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3-06-01 13:50在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中,考生對金屬與鹽溶液反應后,濾渣與濾液的成分分析比較困惑。主要原因是推導思路不清晰,導致分析不全面。筆者主要介紹金屬與鹽溶液反應之后,對濾渣與濾液的成分的分析思路和規(guī)律。下面以兩種類型進行說明。
類型一:一種金屬與多種鹽溶液反應
【解題思路】首先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比較題中所涉及的金屬元素的活動性順序。其次根據(jù)“以強換弱”的反應規(guī)律,判斷該金屬能與溶液中的哪些鹽發(fā)生置換反應。然后根據(jù)“金屬活動性差距越大、越優(yōu)先反應”的原則,判斷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先后順序。最后根據(jù)金屬的量,分析金屬的量不足、恰好完全反應和金屬過量時濾渣、濾液所含成分。
【例1】將一定量的鋅粉加入到硫酸亞鐵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
(1)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無氣泡產(chǎn)生。①濾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②濾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
(2)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①濾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②濾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
【思路分析】步驟1:將題中所涉及金屬元素按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排列:Zn>Fe>Cu。
步驟2:判斷能發(fā)生的反應及其先后順序,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先發(fā)生的反應方程式:Zn+CuSO4=Cu+ZnSO4,后發(fā)生的反應方程式:Zn+FeSO4=Fe+ZnSO4。
步驟3:根據(jù)金屬鋅的量由少到多,依次分析可能存在的情況。情況①,鋅的量很少,硫酸銅未反應完,硫酸亞鐵未發(fā)生反應。此時只發(fā)生第一個反應,反應后濾液中有硫酸鋅、硫酸亞鐵、硫酸銅,濾渣中只有銅。情況②,鋅的量恰好將硫酸銅反應完,硫酸亞鐵未發(fā)生反應。此時只發(fā)生第一個反應,反應后濾液中有硫酸鋅、硫酸亞鐵,濾渣中只有銅。情況③,鋅的量將硫酸銅反應完,與部分硫酸亞鐵反應。此時兩個反應都發(fā)生,反應后濾液中有硫酸鋅、硫酸亞鐵,濾渣中有銅、鐵。情況④,鋅的量將硫酸銅反應完,將硫酸亞鐵也恰好反應完。此時兩個反應都發(fā)生,反應后濾液中只有硫酸鋅,濾渣中有銅、鐵。情況⑤,鋅的量將硫酸銅、硫酸亞鐵都反應完后還有剩余。此時兩個反應都發(fā)生,反應后濾液中只有硫酸鋅,濾渣中有銅、鐵、鋅。
步驟4:根據(jù)題干信息判斷反應的過程:(1)根據(jù)題意,濾渣中沒有能與稀鹽酸反應釋放出氫氣的金屬,即濾渣中只有銅,即上述情況①、②滿足題意。所以濾渣中一定含有銅,一定不含鐵和鋅。濾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鋅、硫酸亞鐵,可能含有硫酸銅。(2)根據(jù)題意,濾渣中有能與稀鹽酸反應釋放出氫氣的金屬,即上述情況③、④、⑤滿足題意。所以濾渣中一定含有銅和鐵,可能含有鋅。濾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鋅,可能含有硫酸亞鐵,一定不含硫酸銅。
類型二:一種鹽溶液與多種金屬反應
【解題思路】首先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比較題中所涉及的金屬元素的活動性順序。其次根據(jù)“以強換弱”的反應規(guī)律,判斷該溶液中的鹽能與哪些金屬發(fā)生反應。然后根據(jù)“金屬活動性差距越大、越優(yōu)先反應”的原則,判斷鹽溶液與金屬反應的先后順序。最后根據(jù)鹽溶液的量,分析鹽溶液的量不足、恰好完全反應和過量時濾渣、濾液所含成分。
【例2】將一定量的鋅粉和銅粉加入到硝酸銀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
1.若濾液呈藍色。(1)濾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___。(2)濾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
2.若濾液呈無色。(1)濾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2)濾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__。
3.向濾液中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1)濾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__。(2)濾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
4.向濾液中滴加稀鹽酸,無白色沉淀生成。(1)濾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2)濾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__。
【思路分析】步驟1:將題中所涉及金屬元素按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排列:Zn>Cu>Ag。
步驟2:判斷能發(fā)生的反應及其先后順序,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先發(fā)生的反應:Zn+2AgNO3=2Ag+Zn(NO3)2,后發(fā)生的反應:Cu+2AgNO3=2Ag+Cu(NO3)2。
步驟3:根據(jù)鹽溶液的量由少到多,依次分析可能存在的情況。情況①,硝酸銀的量很少,鋅都未反應完,銅未發(fā)生反應。此時只發(fā)生第一個反應,反應后濾液中只有硝酸鋅,濾渣中有銀、銅、鋅。情況②,硝酸銀的量恰好將鋅反應完,銅未發(fā)生反應。此時只發(fā)生第一個反應,反應后濾液中只有硝酸鋅,濾渣中有銀、銅。情況③,硝酸銀的量將鋅反應完,與部分銅反應。此時兩個反應都發(fā)生,反應后濾液中有硝酸鋅、硝酸銅,濾渣中有銀、銅。情況④,硝酸銀的量將鋅反應完,將銅也恰好反應完。此時兩個反應都發(fā)生,反應后濾液中硝酸鋅、硝酸銅,濾渣中只有銀。情況⑤,硝酸銀的量將鋅、銅都反應完后還有剩余。此時兩個反應都發(fā)生,反應后濾液中有硝酸鋅、硝酸銅、硝酸銀,濾渣中只有銀。
步驟4:根據(jù)題干信息判斷反應的過程:(1)根據(jù)題意,濾液呈藍色,說明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銅,即上述情況③、④、⑤滿足題意。所以濾渣中一定含有銀,一定不含鋅,可能含有銅。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鋅、硝酸銅,可能含有硝酸銀。
(2)根據(jù)題意,濾液呈無色,說明濾液中一定沒有硝酸銅,即上述情況①、②滿足題意。所以濾渣中一定含有銀、銅,可能含有鋅。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鋅,一定不含硝酸銅、硝酸銀。
(3)根據(jù)題意,向濾液中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銀,即上述情況⑤滿足題意。所以濾渣中一定含有銀,一定不含銅、鋅。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鋅、硝酸銅、硝酸銀。
(4)根據(jù)題意,向濾液中滴加稀鹽酸,無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濾液中一定沒有硝酸銀,即上述情況①、②、③、④滿足題意。所以濾渣中一定含有銀,可能含有銅、鋅。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鋅,可能含有硝酸銅,一定不含硝酸銀。
教師簡介:張在明,畢業(yè)于陜西師范大學化學專業(yè),昭通市實驗中學化學教師,擔任昭通市實驗中學初中部化學備課組組長。2021年獲昭通市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參加中考閱卷被評為“優(yōu)秀閱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