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2-05-25 10:09汽車從昭通北閘收費站駛出,沿著宜昭高速公路出發(fā),車窗外,山巒疊嶂,山間的云或濃或淡,在烏蒙山風的吹拂下,新抽出的嫩綠樹芽,把干枯的樹枝給染綠了……在這春夏之際,駕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一覽昭通大山大水的美景別有一番風味。
宜昭高速公路起于四川省宜賓市,經宜賓市高縣、筠連縣和云南省昭通市彝良縣,止于昭通市昭陽區(qū)。其中,宜昭高速公路(彝良海子至昭陽段)已于2020年12月31日建成通車。
昭陽區(qū)到彝良縣,兩地的直線距離并不遠。但在之前卻遲遲沒有通高速公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兩地的最大高差約1168米,如何設計高速公路的坡度是設計師需要攻克的一大難點。之前,由于技術條件不成熟等諸多原因,一直無法啟動建設。如今,中國已是基建強國,宜昭高速公路的修建,正是基建強國的一個縮影。
連綿的山嶺,高峰與高速公路顯然沖突。直線開路不僅需要付出高昂代價,還需要突破坡度帶來的落差。穿透一座山的直線也許并非不可能,但要在有限的直線間傾斜數(shù)十米、數(shù)百米,那可就是難上加難了。因此,當隧道需要爬坡達到一定的海拔高度時,必須選擇適當?shù)那€。這樣,就出現(xiàn)了鑲嵌在烏蒙大山之間的“蝴蝶結”——360度螺旋隧道群。
4月底,記者跟隨宜昭高速公路項目部又一次感受了這條高速公路帶給昭通人民的便捷,回顧這條高速公路建設時的艱辛歷程。
宜昭高速公路建設中,360度螺旋隧道群,無論設計還是施工,其無疑都是令人矚目的亮點工程之一。隧道群地處彝良縣烏蒙山腹心地帶,這里山高坡陡、溝險谷深,峭壁林立、縱橫狹長,地勢高差起伏巨大,如果按照常規(guī)進行直線隧道設計,過高的地勢落差,將成為設計中一道無法逾越的門檻。于是,螺旋展線的設計理念妙想天成、應運而生。從項目建設的平縱縮略圖可以看出,從彝良到昭陽,海拔漸漸升高,給人以向云端修建高速路的感覺,場景十分壯觀。360度的螺旋展線交叉而過,猶如一個精美的“蝴蝶結”被鑲嵌在大山之間,大氣又適用。
“三橋兩隧一環(huán)一樞紐”為宜昭高速公路(彝良海子至昭陽段)項目的控制性工程。其中,“一環(huán)”即是360度螺旋隧道群,全長14017米,由青山隧道、上寨大橋、雙樹子隧道、流沙坡中橋、包谷山隧道、爐房溝大橋組成,全程形成360度的螺旋環(huán)形路,最大半徑992米,隧道最大埋深668米。螺旋展線最大高差156.9米,這是宜昭高速公路建設最難啃的“硬骨頭”,是罕見的隧道環(huán)形挺進工程。
相比起直線隧道,螺旋隧道的施工工藝更加煩瑣。為了保證隧道弧度,螺旋隧道不能采用成熟的直隧道挖掘技術,只能分段施工,一點一點地崛進。“為了打贏這場沒有退路的攻堅戰(zhàn),那時我們把營地建在半山腰上,只為便于施工。”宜昭高速公路項目部一位負責人感慨道。
螺旋隧道群利用了盤山道的“省力費距離”原理,但并不是貼著山體修建,而是在山中開出了一條螺旋形的盤山隧道。這樣,既可以保證坡度滿足設計標準,又可以縮短公路的距離,同時還避免了緊貼山體,容易受到地質災害影響。
螺旋隧道施工難度超乎想象,洞身穿越多條斷層破碎帶,地質條件復雜,地下水豐富,施工過程中,數(shù)次遇到涌水、塌方、變形等突發(fā)事件。螺旋隧道群位于角奎大石包,這里溝壑縱橫,曾經的鐵路、公路都選擇了繞道而行,烏蒙山區(qū)的百姓只能守著大山過窮日子。見山鑿隧并非易事。筑路大軍在一開局便遇到了困難,角奎大石包周邊的道路不通,物資運輸非常困難,施工隊伍只能提前修建大量的便道,形成以工程線路為主干,便道、便橋為枝葉的物資運輸網(wǎng),既暢通了物資運輸渠道、保障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又解決了當?shù)鼐用癯鲂袉栴}。
站在360度螺旋隧道群的入口,記者感受了“眼前是大山,腳下是懸崖”的景象。向上看,隆起的烏蒙山麓,壁立千仞,林峰蒼莽;向下看,蜿蜒便道,萬千溝壑,縱橫交錯。在螺旋隧道群建設過程中,宜昭高速公路建設者穿山筑路,演繹當代愚公移山,采取堵排結合、提前預防的措施,克服了山體不良的地質發(fā)育,以及掌子面涌水、滲水、圍巖等級差等重重困難,打破溝谷天塹,以360度順時針盤旋而上的高難度方式,架起了三橋三隧,在烏蒙山之間鑲嵌上一個“蝴蝶結”,讓高原百姓致富有路。
建這樣一個隧道群,要運用極其前沿的現(xiàn)代機械和科技手段。再看看入口標志墻上那個優(yōu)美的“蝴蝶結”示意圖,不禁令人心馳神往、嘆為觀止!3座橋和3條隧道構成了這樣一個美麗的“蝴蝶結”,優(yōu)雅綿長,安靜地鑲嵌在幾座大山之間,把鴻溝天塹連接成平坦通途。
這個“蝴蝶結”,是對“兩點之間捷徑不一定是直線”的優(yōu)美詮釋;這個“蝴蝶結”,是鎖定目標后的智慧選擇。
昭通日報記者:唐龍泉飛 楊 明 毛利濤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