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1-12-17 20:18中國古代先賢有一句名言:“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眷戀的那一座座山很高,山體連綿,勢若波濤;我眷戀的那一條條水很長,水流懸天,飛瀑似簾。古道就在山間逶迤,世居深山的人們離古代很近,離現(xiàn)代很遠。這里的人亦仁亦智,但于山水卻不僅僅是“樂”,而是愛悅與親近。山與水是他們的衣胞,他們的母腹,他們生息繁衍的搖籃,他們寄存夢想與靈魂的天堂。
山峰高出云表,就要探問艷陽;泉眼噴涌清流,就要放步遠海。我眷戀的山側水畔的鄉(xiāng)親,在山坳里生下的孩子,睜開眼看見的就是那山那水,那葉綠了又黃、黃了又綠和冬日洋洋灑灑的雪花,那僅有黑白兩分的蒼茫世界。
孩子大了,有了一個個會飛的夢,他們就用稚嫩的小手采摘山花,將它插在僅有一面玻璃的櫥柜上,那里僅有的一方彩色世界是“天安門”。或者是一輛從圖片上剪貼來的“汽車”,更多的山花掛上了羊角,或任零落的花瓣隨水而去……
孩子長大了,土布縫的書包伴隨他們走進土坯蓋成的學校。于是,有了孩子小腳丫印制的小路,從學校回到煙火熏黑的家里,僅有一段起伏的小路,來來去去,像編織一個不大的花籃。
于是,孩子用松樹、楊樹的棒棒做了一輛只有一個兩個木輪的“車子”。但小車從村子的一面斜坡上滑下來,就栽到了一叢刺蓬里,這是孩子們最奢華的娛樂。
“人與路與車”——一個縈繞不已的夢想。
如今,這片我深深眷戀的土地有了高等級公路、鐵路、大江港口和飛機場,“海陸空”立體交叉織成一個獻給新世紀的花籃。
我深深譽戀這片土地,雖然她至今還不富裕。我依然溫習泥濘小路、木輪小車的畫面,因為那依然是今日山村孩子的夢想;我不會忘記這片土地,她不僅生育了我,也深埋著那不朽的根,它連接民族的血脈,千年的歷史。我不會轉身背向這片土地,因為我的面前有母親滾燙的眼神。我時時祝福這片土地,祝福她山似翠屏,水如明鏡;祝福她高峽現(xiàn)平湖,田園勝錦繡;祝福她文化出奇彩,人民享幸福!
我知道,那一條條現(xiàn)代化的公路、鐵路、空港已經(jīng)將現(xiàn)代化的里程碑豎到了我熟悉的山口,但鄉(xiāng)親們要走出來搭上車,還有一段段曲折的山路。那異彩紛呈的山外世界還被緊緊框在電視機屏幕對角線里,它僅有幾十吋,像一塊姑娘的花頭巾……
讓木輪車承載的夢想飛馳在好山好水間,我的眷戀一定會因此而變得更多彩,更輕快。
作者? 晏友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