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2-07-20 09:52盛夏七月,漫步蓮池,只見菡萏初開,清香折酲,神清氣爽,不禁讓人有所“廉”想。
蓮花在中國文化里代表著清正廉潔,象征著君子的品行。宋朝周敦頤贊頌蓮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有“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君子之風,有“香遠益清”的道德節(jié)操,有“亭亭凈植”的美好風度。《本草綱目》中記載蓮子有清心、養(yǎng)心、清熱解毒的功效。“蓮”同“廉”諧音,且內(nèi)涵契合,蓮花當仁不讓成為廉潔文化的精神之花、形象之花,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賞蓮、愛蓮、品蓮是對中華“廉潔”文化的一種弘揚。
黨中央提出“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涵養(yǎng)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中國古代清廉為官的包拯、海瑞等人無不把蓮花作為自己修身、修心、修德的精神寄托。包拯借蓮暗喻為官之道“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蓮花在現(xiàn)代象征著潔身養(yǎng)廉、崇德尚廉、持廉守正、拒腐防變的精神境界,這種境界正是我們黨員干部需要去追求和踐行的黨性修養(yǎng)。
作者:肖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