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2-09-26 10:28建設(shè)者們熱火朝天地修建高速公路。
昭通地處云、貴、川三省接合處,素有“鎖鑰南滇,咽喉西蜀”之稱,是“南方絲綢之路”的要沖,也是云南連接長江經(jīng)濟帶和成渝地區(qū)的重要通道,更是內(nèi)地通往東南亞的大走廊。烏蒙山、四川盆地、大涼山、五蓮峰在這里碰撞交會,金沙江、朱提江、牛欄江三江分流切割,造就了秀美神奇的風(fēng)光,造就了深山峽谷,形成了“說話聽得見,走路轉(zhuǎn)一天”的天然屏障。
道路是昭通的“神經(jīng)”“血管”“命脈”。千百年來,為了打通烏蒙大地的“經(jīng)脈”,打通群山之間的關(guān)卡,破解“昭通不通”的困局,實現(xiàn)“暢行通達(dá)”、市井繁華的夢想,無數(shù)代人開山辟嶺,鋪路架橋,不畏艱險,向著高山峽谷“開戰(zhàn)”!
昭通境內(nèi)有一道關(guān)口,叫石門關(guān)。雄奇、險峻、刀削斧砍,有“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之勢。有一條通往中原門戶的五尺道,蜿蜒、曲折,這是先人在陡峭的絕壁上用最原始的工具開鑿的古棧道。
“交通興則昭通興。”五尺道的開通,讓昭通成為云南開發(fā)較早的地區(qū)。由于物產(chǎn)豐富,當(dāng)時就有“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滿的敘府”之說,更由于交通、城市、商業(yè)、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昭通城被稱為“小昆明”。
然而,由于諸多原因,昭通交通發(fā)展緩慢。
2009年,我在昭通日報社工作。那時,回老家昭陽區(qū)永豐鎮(zhèn)元龍村的路到處坑坑洼洼,十分難行。如果遇到下雨天,更是泥濘不堪,一踩一個深坑,泥土粘在鞋跟和褲腳上,讓人邁不開步伐。有時不小心,還會摔跤,弄得滿身是泥。晴天常刮風(fēng),塵土飛揚,讓人睜不開眼。每走一次都會帶一身的灰塵回家,看著褲腳上厚厚的泥巴和滿身的灰塵,只能搖頭嘆息。
山區(qū)的出行更是艱難。由于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大山、大水、大峽谷阻斷了人們出行的路,昭通占97%的山區(qū)交通閉塞,道路不暢,人們吃盡了閉塞無路之苦。大家盼望著苦盡甘來,走出大山,跨越大水,渴望四通八達(dá)、日行千里。因此,大道無阻,暢行昭通是所有昭通人的夢想。
夢想就是希望,就是目標(biāo),就是激情,就是動力。有夢想,就會有創(chuàng)造,有奇跡。
2017年9月,市委、市政府及交通部門不惜一切代價,千方百計地修好了通往大山包鎮(zhèn)的一級公路。它起于云貴交界處的昭陽區(qū)煙堆山,止于魯?shù)榭h新街鎮(zhèn),順接都香高速公路。這條路雙向四車道,設(shè)計時速60公里。我驅(qū)車回家,不到20分鐘就能到達(dá)。道路設(shè)計者睿智,路面鋪成柏油路,還把中間修得高,兩邊做得低一點,下雨時雨水便向兩邊流淌。路基兩旁還安上了隔離欄和路燈,燈盞如同水晶一般晶瑩剔透。春、夏兩季,路旁綠樹成蔭,盛開著各色的櫻花、李花、桃花和桂花,沁人心脾。秋天,天高云淡,稻浪翻滾,盡收眼底,一派豐收景象。“魚米之鄉(xiāng)”的農(nóng)民,靠著這條路把噴香的大米銷往各地,把新鮮的水果、蔬菜運往城市,既提高了生活水平,又改善了居住環(huán)境。夏天,元龍村100多畝的向日葵金燦燦地開滿路旁,歡聲笑語代替了往日的搖頭嘆息。
由于工作的緣故,往東、往西,朝南、朝北,我走過11個縣(市、區(qū))的道路。在鹽津豆沙關(guān),我看到了承載著昭通交通歷史的“五道并行”奇觀和崎嶇蜿蜒、蹄印深深的五尺道;在魯?shù)榻祝夷慷昧髓F索橋、鋼梁橋、雙曲拱橋和曾經(jīng)的“第一高橋”;在巧家,站在高懸的鸚哥溜鐵索橋上感慨萬千;在鎮(zhèn)雄,看到了大雄古邦的交通路網(wǎng);在威信,參觀了高鐵站;在水富,采訪過“萬里長江第一港”……在飛機上俯瞰昭通,見群山起舞,萬河奔騰,路網(wǎng)如織,氣勢磅礴!壯闊的昭陽壩子像一個五彩斑斕的大玉盤,磅礴的烏蒙山,更像一幅宏大精美的山水畫……
黨的十八大以來,昭通累計完成交通投資5000億元以上。其中,綜合交通投資完成2321億元,是1978年至2011年累計投資的9.7倍。目前,開山鑿洞、跨壑架橋,數(shù)萬建設(shè)者歷經(jīng)5年的艱苦奮斗,成功打通了11條出滇入川進(jìn)黔的大通道,高速公路通車?yán)锍踢_(dá)921公里,躍居全省前列,基本完成了“縣縣通高速”的目標(biāo);成貴高鐵建成通車,渝昆高鐵加速建設(shè),鎮(zhèn)雄和威信提前邁入“高鐵時代”。未來,還將力爭“縣縣通高鐵”;昭通現(xiàn)已開通直飛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航線。水富港發(fā)展到目前的3000噸級船舶可沿長江直達(dá)上海。
不久前,我與昭通日報社同事一起到威信扎西干部學(xué)院參加培訓(xùn),盡管道路上有橋梁26座,隧道11座,橋隧比高達(dá)83.63%,但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跑起來,像箭一樣飛馳,那種刺激和享受,讓旅途變成了“兜風(fēng)”,2個小時就到達(dá)了目的地。
我的哥哥今年67歲,他做了40多年的生意,奔走于新民、布嘎等鄉(xiāng)(鎮(zhèn))集市,從挑擔(dān)、騎自行車、趕馬車到開拖拉機、小貨車、大卡車,從泥濘不堪的土路、坑坑洼洼的碎石路到水泥路、柏油路,哥哥感受深刻。他說:“昭通的變化真是天翻地覆!從前,出門走的是土路,易滑難行。現(xiàn)在的路四通八達(dá)、方便快捷,去城里拉貨,10多分鐘就到了。現(xiàn)在的道路越修越好,日子也越過越安逸!”
前幾天,在清官亭公園,我和來自四川宜賓的朋友閑聊。朋友告訴我:“自從高速公路和內(nèi)昆鐵路開通后,昭通就有了大都市的派頭。許多宜賓人都喜歡來昭通生活和工作。這里飯菜好吃、氣候涼爽、山美水美人好處!許多宜賓人在昭通都買了大房子,夏天來這里避暑。現(xiàn)在,兩地經(jīng)宜昭高速公路2個多小時就到了,來昭通真的是太方便了。”
是的,隨著昭通市內(nèi)“2小時交通圈”,與周邊州(市)之間“3小時交通圈”,到成都、重慶、貴陽、昆明“4小時交通圈”的基本形成,昭通“近連成渝、遠(yuǎn)接兩角”的區(qū)位優(yōu)勢更加明顯。
四通八達(dá)、縱橫交錯的道路,連接著東西南北,把一個個美麗的城鄉(xiāng)連接起來,串成一處處怡人的風(fēng)光。昭通的陸路、水路等,像一首首流動的詩,似一幅幅動態(tài)的畫,更像一張張美麗的名片,代表著交通發(fā)展的新境界、新風(fēng)采,輸送著歡聲笑語,傳達(dá)著喜慶與豐收,必將成為致富之路、小康之路!
我為昭通的交通而高歌,更為故鄉(xiāng)的變化而喝彩!
“暢行通達(dá)”的新昭通,將比想象中的更加豐盈而美好!
作者:馬賢英 /文? 劉建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