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3-06-29 09:43從威信縣扎西鎮(zhèn)出發(fā),到水田寨花房子,大概40公里路程。
我乘坐的大巴,沿著352國道,大概行駛了10多公里便遇上河流,公路沿河而走,蜿蜒曲折。
穿行于河谷路段,兩邊的山高大挺拔,有的鉆入云巔,有的壁立千仞。剛穿過一個山谷,又進入另一個山谷。路兩邊很少有平地,山上多為灌木,大多是我不認識的。河里的水,時而平緩流淌,時而飛流急轉(zhuǎn),沖刷著河里的石頭,發(fā)出悅耳的天籟之音。
彎多路窄,大巴車行駛得慢,我在車上睡了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還在山谷里。我想,這些地方的老百姓,他們靠什么生存呢?但我想不明白,或許真是古話說得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終于,越過一彎又一彎,路兩邊出現(xiàn)了一些平地,地里種著苞谷,偶爾有一點水稻。車開進一個村莊,導游說,這里就是水田寨花房子。
我登上石階,見一棟木房依山而建,古樸雅致。殘陽下,披著一層淡淡的金輝,寧靜祥和,似一位歷經(jīng)滄桑的長者,微笑著迎接歸來的游子。
花房子,為水田寨中央紅軍總部駐地舊址,位于云、貴、川三省交界處的威信縣水田鎮(zhèn)水田村樓上社。此舊址是一鄭姓鄉(xiāng)紳的住宅,始建于清末,因其房屋門、窗、板壁上雕刻有花草蟲鳥圖案,為當?shù)叵∮校拭盎ǚ孔印薄?/p>
花房子一側(cè)為村落,房前有水田寨中央紅軍總部駐地舊址簡介和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房后是一座小山,山頂上有一個大大的銀色雄雞雕塑,在夕陽下,銀光閃閃。
花房子里,收藏著紅軍長征留下的文物和一些文史資料。舊址已于1987年12月被云南省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確認并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行色匆匆,雖沒有多余時間仔細觀看房內(nèi)的文物和珍藏的資料,但我深感,當年紅軍長征不畏艱險,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圍追堵截,穿越崇山峻嶺,走向勝利,要是沒有堅強的革命意志和遠大的共產(chǎn)主義理想,是萬萬不行的。
在導游的催促下,我馬不停蹄地去往灣子苗寨。大巴車到達距灣子苗寨不遠處,我步行上去。入村道路是石板鋪筑的,路兩邊地里是茁壯成長的苞谷。
一路上坡,至一平處,透過樹木,隱約看見山坳里有一些老舊瓦房。我想,那一定是灣子苗寨了。忽聞“嘩嘩啦啦”的水聲,抬頭一看,是一片飛瀑,從路邊的山崖飛奔而下。走近瀑布,伸手一掬,玉珠落下,在掌中化作一汪清澈的山泉,溫潤涼爽。歡快的水聲,似在為我彈奏一首慷慨激昂又深情綿綿的古歌。
進入苗寨,依山而建的瓦房似馬蹄形圍攏在山坳里,人字形古建筑物在對面石墻之上。我跟著導游,沿著村邊溝渠小道向上走。導游說,村里有3棵紫薇樹,分別在村頭、村中、村尾,村尾那棵有上千年歷史。我走到紫薇古樹前,樹周圍豎起護欄,樹旁有介紹:“紫薇古樹,樹齡為1000余年,樹高43米,胸徑1.63米。該樹每年6月脫皮一次,樹皮對皮膚病有一定療效。樹底有一小洞,洞內(nèi)有水,并且常年不干涸,也不會外溢。該水經(jīng)有關鑒定,可以飲用,有益人體健康。”此樹被列為云南省重點保護古樹名木。
古樹郁郁蔥蔥,枝繁葉茂,在護欄外,我尋找古樹下的泉洞,卻始終未見。
樹下有一苗族老婦人在售賣紫薇樹皮,她說,樹皮是這棵古樹落下的,拿回去煮水,可以止皮膚瘙癢。
一座木屋前,一對青年夫妻帶著狗在院子里吃晚飯。院子里晾曬有衣物、四季豆。看來,他們已經(jīng)習慣了人來人往的生活,有人和他們打招呼,他們笑著回答,沒人問候,就自顧自地做事。
晚飯在紫薇山莊吃,山莊是古樸的民居,有桌子在場院上,供游客喝水休息。這里的農(nóng)家飯菜,最有特色的是炒煙熏肉和豆腐腦。吃一嘴濃香的煙熏肉,喝一口回味甘甜的豆腐腦,唇齒留香,心情愉悅。說實話,這里的煙熏肉和豆腐腦,是我吃過最美味的東西,讓我吃出兒時的記憶,嘗到縹緲的鄉(xiāng)愁。
抓住暮色余光,我來到昭通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灣子陶氏老宅前,方知眼前這古樸的房子,是灣子陶氏老祖房,建于清代,為川南民居木結(jié)構建筑,現(xiàn)存2組建筑,分別由正房和兩廂房組成三合院落。祖屋環(huán)繞一道60米長3米高的城堡式石墻,以巨石呈人字形咬合砌筑,墻體東西兩邊和兩院間制石門相通,石門內(nèi)側(cè)安裝有石樞、石門、石栓,另有地下密道通向寨外。其建筑防御性強,修筑技術水平極高,彰顯出建造者的智慧。
石墻下是另外的民居,寬敞的院落中,有一棵百年紫薇樹,這應該是村中那棵紫薇樹了。很快,村莊隱在天幕下的烏蒙山中,寧靜祥和。
我回顧水田寨花房子、灣子苗寨的見聞。花房子是紅軍長征進入云南的第一個村莊,在花房子召開的會議,具有重大、深遠的歷史意義。灣子苗寨,是紅軍長征路經(jīng)的藏在縹緲里的一個古村落,現(xiàn)在是紅色旅游村寨,享有省級“民族文化生態(tài)保護村”“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市級文明村”“云南省第三批文明風景旅游區(qū)”“中國傳統(tǒng)村落”及“云南30佳最具魅力村寨”等榮譽稱號。集諸多榮譽于一身的苗寨,迎接著南來北往的游客,其內(nèi)在的東西,除了幾百年的老祖房、千年紫薇樹,更多的是苗寨古老的民風民俗和苗家傳統(tǒng)文化,這些正是時代迅速發(fā)展后逐漸遺失的東西,是現(xiàn)代人尋覓的鄉(xiāng)愁——纏綿、悠遠,難以忘懷!
作者:李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