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3-05-10 10:49我特別喜歡吃櫻桃,一次要吃1公斤多,才算過癮。我可以早上吃了,下午繼續(xù)吃。一年中,從櫻桃成熟上市開始,一直吃到櫻桃罷市,都沒什么問題。
妻子見我吃櫻桃這陣勢,頗為驚訝,說我身體里肯定嚴重缺鐵,如若不是,僅憑口腹之欲,是不可能一次吃那么多櫻桃的。妻子是醫(yī)生,她說的應(yīng)該有一定道理。我這才知道櫻桃里富含鐵、鈣等多種人體需要的礦物質(zhì),特別是含鐵量,在水果中居于首位。我特別喜歡櫻桃酸酸甜甜的味道,這種酸爽似乎激活了我的味覺系統(tǒng)。
在唐代食療學家孟詵的著作《食療本草》中說:“此乃櫻,非桃也。雖非桃類,以其形肖桃,故曰櫻桃,又何疑焉?如沐猴梨、胡桃之類,皆取其形相似耳。”在中國古代,櫻桃還有一些別的名字,如鶯桃、含桃、荊桃之類。明代著名醫(yī)藥學家李時珍說:“其顆如瓔珠,故謂之櫻。而許慎作鶯桃,云鶯所含食,故又曰含桃,亦通。”叫什么并不重要,世間萬物,總得起個名字。
春末夏初,成熟的櫻桃,晶瑩剔透,掩映在綠葉間,像一個個袖珍的燈籠,若隱若現(xiàn),實在可愛。櫻桃在枝葉間,精神抖擻地掛著,也有朝向天空的,一簇一簇的。兩顆櫻桃在一處的情況,是很少的。可能是因為個頭太小了,它們喜歡以“集體”的名義,一群一群地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凸顯出更為壯觀的存在感。又或許,櫻桃天生就有一種表現(xiàn)欲。它們那么小,如果東一顆西一顆地掛在樹上,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
寫櫻桃的詩詞不少,我最喜歡的還是宋代女詞人朱淑真寫的《櫻桃》。朱淑真出生于官宦之家,從小聰慧,是個才女,可惜愛情不如意,與她文法小吏的丈夫志趣不合,夫妻關(guān)系一直不怎么好,終因抑郁而早逝。按說,有著這樣經(jīng)歷的一個女子,其詩詞必定哀婉惆悵,甚至悲苦凄楚,但她這首《櫻桃》,卻寫得灑脫而快意。當然,在“詩言志”的傳統(tǒng)里,這首詩也暗含了詩人與眾不同的人生志趣。《櫻桃》:“為花結(jié)實自殊常,摘下盤中顆顆香。味重不容輕眾口,獨于寢廟薦先嘗。”這首詩里寫道,櫻桃開花結(jié)果的過程都是與眾不同的,摘來放到盤子里顆顆都那么香甜,這種美妙的滋味,怎么可以輕易就落入凡夫俗子的口中,得先奉給宗廟里的神明品嘗。
又到了吃櫻桃的季節(jié),想起晨露中櫻桃那珠圓玉潤的樣子,我的味蕾就蠢蠢欲動。一個親戚說摘了點櫻桃,叫我有空去拿。我迫不及待地騎上摩托車,飛奔而去。櫻桃水靈靈的,飽滿圓潤,酸中帶甜,甜中有酸,不一會兒,全從我的口中滑進了胃里,真是酣暢淋漓。
作者:杜福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