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3-05-27 12:15一場大雨過后,天氣放晴。綏江縣中壩村的護林員楊昌俊起了個大早,又一次踏上了巡山護林之路。
今年57歲的楊昌俊,自2013年從事護林工作,已在大山中堅守了10年。10年來,楊昌俊與林為伴,以山為家,行程近6萬公里,穿壞了60余雙鞋子,用心守護著中壩村的綠水青山。
“我們巡山護林的主要任務(wù)是防火、防盜、防病蟲害,保護野生動植物。”楊昌俊告訴筆者,他負責(zé)中壩村4500余畝森林的管護任務(wù)。每次巡護,一個來回需要步行6個小時左右,中午回不了家就吃干糧。在山上,最難熬的是孤獨,最大的危險就是遇到致命的毒蛇和野生動物。“有一次巡山途中被野豬追趕,在逃跑過程中不慎滾下山坡,險些喪命,事后想著都害怕。”楊昌俊說。
筆者跟隨楊昌俊前往他管護的林區(qū),山路崎嶇難行,除了風(fēng)聲,只能聽見雙腳踩在樹葉上發(fā)出的沙沙響聲。楊昌俊走得很快,常年的巡山護林工作,讓他鍛煉出了一副好身體,攀爬山頭顯得輕松自如。一路上,楊昌俊向筆者講述著山里的點點滴滴。“這片山林,野生動物比較多,我碰見過的就有喜鵲、刺猬、兔子、松鼠、野豬……這個季節(jié)蛇是最常見的。”楊昌俊說,他對山里的每一道梁、每一片地、每一棵樹都了如指掌、熟記于心,被村民親切地稱為“活地圖”。
在巡山的楊昌俊。
每年森林防火期是楊昌俊最忙的日子,每天天剛亮,他就沿著村莊喊話宣傳。很多時候,村民都覺得楊昌俊是個愛較真、愛管閑事的人。但他用自己的執(zhí)著,呵護著山里的一草一木。“巡山護林,嚴(yán)控火源是關(guān)鍵。”楊昌俊說:“防火工作沒有別的訣竅,就是要做到口勤、腳勤、眼勤。口勤是多向村民宣傳森林防火知識,腳勤是每天多巡查、多巡邏,眼勤是多觀察林區(qū)周圍情況,有情況要及時處置。”
巡山的時候,楊昌俊總是隨身攜帶著一本日記本。日記里面記錄著山林的長勢和巡查發(fā)現(xiàn)的隱患。“5月11日,巡查發(fā)現(xiàn)陳家灣區(qū)域枯枝落葉比較多,一旦發(fā)生火情,后果不堪設(shè)想;5月12日,巡查發(fā)現(xiàn)大火地有幾根杉樹遭蟲蛀,需要進行救治……”楊昌俊翻開日記,向筆者介紹巡山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10年來,楊昌俊已經(jīng)寫了20余本這樣的護林日記。
楊昌俊能堅持10年守護青山,離不開家人的支持,無論是妻子還是孩子,對他的工作都從未有過怨言,這使得楊昌俊少了后顧之憂,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巡山護林中。
跋山涉水?dāng)?shù)小時后,汗水浸透了衣背,楊昌俊走到山林最高處,停下了腳步,看著眼前綠意盎然的森林,他露出了笑容。“這10年,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山上度過的。大山就是我的家,這里的樹木就像是我的孩子,看著它們長高就像自己的孩子長大一樣開心。”楊昌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