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麻豆av|久久亚洲色WWW成人男男|十八禁无遮拦av|亚洲午夜一本在线|好看的亚洲中文字幕|无遮挡黄动漫视频在线观看|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一区二区免费中文麻豆|白丝乳交内射一二三区|亚洲国产中文字幕精品,精品麻豆av免费,成人av无码国产在线一区,国产久久亚洲精品

點擊進入專題
 導航

綿綿母愛潤童心 ——威信縣“代理媽媽”結對留守兒童紀實

 2021-12-19 10:55  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18年的一天,在威信縣龍溪小區(qū)A7幢603號房,8歲的萬靜嫻披著剛洗過的長頭發(fā),半躺在沙發(fā)上,一條腿慵懶地搭在常文莉的身上,兩眼盯著電腦上網(wǎng)課,常文莉正埋頭給她修剪腳指甲,旁邊的3個姐姐也認真地聽課。不一會兒,萬靜嫻起身把頭靠在了常文莉的肩上撒嬌,伸手摸了摸常文莉的頭發(fā)。這是“代理媽媽”常文莉和她的4個女兒其樂融融的畫面,不熟悉的人都會誤認為常文莉是她們的親生母親。

近年來,威信縣婦聯(lián)緊緊圍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主題,充分發(fā)揮“聯(lián)”字優(yōu)勢,凝聚各族巾幗之力,把民族團結進步工作貫穿于婦聯(lián)工作各個環(huán)節(jié),持續(xù)開展了“代理媽媽”志愿服務活動,200多名“代理媽媽”與留守兒童建立起了母子或母女之情。

大山深處的“代理媽媽”

在紅色革命老區(qū)威信縣水田鎮(zhèn)灣子苗寨,有農(nóng)戶27戶137人。常年外出務工人員39人,留守兒童35人。這里歷史悠久、民風純樸,溪水潺潺、青翠環(huán)繞,是威信集紅色文化和民族文化旅游于一體的特色景點。20世紀90年代,由于交通閉塞,發(fā)展條件差,灣子苗寨的勞動力紛紛外出到廣東等沿海城市務工。特別是已為人父母的青壯年常年在外務工,無力照顧孩子。同時,有的家庭由于夫妻一方長期外出,導致感情破裂,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留守兒童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造成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如學習沒人輔導、生活沒人照顧、親情缺少溫暖、心理缺少開導、道德缺少教育、行為缺少自控、安全缺少保障等一系列難題亟待解決。2008年 ,隨著留守兒童社會問題的日益凸顯,從外鄉(xiāng)嫁到該村的婦女熊杰紅帶頭承擔起幫助留守兒童輔導功課、洗衣服等。熊杰紅的事跡傳開后,引起了縣婦聯(lián)的注意。

2009年,威信縣婦聯(lián)緊扣促進灣子苗寨勞務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讓外出打工父母放心、讓留守兒童有人關心和過得舒心的要求,幫助灣子苗寨建立了灣子“代理媽媽”志愿服務隊,苗寨里的李開鳳、楊朝秀、羅顯秀、周艷、熊艷等在熊杰紅的影響下加入“代理媽媽”志愿服務隊。“代理媽媽”們發(fā)揮“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她們以一腔熱情,全力投入到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中,促進了孩子們的健康快樂成長。

灣子“代理媽媽”志愿服務隊成立后,為便于組織和動員全寨留守婦女盡可能投入到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隊伍中,縣婦聯(lián)和水田鎮(zhèn)在灣子苗寨成立了威信縣水田鎮(zhèn)灣子苗寨婦女小組,為“代理媽媽”開展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同時,還為婦女小組制定了《婦女小組長工作職責》《代理媽媽工作職責》 等8個制度,以制度團結和凝聚婦女投入到“代理媽媽”工作中,使“代理媽媽”工作有章可循、工作常態(tài)化,確保“代理媽媽”工作可持續(xù)開展。在長期的工作中,灣子“代理媽媽”充分感受到了“代理媽媽”的實質就是人人為大家、大家為人人,她們由當初的要我當“代理媽媽”變成了我愿當“代理媽媽”,自愿加入“代理媽媽”團隊。

熊杰紅是灣子苗寨中的第一位“代理媽媽”。1994年,灣子苗寨的大部分青壯年紛紛外出務工,留下了不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這一年,熊杰紅和她的丈夫也決定外出打工養(yǎng)家。可就在去浙江打工的途中,她想到家中3個孩子只能托付給年邁的老人撫養(yǎng),想到今后自己的孩子將會失去母愛的滋潤就無比心痛。于是在途中她下了車,連夜返回了灣子苗寨。

回到灣子苗寨后,寨子里的留守兒童便經(jīng)常到熊杰紅家玩耍。每逢周末和節(jié)假日,熊杰紅家中便擠滿了孩子,她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他們。“當時家家戶戶的生活都很困難,一想到灣子苗寨中其他家庭的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和家庭的教育就很心酸。”熊杰紅說。熊杰紅從此承擔起了“代理媽媽”的責任。“我給孩子們做好吃的,給他們講故事,教他們唱民歌、跳苗族舞蹈、學習刺繡和蠟染等苗族傳統(tǒng)文化,很多孩子都親切地稱呼我為‘熊媽媽’。”熊杰紅欣慰地說。

15歲的苗族女孩陶麗蘋就是由“熊媽媽”親手帶大的,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是水田鎮(zhèn)中學的一名初中生了。陶麗蘋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多年,多年來回家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陶麗蘋和自己的弟弟妹妹都由“代理媽媽”熊杰紅照料。“熊媽媽”將其視為自己的孩子,生活上關心、學習上關注,對陶麗蘋年邁的奶奶也照顧有加,這讓陶麗蘋十分感動。

而陶莉、陶星星兩姐妹從小就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父親每年只有在春節(jié)的時候才會回家一次,母親自外出后就沒有再回過家。每當灣子苗寨中的小伙伴們穿上漂亮的苗家服飾唱歌跳舞進行表演時,兩姐妹只能遠遠地看著不敢參與其中。這個細節(jié)被熊杰紅發(fā)現(xiàn)了,她與其他婦女商量之后,幫助她們做了一套苗族傳統(tǒng)服飾。陶星星要到鎮(zhèn)上的中學讀書,熊杰紅就自己出錢在中學的附近為她租了一間房,并且每周接送她上學。而陶星星也很爭氣,沒有辜負“熊媽媽”的期望,學習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二十多年如一日,熊杰紅從沒有放棄對灣子苗寨中留守兒童的照顧和關心。然而,隨著灣子苗寨中留守兒童數(shù)量的不斷增多,“熊媽媽”也覺得力不從心。“我動員寨子里的婦女留下來,一起參與到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中,努力為這些孩子營造一個完整的家。” 在熊杰紅的帶領下,2009年,7位苗族婦女放棄了外出打工的機會,留下來與她一起組成了一支“代理媽媽”團隊。

黃云芳是一名來自威信縣藍天藝術幼兒園的老師,她成為灣子苗寨留守兒童的“代理媽媽”已經(jīng)有兩年的時間了。兩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與熊杰紅相識了,當她了解到當時“代理媽媽”團隊中,熊杰紅一個人就需要照顧20多名留守兒童時,她就決定與幼兒園中的老師一起來到灣子苗寨成為“代理媽媽”。

由黃云芳照顧的其中一名留守兒童名叫陶夢群,年僅12歲的她與自己的3個姐姐1個哥哥獨立生活在灣子苗寨中。父親在外打工兩年也很難回一次家,而母親時常行蹤不明,歸期不定。陶夢群的爺爺奶奶去世得早,3個姐姐又各自在外求學,無法照看弟弟妹妹。當走進陶夢群家中時,黃云芳發(fā)現(xiàn)她家的沙發(fā)由于房屋漏雨無法坐人,水泥地上也積滿了水……黃云芳每次來到灣子苗寨都會給幾個孩子帶一些零食、生活用品、學習用品以及一些好心人的捐款。她每一次來到灣子苗寨,孩子們都會很開心地去迎接她。

灣子苗寨“代理媽媽”們的耕耘得到了社會的認可,2015年,灣子“代理媽媽”團隊榮獲全國“四個100”最佳志愿服務組織榮譽稱號;“代理媽媽”代表熊杰紅被評為昭通好人、威信縣第三屆道德模范、當選為縣政協(xié)委員;熊杰紅等8人先后被縣婦聯(lián)評為“巾幗志愿服務優(yōu)秀個人”,灣子“代理媽媽”志愿服務隊被縣婦聯(lián)評為“巾幗志愿服務優(yōu)秀團體”。



龍溪社區(qū)的“代理媽媽”

2018年,脫貧攻堅進入關鍵時期,為了幫助龍溪小區(qū)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252名留守兒童更好地適應新環(huán)境,在縣委、政府的關心下,縣婦聯(lián)再次組建了龍溪小區(qū)“代理媽媽”愛心志愿服務隊,84名志愿者成為“代理媽媽”,縣婦聯(lián)全體領導干部都成了“代理媽媽”。

2018年的一天,在龍溪小區(qū),記者見到“藍天婦女兒童”之家的老師們正在教孩子們排練舞蹈、繪畫、唱歌、做游戲等。記者走進A1幢2708號房,這是苗族小姐妹韓香義、韓香美的家,“代理媽媽”熊萍正在和她的6個孩子聊得熱火朝天,他們互相“揭短”“告狀”……這幾個孩子分別來自4個家庭,孩子們都親切地叫她“熊萍媽媽”。韓香義、韓香美的父母今天恰巧也在家,他們再三叮囑兩個孩子:“我們平時不在家,你們一定要聽熊萍媽媽的話。”熊萍在威信縣衛(wèi)健局工作,這次家訪,她給孩子們帶來了口罩和酒精,還給韓香義、韓香美帶來了課外書。每次來家訪,除了陪孩子們寫作業(yè)、寫日記,熊萍大部分時間陪孩子們聊天,他們每次都要聊兩三個小時。

走進A3幢1205號房,王中偉正在寫作業(yè),“代理媽媽”宗雙鳳正在一旁指導。王中偉的爸爸媽媽長期在老家以種菜為生,龍溪小區(qū)的家?guī)缀醵际撬粋€人住。除了王中偉,魏康程、韋思盛都是宗雙鳳照顧的孩子,他們全是石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每次帶孩子們外出,宗雙鳳都要把自己8歲的兒子帶上,她希望兒子跟哥哥們做朋友。2019年10月20日,宗雙鳳帶4個孩子去看了電影《中國機長》,孩子們看得熱血沸騰。2019年11月9日,宗雙鳳帶4個孩子去參觀了科技館。“參觀了科技館,深切感受到中國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科技在現(xiàn)代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這次參觀,讓我們與科技進行了一次近距離的接觸,給我的印象很深刻。”這是王中偉寫的觀后感中的一段話。每次家訪,宗雙鳳會給他們帶去故事書,并要求他們寫讀書筆記,把優(yōu)美詞匯、精彩句段、閱讀感想寫在筆記本上,讓孩子們輪流講故事。

“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都會發(fā)芽、開花、結果。無論是什么種子,都請耐心陪伴他沐浴陽光和風雨,靜待花開和成長!”宗雙鳳在微信朋友圈里寫道。

常文莉在威信縣委編辦工作,她只有一個兒子,已上大學,她一直想有個女兒。在報名參加“代理媽媽”之前,她找到威信縣婦聯(lián)副主席吳蘭,再三要求要照顧女兒。“一下子有了4個乖巧、漂亮的女兒,把我高興壞了。”常文莉高興地對記者說道。這4個女兒中,8歲的萬靜嫻、12歲的萬紫銀來自一個家庭,9歲的彭嘉欣、10歲的彭嘉榮來自另一個家庭。每次來看望她們,常文莉都要給她們洗頭、修剪指甲,把她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有時候常文莉會把4個女兒帶去自己家,給她們做好吃的。為了給孩子們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常文莉和女兒們平時都用普通話交流。“明年我就要退休了,但是我這份‘代理媽媽’的職業(yè)不退休。用心對待她們,聽見她們發(fā)自內心地喊我一聲‘媽媽’,這就足夠了。”常文莉對記者說道。

這只是龍溪小區(qū)其中3位“代理媽媽”的剪影,在威信還有許多這樣的愛心志愿者在默默付出。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多過去了,孩子們從不敢抬頭與“代理媽媽”們對視,變成主動熱情擁抱“代理媽媽”。

綿綿母愛潤童心。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健康成長就是“代理媽媽”的心愿。威信縣“代理媽媽”志愿服務隊將榮譽作為鞭策團隊前進的動力,將把服務做得更周到更細致,使“代理媽媽”們真正成為孩子們溫暖的港灣。

(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玉? 文/圖)

審核:馬燕   責任編輯:聶學虎
昭通新聞報料:0870-2158276 昭通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昭通新聞報料:0870-2158276  
昭通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審  核:馬燕
責任編輯:聶學虎
標簽 >> 威信 正能量 
捐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