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3-07-22 10:29近年來,永善縣教育體育局切實把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作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wù),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quán)益,在機制體制、思想道德、校園治理、內(nèi)容形式、隊伍建設(shè)等方面綜合施策,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強化保障,健全工作機制。該局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研究解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重大事項,健全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督促和指導機制,建立各類學校及教師的考核機制,并將考核結(jié)果與校長、教師年度績效考核掛鉤,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落實、落地、見效。制定未成年人保護規(guī)劃、政策、措施、標準,印發(fā)《永善縣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shè)工作實施方案》,細化工作目標,制訂工作計劃,推進各級各類學校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常態(tài)化、制度化。
壓實責任,完善保護措施。該局壓緊壓實校內(nèi)主責主業(yè),實行局班子包片、校班子包校、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師包課堂的“四包”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制定出臺《學校精細管理10條措施》,建立校園巡查制度和學生離校跟蹤制度,做到學生離校教師知道、學生離校家長知道。開展“黨旗護苗”行動、校園及周邊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防溺水、防性侵、防暴力及交通安全教育、疫情防控等重點活動,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思想引領(lǐng),堅持德育教化。該局堅持把德育工作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抓住校園主陣地,結(jié)合新課程設(shè)置,努力開發(fā)學科教學中的德育資源,激勵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實施德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組織教師為留守(困境)兒童提供學習、生活等方面服務(wù),設(shè)置學生親情關(guān)愛室,以情感人、以情動人教化學生。開展警示教育、“五老”黨史宣講團進校園及“傳承紅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動,厚植未成年人的愛國情懷。
家校共育,呵護健康成長。永善縣教育體育局堅持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由學校向家庭輻射、向社會延伸,構(gòu)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全方位、多層次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在全縣122所學校(幼兒園)成立家長學校,聘請122位老師擔任家長學校校長,廣泛推廣家庭教育的成功經(jīng)驗和教研成果,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凝聚起家校共育的強大合力。同時,發(fā)揮部門聯(lián)動機制,協(xié)調(diào)社會各界力量對輟學及參與違法犯罪活動的未成年人進行矯治教育,并在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建立108個心理輔導室,安排專(兼)任教師幫助有心理障礙的學生解決學習、生活和成長中出現(xiàn)的問題,排解心理困擾,呵護他們健康成長。
通訊員 沈順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