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1-12-28 22:59(視頻↑)
今年2月25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來自云南省紅河州元陽縣的王然玄榮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王然玄
這位被人們稱為“旅游村長”的90后小伙抑制不住喜悅:“中央領導同志為我頒獎,我心里非常激動。那一刻,讓我終身難忘!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相信阿者科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像王然玄這樣扎根基層、為云南脫貧攻堅事業(yè)兢兢業(yè)業(yè)奉獻的人還有很多很多。
今年6月25日,“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云南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新聞發(fā)布會宣布:
2020年底,云南省933.3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8502個貧困村出列、8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150萬人完成易地扶貧搬遷,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xiàn)整族脫貧,困擾云南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云南原貧困地區(qū)新貌
云南省的脫貧攻堅工作有哪些特點,取得了哪些成績?云南為什么最終能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zhàn)?長期研究農村發(fā)展問題、關注中國和云南脫貧攻堅工作的云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鄭寶華,為我們解答了這些問題。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鄭寶華
鄭寶華說,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100年來,我們黨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團結帶領人民群眾消除了絕對貧困,走上了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力度最強、惠及人口最多,以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為鮮明特色的脫貧攻堅戰(zhàn),并最終取得了全面勝利。
鄭寶華著《中國脫貧攻堅的理論與實踐》一書
“正因為如此,我在《中國脫貧攻堅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的制度優(yōu)勢’作為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根本經驗。”鄭寶華說。
擺脫貧困是云南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夢想
鄭寶華介紹,長期以來,貧窮落后一直是云南沉重的標簽,擺脫貧困是云南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夢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云南各族人民自力更生、發(fā)憤圖強,逐步擺脫落后、走向進步,擺脫封閉、走向開放。
怒江州福貢縣匹河鄉(xiāng)老姆登村脫貧致富帶頭人
郁伍林(左)與非遺傳承人演唱怒族民歌“哦得得”
經過脫貧攻堅這場偉大戰(zhàn)役,困擾云南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得到解決。云南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整體脫貧,繼一步跨千年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之后,實現(xiàn)了從貧困落后到邁入全面小康的第二個“千年跨越”,兌現(xiàn)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
全省150萬人易地而居,實現(xiàn)“挪窮窩”“換窮業(yè)”“斬窮根”,貧困群眾出行難、喝水難、用電難、通信難、上學難、就醫(yī)難、住房難等問題得到基本解決,脫貧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云南少數民族地區(qū)產業(yè)扶貧譜新篇
經過脫貧攻堅這場偉大戰(zhàn)役,邊疆民族地區(qū)發(fā)展呈現(xiàn)歷史性跨越。全省經濟總量實現(xiàn)歷史性突破,2020年地區(qū)生產總值達到2.45萬億元,在全國的排位從第23位躍升到第18位。
經過脫貧攻堅這場偉大戰(zhàn)役,廣大人民群眾的精氣神得到了巨大提升,不等不靠觀念入心入腦,“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希望”響徹云嶺大地,各族人民更加堅定了堅定不移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文山州西疇縣新貌
“去年我在曲靖調研時聽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貧困村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完善了《村規(guī)民約》,做到村社管理有規(guī)可依、有章可循。比如每個星期五村里喇叭只要播放《學習雷鋒好榜樣》,村民就會帶上工具打掃責任區(qū)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日常只要播放《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村民就會自覺到小廣場集合開會;播放《好日子》,村民就會主動到有紅白喜事的鄰居家?guī)兔Α!编崒毴A說。
文山州西疇縣興街鎮(zhèn)江龍村果園
經過脫貧攻堅這場偉大戰(zhàn)役,干部隊伍作風得到砥礪鍛造,鍛造了一支有情懷、敢擔當、善作為的“三農”隊伍,黨群、干群關系得到顯著改善,黨在農村的執(zhí)政基礎更加鞏固。
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脫真貧
“云南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yōu)勢。這是最重要的原因。”鄭寶華說。
云嶺新貌
“其次,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實實在在做到了扶真貧、真扶貧,做到了真脫貧、脫真貧。因地制宜在“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等方面采取了許多有效舉措,如“1+N”貧困對象識別法、項目庫管理法等。”
昭通市大關縣紀委監(jiān)委派駐天星鎮(zhèn)打瓦村
扶貧工作隊隊員王秋婷(右)
2018年因公殉職
“再次,在這場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全省各族干部群眾苦干實干、傾力奉獻,譜寫了一曲曲蕩氣回腸的英雄贊歌,涌現(xiàn)出許多感人肺腑的先進事跡。在脫貧攻堅偉大斗爭中,有468名扶貧干部將生命永遠定格在了脫貧攻堅征程上,將熱血播撒在他們所熱愛的云嶺大地上,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鑄就了紅土高原上的精神豐碑。”鄭寶華說。
紅河州黨史研究和地方志編纂辦公室副主任、
紅河縣三村鄉(xiāng)書記兼駐村扶貧工作隊長
吳志宏(左)2019年在扶貧工作中突發(fā)疾病去世
在脫貧攻堅一線,無數人持續(xù)戰(zhàn)斗、默默奉獻,把心血和汗水灑遍千山萬水、千家萬戶。
2020年王然玄到阿者科村走村入戶了解情況
王然玄是共青團元陽縣委副書記、元陽縣攀枝花鄉(xiāng)政府鄉(xiāng)長(掛職),原新街鎮(zhèn)愛春村黨總支書記、阿者科村民小組長,他始終踐行著初心和使命,是一名幫助村民探索遺產保護與旅游可持續(xù)協(xié)調發(fā)展,走出特色致富減貧路的基層扶貧干部。而阿者科,是一個激發(fā)內生動力,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現(xiàn)實,吃上“旅游飯”的曾經的貧困村。
到2025年,全省脫貧人口鞏固率達到97%以上
征途漫漫,而今邁步從頭越。“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叮囑:“我們要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wěn)固、成效更可持續(xù)。”
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今年2月8日發(fā)布的《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中指出,云南脫貧攻堅工作完成以后,要以堅決防止出現(xiàn)規(guī)模性返貧為底線,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到2025年,全省脫貧人口鞏固率達到97%以上。
2020年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設立5年過渡期,做到扶上馬送一程。過渡期內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wěn)定,逐步實現(xiàn)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平穩(wěn)過渡。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2021年,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也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千年夢想,百年奮斗,圓夢今朝。一個世紀的征程中,中國共產黨帶領億萬人民,鑄就不屈不撓之精神,傳承生生不息之力量,書寫了感天動地的脫貧史詩,完成了人類歷史上亙古未有的壯舉。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來源:云南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