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1-10-17 09:4110月15日,聯(lián)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落下帷幕,在當晚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COP15主席、中國生態(tài)環(huán)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COP15高級別會議達成的“昆明宣言”是大會取得的標志性成果,為后續(xù)全球生物多樣性磋商提供了政治指引,為各國采取行動確保最遲在2030年前使生物多樣性走上恢復之路的決心和意愿注入新動力。
黃潤秋說,這次大會站在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xiàn)人類高質量發(fā)展的“十字路口”,凝聚了廣泛政治意愿,形成了強大政治推動力,亦形成了既具雄心又平衡務實的成果。同時,COP15生態(tài)文明論壇所發(fā)布的“共建全球生態(tài)文明,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倡議也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中國作為東道國采取的一系列務實而有力的措施也備受國際社會關注,尤其是將率先出資15億元設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
這次會議還體現(xiàn)了“務實、節(jié)儉、綠色低碳”的理念。黃潤秋宣布,大會將通過新建碳匯林的方式來實現(xiàn)碳中和。
對于此次大會,《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zhí)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給予高度評價。在伊麗莎白·穆雷瑪看來,一系列會議成果為第二階段會議的舉辦奠定了成功基礎。她說,COP15值得關注的是,人們已經(jīng)開始行動了。事實上,上一個十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承諾的致力于減緩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的“愛知目標”并沒有實現(xiàn)。有幸的是,這次大會取得了相當多的積極成果。除了中國承諾的各項舉措外,英國、法國等國家的領導人和歐盟均承諾加大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上的資金投入。慈善界和金融界也有相關承諾來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伊麗莎白·穆雷瑪高興地表示,通過此次大會,她看到全球的方方面面已將言辭轉為實際行動。此外,協(xié)同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正在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
如何在2030年前扭轉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趨勢?伊麗莎白·穆雷瑪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打破過去生物多樣性治理由某一群體或部門單打獨斗的模式。生物多樣性治理需要跨國界、跨領域的不同角色共同參與。
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廣玉 毛利濤 聶學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