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3-10-19 11:02金秋十月,秋高氣爽。在昭通市昭陽區(qū)灑漁鎮(zhèn),清澈的灑漁河水自由地流淌,河畔的垂柳枝條迎風飄動,一股蘋果的淡淡清香撲鼻而來,到灑漁鎮(zhèn)收購蘋果的車輛在公路與集鎮(zhèn)上排成了長隊,蘋果交易市場人來人往,搬運蘋果的忙碌、討價還價的聲音,給灑漁鎮(zhèn)這個蘋果之鄉(xiāng)帶來了這個季節(jié)該有的味道。全鎮(zhèn)20多萬畝蘋果樹布滿了灑漁鎮(zhèn)的每個角落,一望無際的蘋果樹在果農的精心管護下旺盛地生長、掛果,為果農帶來了巨大的收益,蘋果已經成為了灑漁鎮(zhèn)人民的致富果、幸福樹。
10月17日,在灑漁鎮(zhèn)白鶴村白鶴13組,村民謝德兵雇了4名工人幫他采摘樹上即將上市的蘋果周圍的樹葉,看著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樹頭,豐收的笑容綻放在他的臉龐上。謝德兵說:“灑漁鎮(zhèn)每家每戶都栽種有蘋果樹,現(xiàn)在大家都在忙著采摘和出售蘋果,在當?shù)匾呀浾也坏焦と藖韼兔α耍业墓と硕际菑木赴叉?zhèn)請過來的。”
謝德兵站在一株紅富士蘋果樹旁,采摘著蘋果周圍的樹葉,指著一個大蘋果說:“這個蘋果有1斤多重,絕大多數(shù)蘋果都在半斤左右。”他還說,“今年的蘋果豐收了,價格也不錯,我從18歲到現(xiàn)在,栽種蘋果20年了,我一直堅持用心管理蘋果樹,因為我就愛上了這棵樹!”
灑漁鎮(zhèn)是昭通遠近聞名的蘋果之鄉(xiāng),其種植歷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昭通蘋果的發(fā)展史。
據謝德兵回憶,灑漁鎮(zhèn)在種植蘋果樹之前,整個壩子全種植的是烤煙,當時外出務工的人也很少,經濟收入較為單一,因為烤煙相對種植普通莊稼而言,收入要高得多,是群眾很看好的種植產業(yè),也是群眾增收的主要經濟來源。
據謝德兵回憶,在他18歲那年,就想把家中的土地種上蘋果樹,由于種植蘋果樹當時需要5年左右才掛果,因為生產周期長,因此,他的想法與父親堅持種烤煙的意見不統(tǒng)一,父子倆還發(fā)生過爭吵。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家中的3畝地栽上了蘋果樹,因管理不善,效益不好。
于是,他外出務工,幾年間,跑遍了云南的16個州(市),主要幫助果農修枝、整形,一天20元的工錢讓他感到很憋屈,覺得一直給別人打工不是長久之計,沒有出路,他想發(fā)展蘋果產業(yè)的念頭再次出現(xiàn)。
他多年來的蘋果種植實踐證明,選擇栽種蘋果樹是他最正確的決定。
“我不栽種蘋果,我一直都是打工人,現(xiàn)在在家栽種了幾十畝蘋果,還聘人來幫我才行。”謝德兵自信地說道。
2010年秋天,謝德兵懷著種植蘋果的初衷回到了老家,將外出務工學到的果樹管理技術用于蘋果樹管理,將所有的蘋果樹進行改良、嫁接、修枝整形等,對于一些新品種進行試驗種植,主要是紅富士、108兩個品種,還擴大了種植面積,兩年間就將自己的6畝旱地和水田全部栽種上了蘋果樹,在他的精心管理下,2012年就實現(xiàn)收益1萬余元。2013年,他的蘋果樹開始大量掛果,并實現(xiàn)經濟收益六七萬元,在當時,這無疑大大地增強了他發(fā)展蘋果的信心與決心。他通過協(xié)商,把周邊全戶外出農戶的土地流轉過來種植蘋果,如今他的蘋果栽種面積達50余畝。
就在2013年,謝德兵乘著昭通大力發(fā)展蘋果產業(yè)的東風,與6戶蘋果種植戶聯(lián)合申報成立了昭通市昭陽區(qū)德恩蘋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大家一起抱團發(fā)展,如今社員發(fā)展到了40多戶,社員最多的種植面積達100余畝,最少的也有五六畝,每畝的年產值在1.5萬元至2萬元。
在昭通市農業(yè)農村局、昭通市蘋果產業(yè)發(fā)展中心及昭陽區(qū)、灑漁鎮(zhèn)相關部門的關心下,100畝蘋果種植精品示范園落戶該合作社,相關部門組織開展了對蘋果種植管理的一系列技術培訓,在合作社內成立了專門的技術服務隊,全面指導果農加強施肥、修枝整形、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全面提高蘋果質量與產量。
據謝德兵介紹,他目前種植的早熟蘋果有紅露、華碩、嘎拉,中早熟的有2001、108,晚熟的有紅富士、紅帥等多個品種。自今年8月以來,他栽種的早熟品種就陸續(xù)上市,到現(xiàn)在紅富士已開始上市,紅帥還要一個月以后才能上市,蘋果的銷售周期長達5個月,由于不同時段都有蘋果賣,銷售價格也不錯,這樣就增加了蘋果的銷售收益。
目前,謝德兵栽種的50多畝蘋果樹還有15畝左右的小樹未全面掛果,大面積掛果的40多畝蘋果園已經給他帶來了可觀的收益。截至10月17日,他今年已經銷售了6萬多斤蘋果,銷售收入近20萬元,據他估計,蘋果樹上的蘋果還有10萬斤左右,到售完所有蘋果,今年的年銷售收入可達40萬元,除去一年的種植管理成本,年純收入在30萬元左右。
在銷售上,謝德兵帶領合作社社員及周邊的果農,充分利用電商平臺與市場銷售平臺,中高端蘋果基本上在線上就銷售完了,其余的蘋果在集鎮(zhèn)市場也能全部銷售出去。
“這個品種是秦脆、這個是美味、這個是瑞雪、這個是嘎拉……”謝德兵指著客廳中桌子上的一籮蘋果介紹道。
“你們嘗嘗這個秦脆的口感怎么樣?”謝德兵削了一個秦脆蘋果給記者和隨行的鎮(zhèn)、村工作人員,記者將蘋果放入口中,輕輕一咬,香脆可口,酸甜適中,口感很好。謝德兵說:“這個品種很受歡迎,品質很好,現(xiàn)在價格每斤在15元左右,還供不應求。”
在種植過程中,謝德兵還積極主動去試驗新品種的適應性與品質。在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園藝作物研究所、國家蘋果產業(yè)技術體系昭通綜合試驗站研究員馬鈞等人的關心下,2021年秋天,他們?yōu)橹x德兵的合作社送去了秦脆、美味、瑞雪、華碩、嘎拉等時下新品種蘋果苗進行試種,今年,部分果樹已經掛果并進入市場。
“秦脆、瑞雪、華碩幾個品種都很適應我們這兒的環(huán)境,口感也不錯,很受商家喜歡,我很看好這幾個品種,下一步,我們要通過合作社的影響力,不斷帶動周邊幾百戶果農進行改良種植,不斷推廣適應性強、市場潛力大的新品種,促進果農獲得更多、更好的收益。”謝德兵暢想著未來的發(fā)展愿景。
昭通日報記者:毛利濤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