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2-09-08 10:32?水富,一座因水而聚,因水而富的城。金沙江、橫江、長江在這里三江交匯,水富宛如江畔的明珠,閃爍著晶瑩的光澤。水富很小,不足500平方公里,人口僅有10余萬人。但水富又很遼闊,視野遼闊,心胸遼闊,它是云南省唯一的鐵路、公路、航空、水運和天然氣管道“五通”縣級市。地理位置上,它是七彩云南的北大門,萬里長江第一港,從空中俯瞰水富,宛如山與水合奏的交響,蜿蜒在西部的版圖上。
我與水富結緣,是因為老同學李強。他在水富開了一家小超市,去年初夏,他向我發(fā)出了邀請。他說,你來水富轉一轉,或許會有不小的收獲。水富,由云南省直轄,昭通市代管的縣級市。昭通,我曾在2007年來游玩過一次。當時,讀到雷平陽的詩作,喜歡得不得了。知道雷平陽是昭通人,慕其詩名,遂在昭通的市、區(qū)和鹽津等縣城尋訪他詩作中的氣息。而水富,則沒去過。
水富很小,和中原動輒百人口萬的縣城相比,水富的小就像雷平陽詩中的“針尖上的蜂蜜”。但一個“水”字,卻又讓水富這座城市有了柔美和剛勁的內(nèi)涵。《論語》中說:“仁者愛山,智者樂水。”而水富恰在群山環(huán)抱間,三江交匯處。山水托舉,其民風淳樸、人文氣息澄澈。水富的小,如晶瑩的水滴。你可能只需數(shù)十分鐘就能逛上一圈,也可能會在金沙江邊,看著奔流的江水,感慨一整天。水富的人們,生活在這片激情的土地上,彼此出門打著招呼,他們的心似乎是透明的,只需望上一眼,就能看清對方在想什么似的。水富雖小,卻如鉆石般精致。
李強說,初來水富,你需要靜下心來,感受水和綠的氣息,而不能走馬觀花似的掠過。它的風景是融于山水之間的自然寫意,像銅鑼壩國家森林公園、水富港、中國第三大水電站——向家壩水電站、西部大峽谷溫泉,你只需用心去和風景碰撞,就能在山水縱橫間,領略到云南北大門的磅礴氣勢。是啊,當我從中原坐飛機、乘汽車,一路顛簸至此,當我走進水富,當我漫步在水富的山水間,竟有了冥冥之中的默契。那份默契,恰如戀人般的低語,又如心中對原生態(tài)自然景觀的眷戀和感恩。水富,水和綠的氣息,在你眼神和它觸碰的剎那,就有了心有靈犀的歌唱。
來到銅鑼壩國家森林公園,初夏的暖陽照射在我身上,竟有些許涼意。天藍如夢,云朵是藍天寫給大地的情書,潔白而寧靜。綠,是讓人醉心于山水的酣暢淋漓的綠,青山連綿巍峨,綠水清澈見底,你需要閉上眼去感受鳥語,去嗅一嗅花香。或許,你還要把內(nèi)心的戒備撤去,讓疲憊的心緩一緩,讓忙碌的日子在這里安靜下來,不去想那些讓生命停頓的繁文縟節(jié)。只需要在一株羅漢竹前,看著它蒼勁的枝葉,坐在一塊巖石上,歇息一會兒,留戀一會兒。在銅鑼壩國家森林公園,我最驚奇的還是那片闊葉林區(qū),亞熱帶的自然風光,古樹參天蔽日,合家歡、夫妻樹、情人樹、象鼻樹,樹根緊密相連,樹干你我相依,樹枝你牽著我、我連著你,不分彼此。如手足、似戀人,藤纏繞著樹,樹纏繞著藤。整片森林就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園,相互依偎,相互愛戀,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不過,我更迷戀銅鑼壩國家森林公園里的碧水。平水壩、白寨壩、銅鑼壩、五里壩等7個小湖區(qū),與清澈見底、寧謐幽靜的銅鑼河連成了一個水網(wǎng)。猶如一串項鏈,環(huán)繞在山山水水間。水草、鵝卵石、枯葉、不知名的魚兒點綴其間。你需要多帶幾雙眼睛,或者讓心扉敞開,去碧水間覓得一份遼闊與高遠。天藍如鏡,照一照人間的繁忙。碧水如鏡,照一照一個人的內(nèi)心。在這片深山中,在清水可洗心的銅鑼壩,水,讓我們更多了一個了解自我、了解生命本源的契機。與水相擁,就讓自己干凈成一滴水吧!
向家壩水電站是中國第三大水電站、世界第五大水電站,也是西電東送骨干電源點。恕我孤陋寡聞,在來水富之前,真不知道,在水富還矗立著這么宏偉的水電工程。
向家壩水電站位于水富和四川省交界的金沙江下游河段上,距離水富城僅有500米,是金沙江梯級電站的最后一級水電站,由三峽總公司創(chuàng)建。壩頂長度約909.26米。我們從大壩的左邊和右邊的一、二、三平臺,瀏覽了向家壩水電站。
左邊,奔騰直下的金沙江水在這里形成了山青、水險、流急的河谷,也就是西部大峽谷,大壩把峽谷攔腰截斷。清澈的金沙江水,碧綠而湍急。正是有了向家壩水電站的攔沙功能,才避開了三峽水電站泥沙淤積的弊端。站在大壩右邊的二、三平臺,整個水電站的全貌盡收眼底,水富城也在遠方迷離著,氣勢恢宏,金沙江兩岸的風景讓人心曠神怡。從二平臺到三平臺之間,要穿過一座森林隧道,兩岸蔥郁的樹木,在車中向外眺望,宛如行走在綠色的畫廊中。綠,讓整個人的內(nèi)心有了擁抱高山的沖動。俯瞰向家壩水電站,耳邊時不時地傳來機器的轟鳴聲,勞動的場面總讓人熱血沸騰。水流如詩,而水電站就像讀詩的朗誦家,將水中奔放的韻律在水富城面前,高聲朗誦,節(jié)奏鏗鏘。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百姓,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三江交匯,帶來了水富的豐饒和美麗。而勤勞的水富人,用自己辛勤的雙手,在這片土地上耕耘、收獲。水富作家聶章林曾在《必定的,那一座神山》中寫道:“城市與山水,哪里能夠割裂開來?明明就是一個整體,水,可以是城的一部分;山,也可以是城的一部分。山和水,是一座城市的風采、風骨、靈氣、靈魂……”當你漫步在潔凈的水富城,當你背靠著山、凝望著水,當你用鼻息去感受空氣中蕩漾著的山的雄渾和水的激蕩,你的內(nèi)心必定是波瀾壯闊的。
據(jù)我所知,水富城里的公園數(shù)量,是我見過的縣級市中最多的。水富有北大門綜合公園、瑪瑙森林公園、三江口公園、人民公園、向家壩公園等,其中,綜合公園1個、社區(qū)公園3個、森林公園1個、區(qū)域公園2個、帶狀公園1個。在不足500平方公里的面積里,綠意在人們的心中鋪設成了一幅綠色國畫。
水富的山山水水就這么年復一年地流淌著原始的綠色的詩意。當初來水富的人,在這綠意中行走時,他的內(nèi)心是愉悅的,和我一樣,像一棵草、一朵花,有了對生命最純粹的熱愛。當你居住在水富,在寧靜的夜色中,去回味生命的歷程,那浩蕩的江水拍打著堤岸,給了你無盡的啟示。當你在都市的生活中累了、倦了,就來水富卸去生活的部分重擔;當你想聽一聽三江水合奏的水之旋律,就來水富,讓耳朵在寧謐的風景中,感知一下自然的幸福。
作者:王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