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2-07-12 16:082021年3月
在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下閘蓄水過程中
昭通市巧家縣對海拔825米以下
70株古樹、1513株紅椿
以及4000多株有觀賞
有利用價值的大樹進行搶救性移栽
截至目前
成活率均達95%
4月20日 巧家縣紅椿基地 胡華倫 攝
“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移民群眾記得住鄉(xiāng)愁。”談及古樹名木等移栽,巧家縣林業(yè)和草原局副局長張華說。他介紹,巧家?guī)靺^(qū)涉及掛牌保護的古樹70株,4000多株未掛牌保護的有觀賞、利用價值的黃葛樹、芒果樹、攀枝花等大樹,移栽到了小區(qū)、公園等地進行保護。同時,還規(guī)劃建設(shè)了昭通市唯一的國家二級野生保護植物紅椿基地63畝,對1513株紅椿進行了移栽保護。
張華介紹,紅椿原來是生長在海拔將近700米的地方。為了把這個樹種好好保護下來,建成一個63畝的基地,對1513株紅椿進行了搶救性移栽。目前長勢很好,成活率達95%。
2022年4月20日 巧家縣60多畝紅椿基紅椿長勢良好?胡華倫 攝
在紅椿基地
范登先頭頂烈日
一株一株巡護
看到紅椿枝芽密集的便進行修芽
看到缺水的便對其澆水
范登先是紅椿基地護林員之一
每天的工作就是對紅椿進行
病癥、修芽、找蟲、澆水管理
目前
巧家縣紅椿基地按照“一樹一策”原則
科學(xué)制定了日常養(yǎng)護方案和制度
張華表示
下一步
將進行加大保護力度
強化宣傳引導(dǎo)
讓大家提高對古樹名木的認(rèn)識
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