呈乾隆皇帝的奏折所說:“不獨一省一時之利,實西南萬里疆隅久安長治之計也。”而且,航運帶動了沿途商業(yè)的發(fā)展,尤其是航運碼頭,各省客商蜂擁而至,“較陸運之費,可省十之二三,并將來川省商民聞風販運,鹽、米流通,民食亦可交接濟”。據(jù)實地走訪,當時黃草坪廟宇眾多,如萬壽宮、南華宮、川主廟、黑神廟等;黃草坪民居多為“前鋪后碉”布局,前面臨街是鋪面,后面建有碉樓用于貯存貨物和防御。

20135月,溪洛渡水電站下閘蓄水,昔日繁盛的黃草坪,如今已沉入江底,成為了歷史的記憶。

作者:陳永明

審核:劉靜濤   責任編輯:杜恩亮
昭通新聞報料:0870-2158276 昭通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昭通新聞報料:0870-2158276  
昭通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審  核:劉靜濤
責任編輯:杜恩亮
標簽 >> 文化 
捐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