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1-12-27 11:28“在村上工作這30年來,組織信任我,群眾支持我,這份信任與支持讓我倍感珍惜,只要群眾需要我,我會一直干下去。”這是大關縣吉利鎮(zhèn)尾甲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吳啟彪對自己立下的誓言。
1990年,17歲的吳啟彪初中畢業(yè)后不久,就被聘為大關縣吉利鎮(zhèn)尾甲村農(nóng)技輔導員。1998年以來,他先后擔任村委會副主任、主任、村黨總支書記,他一干就是30年,把半輩子都奉獻給了家鄉(xiāng)。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談起吳啟彪,村民們都豎起了大拇指。
“吳支書對工作很負責,他去年生病了都仍然堅持工作。在他帶領下,現(xiàn)在枇杷產(chǎn)業(yè)搞好了、公路硬化了、吃水問題解決了、衛(wèi)生也搞好了,每樣工作都做得很好。”海子村民小組村民劉德美說道。
“吳支書在村上干了30年,在工作上盡職盡責,對村民很關心,對我們尾甲村這個大家庭來說,相當于一個家長,無微不至地關心著我們地方的發(fā)展,各項工作干得踏踏實實的。”海子村民小組村民周興美也肯定地說道。
尾甲村黨總支副書記劉其勛說:“吳支書在脫貧攻堅最艱難的時候,一直帶病堅持工作,他善于團結同事,非常尊重大家的意見。”
……
不管在村干部、還是普通百姓心中,吳啟彪的口碑都很好。
30年來,吳啟彪一步一個腳印踐行著一名基層村干部為民務實的初心使命。
吳啟彪常說:“我始終把村里的事當作家里的事,把村民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他不僅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2017年,正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吳啟彪“臨危受命”擔任尾甲村黨總支書記。上任后,吳啟彪團結村“兩委”班子、鎮(zhèn)掛鉤包保干部、駐村工作隊員,全身心、不分節(jié)假日地工作在一線,把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作為第一要務,積極落實扶貧政策,強基礎、興產(chǎn)業(yè),大力推進民生項目建設,圍繞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目標,甩開膀子奮進在脫貧攻堅的偉大征程上。
團結村民小組村民劉遠友,59歲還未成家,與84歲的母親生活在一起,由于缺乏資金和勞動力,家中的地皮一直未硬化,吳啟彪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刻與土地整治項目部協(xié)調(diào)了水泥,并組織村干部到劉遠友家中義務幫助硬化,還為母子倆送去大米、棉被等生活物品。石門村民小組村民唐亨芝,居住房屋達不到安全標準,但因為沒有勞動力,一直不愿意重建,吳啟彪帶領村“兩委”人員多次到他家作思想動員,幫助他協(xié)調(diào)土地,申請相關補助,終于說服了唐亨芝新建了安全住房,拆除了危舊房。
在吳啟彪的帶領下,尾甲村在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群眾增收等方面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的生活水平日益改善。
吳啟彪奉獻不言苦,凡事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時時處處發(fā)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2020年大年初一,在家陪家人過年的吳啟彪,因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一接到緊急返崗的通知后,在他電話通知其余同志返崗的同時,率先到村委會組織開展相關疫情防控工作并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工作部署。“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不能馬虎,必須時刻把群眾健康放在第一位……”吳啟彪向同事們提出了工作要求。疫情防控期間,他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村民小組長、黨員志愿者等70余人,每天到戶排查,為村民詳細解釋疫情的實際情況和基本的防護辦法。同時,帶領村民在交通要道上設置卡點,嚴控外來人員入村,勸返外地車輛40余輛,對從疫區(qū)回村的232人實施居家隔離,幫助他們購買必要生活物資,確保了全村和諧穩(wěn)定。
針對部分群眾不能返回工作崗位的問題,他迅速組織村組干部入戶摸排勞動力情況,了解群眾返回原崗位復工復產(chǎn)困難和就業(yè)培訓意愿,“點對點”幫助群眾解決困難。讓212戶532個勞動力通過省外務工、村級公益崗位及村級基礎設施建設用工、居家發(fā)展產(chǎn)業(yè)等方式,全部落實了就業(yè)崗位。2020年底,所有貧困戶人均純收入均達到了6000元以上,實現(xiàn)了所有村民穩(wěn)定增收。為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xiàn)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 10月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吳啟彪經(jīng)歷了人生中最為痛苦的疾病折磨和中年喪子之痛。
2019年11月,吳啟彪就感到身體不適,大家都勸他去醫(yī)院檢查,但他知道脫貧攻堅正在沖刺階段,關鍵時期絕不能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他就一直帶病堅持工作。在吳啟彪的帶領下,尾甲村的各項扶貧工作有序開展,但高強度的工作使他的身體不適感越來越強烈,劇烈的疼痛感使他力不從心,在家人苦口婆心的勸導和領導同事的一致堅持下,他才抽身到醫(yī)院做詳細檢查。經(jīng)過反復確診,患上了淋巴毛細血管瘤,必須住院化療。
對脫貧攻堅一直牽掛的吳啟彪,住院化療期間仍通過電話了解村上工作的開展情況。在國家第三方評估檢查和脫貧攻堅普查期間,他不顧醫(yī)生囑托和家人的勸阻,堅持回到村上開展工作,他拖著病體,用帽子遮蓋因化療而掉光頭發(fā)的頭,堅守在脫貧攻堅檢查、普查第一線,通過大家齊心協(xié)力的付出,尾甲村以“零舉證”的成績順利通過各項檢查,向組織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優(yōu)異的答卷。
然而,幸運之神并沒有眷顧這位恪盡職守的好支書。2020年10月,就在吳啟彪最后一次化療出院的當天,他接到令他人生中最難接受的噩耗——年僅22歲的兒子在外務工意外去世。突如其來的打擊讓他和妻子仿佛老了十幾歲,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悲痛讓重病未愈的他更加憔悴,堅強的他抱著年幼的孫女泣不成聲。處理完兒子的喪事后,吳啟彪拖著病體和中年喪子的哀慟,又繼續(xù)行走在尾甲村的田間地頭,宣傳黨的鄉(xiāng)村振興政策,帶領群眾發(fā)展生產(chǎn),增收致富。全體村民和村組干部看在眼里、疼在心頭,他以自己的擔當贏得了干部群眾的信賴和稱贊。
“尾甲村通過全村干部群眾的積極努力,順利實現(xiàn)了脫貧攻堅目標,下一步我們將帶領全村群眾,按照鄉(xiāng)村振興‘二十字方針’繼續(xù)為老百姓服務,把全村的所有工作干得更好。”對尾甲村的發(fā)展,吳啟彪充滿信心。
30年來,吳啟彪懷揣為民務實的初心,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嚴謹求實、勤奮刻苦、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作風,切實發(fā)揮共產(chǎn)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人生。他多次被昭通市委、大關縣委、吉利鎮(zhèn)黨委授予“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稱號,2021年,他被授予“云南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稱號。
(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 毛利濤 通訊員 楊華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