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wǎng)站
2023-12-11 08:00福建省寧德市傳承“四下基層”優(yōu)良傳統(tǒng),組織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領辦為民辦實事項目,累計為群眾辦實事好事1500多件;安徽合肥新站高新區(qū)踐行“雙報到雙服務”機制,機關部門到社區(qū)報到、服務社區(qū)建設發(fā)展,機關干部到小區(qū)報到、服務小區(qū)治理……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廣大黨員干部大力弘揚“四下基層”作風,深入基層一線辦公,讓問題解決在一線、矛盾化解在一線,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基層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服務人民群眾的“一線堡壘”。為老百姓多辦好事、多辦實事,是基層干部履行使命、擔當作為的具體體現(xiàn)。新時代新征程,增強抓基層、打基礎、強基石意識,提升基層干部服務群眾的民本情懷、實戰(zhàn)能力、工作作風,尤為緊要。
少坐辦公室、多到一線去,豐富基層經(jīng)驗、掌握基層情況,與群眾相交、解群眾難題,把自己當成群眾、把群眾當成親人,這是基層干部應有的姿態(tài)。然而,現(xiàn)實中也不乏個別基層干部雖然身在基層,心卻不在基層;即便做著服務群眾的工作,但長期不跟群眾見面;盡管手里握著一堆數(shù)據(jù)、報表、材料,卻沒到現(xiàn)場看過一眼。還有的基層干部,寧愿坐在辦公室里“遙控指揮”,也不肯到群眾生產(chǎn)生活一線。
基層干部身患“機關病”,大致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主觀上愿意走村入戶,但被日常繁忙的工作所縛,會議多、材料多、表冊多,身兼數(shù)職、分身乏術,最終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二,服務群眾本領不足,到工廠車間不知道做什么,同群眾見面不知道說什么,遇到困難問題不知道該怎么辦。
讓基層干部提高服務本領、厚植民本情懷,既要對癥下藥,也需綜合施策。個別基層干部身在基層卻心不在焉,歸根結底是思想的“總開關”松動了,導致對個人的榮辱得失“看得重”,對群眾的安危冷暖“看得輕”。因此,首先要緊扣基層實際和工作需要,不斷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yè)訓練,強化宗旨意識、提升能力素養(yǎng)、轉變思想觀念,推動形成扎根基層、奉獻基層的濃厚氛圍。其次,要對個別身患“機關病”的干部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一對一交心談心,了解所思所想,提醒督促改進作風,鼓勵引導擔當作為,對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干部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再次,應完善制度機制,樹立在基層建功立業(yè)的鮮明導向,把“要我走出機關”變成“我要深入群眾”。
讓基層干部多到群眾生產(chǎn)生活一線辦公,還需嚴格落實為基層減負的各項政策舉措,精簡會議、文件、報表,整合督導、檢查、接待,給基層干部騰出時間來、騰出精力來、騰出手腳來,推動基層干部把群眾的好事辦得更好、實事辦得更實。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