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2-12-21 10:32楊敏在撿拾河道中的垃圾。
初冬時節(jié),一河清水,兩岸綠廊。沿著苦豬河一路走來,河邊碧草青青,河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
在威信縣流淌著一條“紅色”的河流,這條河就是赤水河。苦豬河是赤水河二級支流,從雙河苗族彝族鄉(xiāng)楠木村穿流而過,在這里,有著一位柔情的領頭人——楠木村黨總支書記楊敏。她認真踐行著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嚴格按照河長制要求,做好護河、巡河工作,讓赤水河流域苦豬河支流上的楠木村山更青、水更綠。
宣傳引導群眾齊參與
楊敏說,河長的工作千頭萬緒,哪一件都不容易。針對部分村民非法在河道采砂、沿河村民生活垃圾亂扔、河道旁開墾種植農作物、河道淤泥堆積等問題,楊敏都做到應查盡查,應改盡改。
工作中,楊敏堅持以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抓好苦豬河楠木村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工作。2021年5月《云南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發(fā)布后,楊敏立即組織村“兩委”認真學習,并按照片區(qū)掛點安排,組織村“兩委”成員下沉24個村民小組,以“問題排查、衛(wèi)生清潔、氛圍提升、環(huán)境改觀”為抓手,圍繞赤水河流域保護開展法律、法規(guī)專題宣傳宣講,全面啟動“感恩共產黨·共護赤水河”暨《云南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宣傳系列活動,通過“家鄉(xiāng)美循環(huán)工作站”開展“廢品”變“菲品”、“磷”污染變“零”污染等系列活動,全面激起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保護流域內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和熱情。通過召開群眾會、院壩會的形式,宣傳宣講《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和《云南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的相關知識,注重宣傳哪些行為違反規(guī)定以及如何處罰等內容。作為村級河長,楊敏到各個片區(qū)宣講,與村組群眾交心談心,宣講保護林木,不許亂排污水,禁止釣魚捕魚,禁止占用河道等相關知識。與群眾共憶過去水清魚游的景象,激發(fā)起大家共護赤水河、再現美麗景象的決心。
營造共治共管共護良好氛圍
為有效規(guī)范村民行為,楠木村“兩委”及時把保護赤水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寫入村規(guī)民約。楠木村出臺的垃圾收費管理制度、飲用水收費制度,均涵蓋保護赤水河流域,避免污染發(fā)生的條款。為做好生活污水處理工作,楊敏積極向鄉(xiāng)政府反映,爭取資金,幫扶每家每戶修建衛(wèi)生廁所、建設污水沉淀過濾池。為處理好農業(yè)面源污染,向縣農業(yè)農村局爭取種植綠肥、增施生物肥料指標,減少農業(yè)生產化肥使用量;楠木村24個小組相比2021年,化肥施用量減少4500公斤,農藥使用量減少200公斤,農膜使用量減少100公斤,有效促進了赤水河流域的“兩減兩控”工作,減少了農業(yè)污染;爭取多安裝太陽能殺蟲燈、誘捕滅蟲器,共安裝太陽能殺蟲燈和誘捕滅蟲器30套,利用生物殺蟲原理,有效減少農藥使用量;現正推進畜禽養(yǎng)殖糞污無害化處理,進一步阻斷村民身邊的污染。為長期有效、常態(tài)化保護赤水河岸綠水清,充分利用縣委、縣政府制定的“1個責任單位+1個河道保潔員公益性崗位+10戶農戶”的“1110”管護機制,“有整潔的院壩、有規(guī)范的花池、有適當的綠植;不亂扔垃圾、不直排糞污、不侵占河道、不違規(guī)搭建、不養(yǎng)成陋習”的“三有五不”門前責任制,全面發(fā)動赤水河流域沿河群眾參與治河、護河的主觀能動性,共治、共管、共護赤水河。
楠木村集體公司生豬代養(yǎng)場從選址、設計、建設伊始,就非常重視環(huán)境保護工作。楊敏時刻把養(yǎng)殖場內糞污處理放在心上,觀察到污水池有少許滲漏,她不惜讓肥豬提早出欄、減少利潤,也要做到及時處理,不達到環(huán)保條件不喂養(yǎng),絕不能污染河流。2021年9月,楊敏積極與掛聯單位縣農業(yè)農村局對接,爭取生豬養(yǎng)殖場提級改造項目,保證養(yǎng)殖場糞污處理達到環(huán)保要求。
2022年4月,新房子村民小組一老人利用挖掘機下到小河道內(苦豬河上的小支流),企圖占用河灘堆砌成土地。村“兩委”接到報告后,楊敏立即驅車趕往現場,站在烈日直曬的河道中,苦口婆心地對老人勸說3個多小時,直到做通老人思想工作;現場對挖掘機機主進行告誡,要求其恢復原樣,給現場圍觀村民上了一場保護赤水河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警示教育課。
細微之處見真章
《云南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出臺后,有關部門要求對河道內構建物進行清理。楠木村“兩委”積極協助上級開展河道構建物處理工作,搬離豐田溝村民小組河灘內制磚廠,拆除影響魚類洄游的攔河壩2座。有兩戶沿河農戶在河道內外放養(yǎng)雞鴨,漁業(yè)管理部門要求村委會配合整治,楊敏不厭其煩,多次上門與農戶溝通。最后,農民出售了鴨子,把小雞關進了籠子。有村民打趣道:“書記,這種小事你都要管嗎?”她說,再小的事也是河長的職責要求。
按照河長制要求,楊敏盡職盡責,做好護河、巡河工作。日常督促公益性崗位護河員撿拾河道垃圾、清理雜物,在每次洪水通過之后,護河員一時管護不過來,她就組織文明志愿者幫忙,身先士卒帶領大家一道給河道來個“大掃除”。在一次巡河過程中,楊敏發(fā)現水體有異味,便及時向鄉(xiāng)政府領導反映,并駕車沿河上溯,一直追蹤到其他村寨,直到弄清原因。
楊敏一心放在赤水河流域保護的工作上,作為村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肩上承擔著許多責任,她明白,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責任重大、意義重大。她坦言:“護河治水,守護家園,人人有責。希望有更多人一起參與護河治水行動,讓河水更清澈、河岸更美麗,讓我們的家園更溫馨。”
昭通日報記者:莫 娟? 圖片由被采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