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3-03-24 12:12碎 金
發(fā)源于云南的赤水河和貴州的渭河一路浩浩蕩蕩,穿山越嶺奔涌而來,選擇在這里交融匯合,向四川奔騰而去。地域標志上,河流成為云貴川三省的自然分界線。兩河相交,奇峰聳翠,谷深林幽,飛瀑流珠,高山峽谷在此和睦相處;烏龍山、青龍山、雞冠嶺三峰峭拔,雄偉壯觀。這里自然風景優(yōu)美壯麗,民族風情絢爛多姿,紅色歷史文化厚重,是云南鎮(zhèn)雄最偏遠的角落之一,也是鎮(zhèn)雄外八景之一,這里就是名聲顯赫的“雞鳴三省”。
地理區(qū)劃上的“雞鳴三省”
“雞鳴三省”位于云南省鎮(zhèn)雄縣坡頭鎮(zhèn)德隆村及威信縣水田鎮(zhèn)水田寨、四川省敘永縣水潦鄉(xiāng)岔河村、貴州省畢節(jié)市七星關區(qū)林口鎮(zhèn)苗寨交界處。境內的三岔河把云南坡頭鎮(zhèn)、四川水潦鄉(xiāng)、貴州林口鎮(zhèn)切開,三省隔河相望,“雄雞報曉,三省可聞”,故稱“雞鳴三省”,古人云:“金雞齊鳴,三省皆知”,又俗稱“一雞鳴三省”或“一腳踏三省”。據當地人曹明富考證,雞鳴三省來源于云南羅吁秀、貴州張炳之、四川趙新和這三戶人家。三家三條小木筏、三個擺渡艄公分居三省一隅,僅隔著兩條川流不息的河流,直線距離不到200米,處于等邊三角形的三個點上。三家數代人在赤水河和渭河間擺渡三省民眾,三岔河曾有“義渡碑”。
“雞鳴三省”全景
如今的“雞鳴三省”有些落寞,但歷史上的“雞鳴三省”曾經比較繁華。清道光年間,詩人余珍對此曾有詩云:“一步經三省,依稀萬里游。山深蠻鳥噪,風急暮猿愁。落日橫人面,奔云撞馬頭。客心孤回處,搔首看江流。”首句“一步經三省”應是“雞鳴三省”位置的最早描述。清光緒年間,為方便三省邊民貿易往來,清朝廷在坡頭鄉(xiāng)安德隆設厘金所,安德隆是彝語“安多咯”的譯音,意思是彝族青年男女節(jié)日聚會的地方。安德隆成為云、貴、川三省商品的集散地之一,就是現在的德隆村。云貴兩省在此設立厘金所,說明以前這里經濟繁榮、客商往來頻繁。
“雞鳴三省”泛指云、貴、川三省交界處一定范圍的地域,因為中央政治局在威信縣境內水田寨花房子召開常委會會議,這些會議被統稱為“扎西會議”,威信縣水田鄉(xiāng)也被納入“雞鳴三省”的范圍。所以,“雞鳴三省”又叫作“雞鳴四縣”,專指云南省鎮(zhèn)雄縣和威信縣、四川省敘永縣、貴州省畢節(jié)市(現在改名為七星關區(qū))。
建成通車的“雞鳴三省”大橋,促進了三省間的經濟、文化、社會的交流,讓云南、四川兩省告別隔河相望的歷史,完善地方干線公路網絡布局,改善兩岸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當然,大橋也成為當地一道著名的風景。
目前,貴州、云南兩省決定,投資5000萬元新建客運索道一條,項目索道上站在貴州省畢節(jié)市七星關區(qū)林口鎮(zhèn)雞鳴三省景區(qū)內,下站在云南省昭通市鎮(zhèn)雄縣坡頭鎮(zhèn)雞鳴三省大橋左側山坡上。
紅色傳奇中的“雞鳴三省”
紅軍長征經過“雞鳴三省”,“扎西會議”所賦予的厚重紅色歷史文化,極大地豐富了“雞鳴三省”的內涵和價值,使“雞鳴三省”成為集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于一身的旅游勝地。
史料記載,1935年2月初,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張聞天等的率領下,長征途經“雞鳴三省”,并在這一帶活動。
后來,川滇黔邊區(qū)游擊縱隊為牽制敵軍,配合紅軍實現戰(zhàn)略轉移,經常神出鬼沒于“雞鳴三省”一帶,譜寫了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篇章,為扎西增添了許多神奇的色彩。
1935年2月5日,中共中央在威信縣水田鄉(xiāng)的花房子召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水田寨花房子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后來,黨史專家們都把這一時間段召開的一系列會議統稱為“扎西會議”。
自然景觀里的“雞鳴三省”
這些年來,鎮(zhèn)雄縣坡頭鎮(zhèn)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大力開發(fā)“雞鳴三省”景區(qū),坡頭到“雞鳴三省”景區(qū)的柏油路全面貫通,德隆到三岔河的旅游觀光大道已經建成,一幢幢特色民居錯落有致,與漫山遍野盛開的李花輝映,形成了一幅美麗的鄉(xiāng)村畫卷。近年來,坡頭鎮(zhèn)以德隆村李子產業(yè)為媒介,以“雞鳴三省”景點為依托舉辦的李子采摘節(jié),把游客引進來、把李子推出去,有效提升了“雞鳴三省”的知名度,實現了“一日游三省”的目的,推動了坡頭鎮(zhèn)經濟社會發(fā)展。
“雞鳴三省”石碑是鎮(zhèn)雄縣政府1992年10月在坡頭鎮(zhèn)德隆村白車立下的,本來是作為一個地名標志存在的,但這塊默默無聞的石碑屹立在叢林中,居然成為當地一景,來此一游的人們都會以石碑為背景,在此留影紀念。站在碑文處,可以看到甘溝和老鷹洞的景象,如果是大雨過后,甘溝的水徐徐流下,更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石碑和正在建設的大橋告訴人們這里就是“雞鳴三省”的范圍,而三岔河是“雞鳴三省”的中心和標志,不到三岔河,就沒有到“雞鳴三省”。
站在半山腰看三岔河,不遠千里蜿蜒而來的赤水河、渭河擁抱交匯,激情四射。河水轟鳴著,好像是在彈唱命運交響曲,在此匯合形成一個“丫”字形后向四川奔騰而去,十分壯觀雄偉。
站在“雞鳴三省”三岔河的觀景臺上,只聞水聲轟隆,震耳欲聾;只見河水洶涌澎湃,掀起巨浪,浪花四濺。抬頭看,周圍全是陡峭絕壁,仿佛是巨斧劈開的。整個大峽谷氣勢磅礴,落差高達數百米;岸邊巨壁擎天,對峙相望;群山環(huán)繞、層巒疊嶂、河谷幽深。周圍的植被非常好,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懸崖絕壁上都有樹木生長,給人無限遐想。在這里,你可以貪婪地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深地呼吸著沒有受到污染的清新空氣,慢慢地享受著世外桃源般的美好時光。
夏天的三岔河水量非常大,水流非常急,一般不能在河中自由蹚過,游泳技術好的,當然可以暢通無阻。河水暴漲時,憤怒的河水橫沖直撞,席卷而來,遇著巨石,仿佛魚雷爆炸,掀起一團團驚人的巨浪和水汽,讓人身心受到震撼。而其他時候的三岔河就比較溫順,清澈的河水一眼看到底,可以由你依偎撫摸。河里的巨石,阻止平靜的流水,讓河水劃出美麗的弧線。
“雞鳴三省”鎮(zhèn)雄景區(qū)景點還沒有開發(fā),景點都是由當地村民口口相傳。據當地村民介紹,“雞鳴三省”景點除了前面介紹的,還有白車溶洞、涼風洞和滴水臺、白車青岡林、獻山小梯子、胡家老包和半山頭、犀牛洞、官層巖、果哈峽等。
進白車溶洞十分困難,里面黑暗無光、道路崎嶇,無光源不能進入。到達美麗迷人的溶洞大廳后,看到洞里金碧輝煌,恍如置身于人間天堂。
官層巖位于德隆發(fā)窩對面,傳說關羽帶兵來此無法上山,揮刀一砍,留下如今讓人難以想象的“一線天”,刀把往后一跺在后面形成一個方圓幾千米長的天坑。一線天里有一天梯上山,極其險峻,天梯上供奉有多位菩薩,很多人到此燒香拜佛。
神奇美麗的果哈峽在鎮(zhèn)雄坡頭和威信水田交界處,峽谷幽深,綠水碧波,深潭密布,有一橋名叫“果哈橋”。水流有時湍急有時平緩,有時漩渦一個連著一個。峽谷猶如刀切開一般,又好像是河水撕開的一條裂縫,兩面相隔不過幾米,從峽谷中往天上一看,果哈峽就是一條倒映在水中的崎嶇小道。山與水的靈動,人與景的融合,構成一幅不可分割的畫卷。
雨后和冬天的“雞鳴三省”會有云霧縹緲,好像仙境世界。周圍的群山和峰巒猶如大海中的波濤,起伏跌宕,又增添了幾分神秘和美麗。據說,“雞鳴三省”經常出現霧溢長河、山纏霧帶、峽谷漲水、斜陽穿峽、跨省彩虹等獨特奇觀,極大地增添了“雞鳴三省”的神秘魅力。這些奇觀與“雞鳴三省”厚重的紅色歷史文化相得益彰,讓人流連忘返。
柴俊峰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