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3-08-24 11:02水富的地理自然,有兩條河流是至關重要的,一條當然就是金沙江,另一條則是從大關流過來的橫江。
站在橫江和金沙江奔涌匯入長江的水富港,正在擴建的港口是昭通市海拔最低處中嘴。中嘴267米的海拔拉近了烏蒙群山與浩蕩長江的距離,山俯身水,水順從山,從唐古拉山雪山泉眼里汩汩流出的高原之水,終于在這里匯入中國的第一大江河。
昭通市境內主要分布有金沙江、牛欄江、橫江、白水江等河流,屬雨水補給型的高原河流,屬于長江水系。其中,直接流入金沙江的有橫江、牛欄江、以禮河等大小河流40多條;流入長江干流上游的有羅布河、赤水河等;流入烏江的有以薩河、潑機河等。
三江交匯處的水富港,霞光籠罩。
在水富人的記憶里,山河是年輕的,中嘴這個名字是相對于港口的,水富城市所在的地方,他們還是喜歡“滾坎壩”這個稱謂。
在烏蒙群山中,帶有“壩”字的地方,大多是高原上的開闊地,具體的表現是四面環(huán)山,中間形成一個壩子。滾坎壩,區(qū)別于這種狀況。
金沙江、橫江將水富的地理位置,進行了鋒利的劃分,作為山河的符號,壩子的生動趣味被奔涌的江河截停,在這里,壩子是山河的結合體,是烏蒙群山俯身金沙江和橫江,最后向長江低頭的緩沖帶。
大河喧囂去,金沙江和橫江向長江奔來的時候,鋒利的流水,見山稱王,遇河封侯,從通天河、沱沱河,再到瀾滄江、金沙江,流水每臨奇山峻峰,總要砍伐下一些塵土,裹挾而下。
滾坎壩人馮學輝,大半輩子在金沙江行船上,作為曾經的纖夫,他夢想人生來一次壯麗的遠航,但他一輩子困于大山大水交匯處,一生沒有走出滾坎壩。在紛繁的往事中,以前喜歡在金沙江邊獨釣的他,現在喜歡在電視機前觀看關于江河的電視劇。
按照一個水富文化人提供的地址,我們按圖索驥找到他居住的單元房后,他正在看一部關于纖夫的電影,簡單打個招呼后,他仍默默地坐在沙發(fā)的角落,看這部年代久遠的電影。看到激動處,他猛地站起身來比劃了一個拉船的動作。
“哎,像個孩子!”在一旁忙家務活的老伴嘆了一口氣。
在老馮看電視劇的時候,老伴略帶怨氣說起老馮這個滾坎壩人與江河牽連的往事。
年近古稀的馮學輝出生在現在的綏江縣官田壩(現為綏江縣新灘鎮(zhèn)鰱魚村官田片區(qū)),現在,籍貫登記是“云南 水富”。在生產隊盛行的那個年代老馮是一名船夫。
15歲時,馮學輝第一次隨父輩上船就遭遇險情——逆江而上的船在灣灣灘觸礁,幸而被過往的船只連人帶船一起救下。自小在江邊長大的他,迫于生計,還是咬牙堅持下來。1973年云天化建廠時,他被安排到航運公司工作。那時的船是木船,笨重的木船主要運送木材、河沙、礦石到四川,然后每天記工分,領取糧票、油票、肉票、布票……
后來,馮學輝家族里承包了一艘船,他跟著大家一起行船,那時,他的薪酬少,勉強夠養(yǎng)家糊口。
這一干就到了1993年。
水富的發(fā)展還是與水有關。馮學輝的日子不緊不慢,年輕的水富卻不曾停下向前的腳步。云天化建廠,水富迎來建縣的機會。順著流水的方向,一路歡快脈動奔大海的江水夢想著嘗一嘗咸咸的海水。
在水富,流動的水帶來不斷賡續(xù)的力量。金沙江的航運史實則是內河的不斷逆流而上,從鹽津以東至滾坎壩的航道,古稱石門江(即橫江),可供木船行駛。古代轉運京銅和鹽等,皆由這里起運。現在,從水富港口起航,沿金沙江順長江而下,即可直抵上海,水富也成為西部地區(qū)通江達海、飲馬長江的第一站。
水富的水是大山的腳步,水富的人是大山和江河的兒子,一路顛簸,隨山河踏風奔走,最后臨山而棲,沿江而居。《尚書·禹貢》《華陽國志·蜀志》《史記·西南夷列傳》《經世大典》等典籍上明確記載著滾坎壩的物和事。在距離滾坎壩不遠的樓壩,金沙江和橫江間靜臥的一個村莊,歷史就上溯到公元前數百年,水富的歷史名片“五尺道”“南絲綢之路”“北大門”等也有了現實意義。
記憶中的中嘴港口。
水富是年輕的、滾燙的,江邊人奔跑的腳步,喚醒江河的溫度。在山河的相接處,滾坎壩的水一下子就開始溫熱了,這里的水是高熱優(yōu)質溫泉,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療養(yǎng)價值,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天然露天溫泉浴場。谷內的泉池甚多,大小可自選,大的可容納千人,小的容納三四人,且溫泉品目繁多,有玫瑰花瓣池、醋池、啤酒池、牛奶池等,另外配有滑草場、網球場、羽毛球場、沙灘排球等娛樂設施,如果在周邊沒去處的話兩三個人閑著去玩就可以。
順著金沙江北上,山河開始昂頭,海拔一點點抬升,在這里,烏蒙山逐漸隆起,云上,春歸的海鷗、秋來的黑頸鶴,這些高原的精靈不屑理會山脈的挽留,海鷗迎著金沙江嬉戲、飛翔。從西伯利亞飛來的黑頸鶴目標則是山巔,它們越過山丘,翻過山崗,飛到金沙江邊的大山包,在尋覓到一塊草甸后,在這里停下,等候冬天的到來。
無論如何,這些候鳥都會在高原大澤與山脈的連接處——滇東北保留較完好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qū)的銅鑼壩國家森林公園。在這里,黑頸鶴只是停留片刻,補充了食物和水后,它們繼續(xù)往南飛,海鷗試著嘗了一下仙女湖的水后,也轉身飛走,留下水面蕩漾的漣漪后,歡快地向著金沙江飛去。
水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毛利燕是一名歌者,在滾坎壩的碼頭,她寫下水富抑或滾坎壩在不斷擴展的歡樂圖,遠望向家壩水電站浩浩之水,在金沙江心中流擊水,在《水富是故鄉(xiāng)》一歌中,用美妙的歌聲唱誦萬里長江第一港水富的時間——
一陣汽笛聲,劃過長長長江
可以看見啊,水富港人來人往
遠處江面上,一艘艘船兒滿倉
號子響兩岸,揚帆起航的希望
花花的衣裳,漂亮的姑娘
小城故事在耳邊輕輕回蕩
江邊壩壩茶,魚兒來回游蕩
只是看一眼,你就念念不忘
思念的人啊,水富是故鄉(xiāng)
茶里的故事,兒時的念想
美麗的城市,包容的力量
酒里的老歌,我們一起唱
霓虹的鍪街,撩人把把燒
一杯醉明月,洗去一天的緊張
夜幕降臨了,江邊起風了
坐在臨江公園,唱著水富是故鄉(xiāng)
在滾坎壩,只要你能找一塊青草坪坐下,就有藍天白云環(huán)繞,就有大江東去的浩蕩鋪天蓋地襲來。幕天席地,順著清風、明月的金沙江,毛利燕唱頌的“故鄉(xiāng)”,是一種精神的緯度,要尋找歲月賦予水富的維度,仍要不停行走,掬一捧清涼的江水,浣洗此生熱烈,抓一把溫熱的泥土,喚醒沉睡的大山。
在寬闊的江面上,汽笛聲聲,一艘艘貨運輪船駛出港口,沿江而下進入重慶——武漢——上海等城市,然后直航出海。
水富港是金沙江流域700多公里庫區(qū)物資翻壩轉運的最后一站,也是內昆鐵路和銀昆高速公路南下入滇的第一站。近年來,隨著水富港中嘴作業(yè)區(qū)建成投入使用后,水富港每小時裝船效率提升8.5倍,金沙江和長江黃金水道的轉運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2022年,港口運輸總量達到了100萬噸,今年預計將增加到130萬噸。
水富港“中嘴作業(yè)區(qū)+中心作業(yè)區(qū)”規(guī)劃圖。
昭通水運見于記載最早可追溯到北魏晚期酈道元所著《水經注·卷三十六》,其中,有這樣的表述:“自朱提至僰道有水步道,水道有黑水、羊官水,至險難。三津之阻,行者苦之。故俗為之語曰:楢溪、赤水,盤蛇七曲。盤羊烏櫳,氣與天通。看都濩泚,住柱呼伊。庲降賈子,左擔七里。又有牛叩頭、馬搏頰坂,其艱險如此也。”其中所書,朱提為今云南省昭通市。僰道為今四川省宜賓市。水步道:水路和步行的陸路。黑水為今云南省鹽津縣之普洱渡。羊官水:為今云南省大關縣之大渡(任乃強認為)。據《華陽國志》載,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南征云南孟獲,親率西路大軍從安上(今四川省屏山縣新市鎮(zhèn))溯金沙江水陸并進,入越嶲,駐軍車水(今四川省美姑、金陽縣)。據《宋會要輯稿》稱:“宋淳熙八年(1181年)七月十八日,臣僚言,馬湖生蠻……(今屏山少數民族地區(qū))常年中馬,操舟順流直抵敘州府城下。”
從以前繁冗難懂的文字到逐漸簡明的半文半白話文介紹,金沙江的航運史也開始明晰。在這些文字中,說明金沙江屏山段,自古即為自然通航,唯因枯洪水位差太大。且險灘多,故不能終年通航。
唐宋以后,金沙江橫渡漸多,其間已有小船載運。此后,金沙江的航運幾經周折,但運力較差,還是以陸路(五尺道)為主。
清雍正及乾隆年間,因京銅運輸艱難,京師錢局有斷炊之虞,同時中原對滇銅等物資的需求日益增長,單靠陸路的人背馬馱已難以滿足需要,為確保京師及各省鑄錢對銅的需求供給,全長650多公里的金沙江開浚工程得以開工。當時,開修航道的工具和辦法極為原始:先伐木為薪,堆放在露于水面的礁石上縱火焚燒,再灌水驟激,待礁石酥脆,再用斧鏨錘打。而修建金沙江兩岸的纖道,工匠要懸空在崖壁上鑿孔、楔樁,連成棧橋,再用斧鏨錘修整。
1745年,金沙江航道下段開通。1748年,上段開通。歷時8年之久的建設,千古閉塞的金沙江終于看到了舟楫,實現了“艫舳相接,欸乃之聲應山而響,而自蜀至滇商賈貿易者,亦絡繹往來矣”。金沙江航運最盛時期,大小木船一天達200余艘,下運貢銅、上運鹽米,年運銅量150余萬公斤。
1943年,金沙江試航與通航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隨局勢的變化,最終沒有實現水陸聯運、全線通航的目標。
金沙江的內河航運碼頭中,正式的史料在列示了蒙姑渡口、石匠房棧道、龍王廟渡口、黃草坪渡口、攀枝花渡口、銅船碼頭、樓壩渡口、鹽津渡碼頭等一長串渡口、碼頭名錄后,最后一句是這樣說的——“其他較為重要的渡口還有水富的中嘴等。”
未來,水富港正在形成以中心作業(yè)區(qū)和中嘴作業(yè)區(qū)為主體、向家壩作業(yè)區(qū)翻壩運輸為輔助的港口布局。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加大了對金沙江水運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滾坎壩所在的區(qū)域聲名鵲起還是因為水富港的建設。
1999年底,昭通全區(qū)水運貨運線路有水富、綏江兩港至重慶、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江西等省市。客運航線集中在滇川兩省的通行上,線路有云南綏江至四川宜賓市。
1985年2月4日,云南省政府批準興建水富港,1986年11月25日破土動工興建,由客運碼頭、雜貨碼頭、煤炭碼頭和已建成使用的云天化大件專用碼頭組成。
1992年4月水富港初步建成,幾經改擴建,現仍在進行更大規(guī)模的改擴建,已經上升為千萬噸級的樞紐碼頭的水富港,擔承起昭通乃至云南水上大通道的通江達海的意愿。
站在滾坎壩中嘴,完成了一次次華麗轉身的水富港,引領金沙江等江河的西來之水,舞起云南內河發(fā)展的龍頭,開始逐漸融入長江的歡快脈動。
圖片由通訊員 周 季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