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云南網(wǎng)
2023-05-23 14:375月22日上午
在2023大灣區(qū)科學論壇
生物醫(y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
對當前新冠病毒感染的最新形勢做出研判
同時透露
能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很快能面世
鐘南山說,根據(jù)多方面材料判斷,4月底、5月初有一個新冠病毒感染的小高峰,“這是我們預料到的”。
鐘南山表示,研發(fā)針對XBB變異株有更好保護能力的疫苗非常重要。他透露,目前已經有2種針對XBB的疫苗被初步批準,還有三四種很快能被批準。“研究更加有效的疫苗,我們是能走在國際前面的。”
5月18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咨詢小組對今年的新冠疫苗加強針更新作出建議,提出新的疫苗應主要針對目前占主導地位的變異株XBB。
結合大數(shù)據(jù)模型,鐘南山團隊對全國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XBB變異株)進行了趨勢預測。鐘南山介紹,根據(jù)預測模型,第二波疫情4月中旬起峰,5月底波峰約4000萬/周,6月底波峰約6500萬/周。不過他也提醒,這是基于模型的計算預測,“可能不準”。
“我們對新冠病毒形成群體免疫了嗎?我認為回答‘是’也‘不是’。”鐘南山說,“是”的回答,是因為多項研究表明,感染新冠病毒后,人體內中和抗體在4個月后出現(xiàn)降低,特別是對于XBB變異株的保護作用較差。但是,人體內還存在結合抗體,可激活細胞免疫,在感染6—7個月內仍然有保護作用。
鐘南山說,“不是”的回答,則因為再過一兩個月,在去年12月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體內的抗體和免疫都會降低。“病毒變異太快,因此不能一勞永逸,有可能再次感染”。
對于可能逐漸增加的感染波峰,鐘南山提醒,有基礎疾病的重點人群是預防和救治的重點。根據(jù)鐘南山團隊對新冠病毒感染重癥患者的最新研究,重癥患者影像學表現(xiàn)超過一半不是重癥肺炎,病毒對循環(huán)、神經、腎臟等系統(tǒng)的影響也非常大。
“有基礎病人群,現(xiàn)在要預防感染,不是預防重癥。”鐘南山呼吁,接下來要以預防為主,加強廣覆蓋的疫苗接種,特別是有基礎疾病人群、免疫低下人群、老年人群需要新的疫苗注射。
鐘南山說,國內正在研發(fā)多價mRNA疫苗、亞單位蛋白疫苗,這類廣譜疫苗可以預防德爾塔、奧密克戎BA.5、XBB等變異株,即將通過評審上市,及時注射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可減少額外死亡。
既然新冠病毒不會停止演變,新冠疫苗是不是需要一直打下去呢?
據(jù)科技日報5月18日消息,神州細胞集團董事長謝良志表示,疫苗研制工作中最理想的目標是研制出通用疫苗,即以一個疫苗預防更多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感染,不僅可以大大加強疫苗保護效率,還能延長疫苗保護期。
為應對新冠病毒的快速迭代,提高“命中”病毒的幾率,更為快捷的多價疫苗研發(fā)平臺在多個單位建立和完善起來。
“四價疫苗對后續(xù)幾代的新變異株都有很好的交叉保護效果,因而不需在短短幾個月就更換疫苗毒株,可以像流感疫苗一樣每年更換一次疫苗毒株。”謝良志表示。
經過3年多來的積累、打磨,新冠疫苗研發(fā)技術逐步成熟,可快速滿足群體免疫屏障的構建需求。
來源: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