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2-01-28 09:48王崇富是永善縣委辦的一名工作人員,他有一個簡單平凡而又團結和諧的幸福家庭。他秉持“和”的理念,常用一些鮮活的事例引導家人牢記“家和萬事興”“以和為貴”的道理。祖孫三代六口人一起生活,一家人相親相愛、其樂融融,鄰里和諧,深得大家的好評。他們用平平凡凡的事、點點滴滴的情詮釋了把家作為愛的港灣的真諦。
遵紀守法、民主理家
王崇富是一名老黨員,對黨組織、國家都有著深厚的感情,這種感情也積極的影響著家里的每一個人。王崇富和妻子周仕英都出生在永善縣碼口鎮(zhèn)的農(nóng)村,父輩都是地道的農(nóng)民,結婚的前幾年妻子在家耕田種地、陪伴父母、撫養(yǎng)孩子,他在茂林鎮(zhèn)工作。兒子王磊高中畢業(yè)后從事自由職業(yè),2012年與中國移動公司永善移動職工陳思宇結為夫妻,他們繼承著優(yōu)良的家教家風,互敬互愛、互幫互助,孝敬老人、尊重長輩、撫育兒女。這個六口之家父子、婆媳、夫妻相處和睦,從未發(fā)生過口角。相敬如賓、相互尊重是他們一家人家庭幸福的源泉,相互理解、相互關心是他們家庭矛盾的融化劑。每當生活中出現(xiàn)小摩擦時,他們總能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從而和風細雨般的解決矛盾。當家庭成員心情或身體不好時,他們都能細微照顧、相互關心。他們經(jīng)常相互提醒,生活中要遵紀守法,工作中要盡職盡責、堅持原則。做到愛崗敬業(yè)、恪盡職守、兢兢業(yè)業(yè)。??
熱心幫助、樂于助人
1997年8月,是段特殊的日子,家住碼口農(nóng)村的外侄黃正毅小升初考試成績優(yōu)異,被永善二中拔尖錄取。這本是件喜事,但對于這個農(nóng)村困難家庭來說卻是憂事、難事,孩子怕被罵而不敢對其父母講,因為其父當時已是糖尿病晚期,家里無法支撐他到縣城讀書的費用,他也不想增加父母的負擔,決定輟學。聽到這事后,王崇富心酸了,他不愿意看見外侄輟學,于是跟妻子商量,支持孩子到二中讀書。為此,他專程到碼口大姐家做姐姐、姐夫的工作,說服姐姐和姐夫支持外侄去上學,自己承擔學費問題。而就是這個“先由我來承擔著”的承諾,讓他承擔了外侄從初中到高中整整6年的所有費用,外侄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高中畢業(yè)后考上了重點大學。
主動擔當、關懷備至
2005年王崇富調(diào)入縣城工作,由于夫妻雙方老家都在農(nóng)村,多數(shù)親戚都在外面打工,親戚們的子女在縣城讀書都望他們幫助看管。面對這個問題,他沒有拒絕,主動承擔了起了照顧這些侄兒、侄女、侄孫女的義務。第一年來了3個孩子,因為孩子還小,處于小學階段,他便把這3個孩子都安置在自己家里,因為家里的房間有限,便安排兩個女孩子住書房,在客廳放了一張小床,讓侄兒居住,這讓原本并不寬敞的家更加擁擠了。面對他的這個決定,兒子、兒媳也沒有絲毫埋怨,還說人多熱鬧些。此后,陸續(xù)有11名孩子寄住在他家,有的從小學一直住到高中,有的從初中一直住到高中,最長的歷時15年。最多的年份同時有7人之多,每天吃飯都是一大桌子人。旁人見了都會羨慕地說:“這家人太鬧熱了。”在王崇福的這個大家庭里,注重民主作風,充分尊重孩子,鼓勵孩子們對有關事情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以培養(yǎng)孩子對事物的分析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注重家庭衛(wèi)生,每天他的妻子都要打掃房間,讓孩子們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還給他們安排了任務,把飯后洗碗交給他們洗,讓他們兩人一組輪流值班。為了讓這些侄兒、侄女、侄孫女有家的感覺,近幾年,每逢孩子們的生日,他的兒媳陳思宇都會訂一個蛋糕為他們慶賀一番。為了鼓勵孩子們認真讀書,王崇富還立下規(guī)矩:凡是高中畢業(yè)后進入到大中專院校及以上學校讀書的孩子,獎勵5000元。
這些年雖然很辛苦,日子也過得緊巴,但很踏實、充實,也很幸福。目前,還有5個親戚的孩子在上大學,因為他們的父母都在江蘇打工,假期他們都會來王崇富家住上一些時間,直到開學。
以心換心、情誼更深
王崇富夫妻在幾十年的家庭生活中相濡以沫,遇到問題相互溝通、相互理解,支持對方的想法和決定。王崇富很注重處理好與妻子娘家人的關系,在給自己父母買禮品的同時,一定要給岳父母也購買等值或以上的禮品,當妻子的兄弟姊妹有困難需要幫助時,他總是積極主動想辦法幫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農(nóng)村經(jīng)濟極度困難,由于岳父過世早,小的弟弟還小,家庭生活很拮據(jù)。每年春耕播種時節(jié),他總是要給家里解決些化肥錢,以幫助減輕一些負擔,王崇富的妻子對丈夫的做法很感動,在丈夫的兄弟姊妹需要幫助的時候,也是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長此以往,夫妻之間經(jīng)常溝通,感情更加深厚,家庭更加和睦。
人的一生很是短暫,能為他人、后輩做點有益的事,做到家庭和諧、鄰里和睦、子孫孝順,是最大的幸福。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一部分。王崇富的家庭就是這個社會一個和諧健康的細胞,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貢獻。他們一家人用愛心凝聚人心,引導家庭走向和諧;用愛心點燃燭光,引導家庭走向光明;用愛心照亮別人,給予別人溫暖與關愛。
昭通市文明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