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2-12-31 13:49古語有云:“人必其自愛也,而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諸。”《論語》又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誠然如此,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蘭出幽谷,無風自香。蘭者,內斂潤澤之德而山色自來相就。故芻蕘之言,慎而發(fā)之,想他人之所想,予他人之所需,方能裨己益人。惟內修自愛之質,外行愛人之舉,方可“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內修自愛之質,需以“六欲”煉心,于滾滾紅塵中遵循本心,潔身自好。
自愛自敬是人立身社稷之本,人之不慮己,安求他人慮之?然己有所得,必該贈之于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蓮之清持自守,莫同于人乎?這是陷于囹圄內的自愛。塞萬提斯以《堂吉訶德》的巨著點燃了中世紀原本搖曳的燭光。“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是李白對內心那朵青蓮的至死不渝的寄寓。“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是于謙回望大明江山,眼眸中的乾坤正氣。困厄而能學顏之推安貧樂道之志,逢泰而能致李世民安濟天下之心。人內修自愛之質,該當如此!
外行愛人之舉,需以恕待人,以德愛人。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行愛人之舉,既惠及于人,又蕩滌己身。“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喬致庸富甲當時,雄冠眾商,卻能于中華大難之時,散盡家財,造福一方。岳鵬舉心系瀝泉之志,卻能于軍旅困頓中“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愛民如子,守高菊之風,予信百姓,深孚眾望。房玄齡樂善好施,寬人律己,常釋朝中諸臣之嫌,正憑此,方能圖影凌煙,位極人臣。倘若他們沒有行愛人之舉,睚眥必報,肆意妄為,能得此彪炳史冊乎?由此觀之,多行愛人之舉,善莫大焉!
內修自愛之質,外行愛人之舉,需在保持自守的同時,力所能及地給予他人仁愛之心。“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這是赫爾墨斯的堅持,他恪盡職守,教化群眾,為古希臘民眾所尊崇。普羅米修斯竊火種,是為造福天下之人。由此觀之,唯有自愛和愛人并舉,方是正行。
只要我們堅持內修自愛之質,外行愛人之舉,仁愛之風定將盛行華夏,當隨同祖國“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作者:云天化中學高(263)班 彭 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