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3-06-11 14:24昭通市聚焦法治宣傳工作的短板弱項,圍繞“向誰普、誰來普、怎么普、見成效”這一主線,在重點區(qū)域、重點問題和重點對象精準發(fā)力,計劃用一年時間深入開展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著力提升普法針對性、實效性,夯實普法基層基礎,增強全民法治意識,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昭通、法治昭通。
今年1月,昭通市印發(fā)《昭通市普法強基補短板十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四個方面切實推動2023年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在昭通落地落細。《措施》提出,通過一年努力,到2023年底,將實現(xiàn)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政法主抓、部門聯(lián)動、社會協(xié)同的普法工作機制有效運轉,專項普法實現(xiàn)對重點地區(qū)、重點人群全覆蓋,公民法治素養(yǎng)和依法維權意識顯著提高和增強,刑事發(fā)案率同比下降,社會治安秩序持續(xù)好轉,信訪總量、矛盾糾紛和命案數(shù)同比下降,基層普法長效機制全面形成。
昭通市聚焦重點區(qū)域、重點問題、重點對象,拓寬普法渠道。把矛盾突出的瑣事口角、婚戀家庭、鄰里關系、經濟糾紛等矛盾突出雙方當事人,外出務工人員、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師生、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農村青壯年,以及重點青少年群體、精神障礙患者、刑釋解教人員等“八類”特殊群體作為重點對象,開展專項普法工作。組建專項普法工作隊伍,拓展基層普法工作隊伍。持續(xù)深化“昭通政法掛千村、鄉(xiāng)村振興法治行”活動,建立“村(社區(qū))吹哨、政法干警報到”工作機制。村(社區(qū))建立普法重點人員臺賬清單,政法干警全覆蓋實現(xiàn)“敲門送法”。
開展“會會講故事、村村有氛圍”普法宣傳行動、普法宣傳產品資源庫建設行動、專項普法與基層社會治理融合行動,不斷豐富普法形式,潛移默化提升群眾法治意識。廣泛制作法治宣傳固定標語、展板、景觀小品等,全面營造法治氛圍;充分發(fā)揮基層群眾自治機制作用,民政部門牽頭,政法部門配合,指導各村(社區(qū))制定或修改村規(guī)民約;與普法重點對象簽訂普法告知書;開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行動,引導群眾大力弘揚和傳承尊老愛幼、鄰里和諧、夫妻和睦等良好家教家風;制作以案釋法普法口袋書,建設“指尖普法”資源庫。
進一步健全普法責任落實、考核督導、宣傳發(fā)動三個工作機制。各級黨委政府切實加強對專項普法工作的領導,定期跟蹤問效專項普法工作開展情況,將普法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將普法工作成效納入市、縣平安建設和法治建設考核。
云南日報記者 謝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