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匯報
2023-12-13 15:45進入12月,天氣愈加寒冷,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來勢洶洶。除了肺炎支原體外,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肺炎鏈球菌等感染也不容小覷。在眾多藥物中,止咳中成藥在兒童疾病的治療中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可面對琳瑯滿目的止咳中成藥,到底應該如何選,怎么選才對癥,也成了不少家長困惑的問題。
小兒生理特點及中成藥治療原則
中醫(yī)認為,小兒“三有余,四不足”,即陽常有余,陰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腎常不足。加之氣候干燥,病邪易犯肺,故冬季小兒易患呼吸系統(tǒng)疾病。
病邪入侵后,“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欲治咳嗽者,當宜治痰為先”。所以,在呼吸道感染時,“宣肅肺氣,化痰止咳”是挑選兒童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成藥的基本原則。但在疾病的不同階段,祛痰止咳有不同的方劑,需要辨證施治,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兒童肺部感染常見的幾種中醫(yī)證型
目前,兒童肺部感染常見的辨證分型為:風寒束肺、風熱襲肺、痰熱郁肺和痰濕蘊肺。不同證型需要辨證施治。
疾病早期:風寒束肺
在感染初期,小兒常有咳嗽咽癢,鼻塞流清涕。痰液色白清稀,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此時為風寒束肺證,治法宜疏風散寒,宣肺化痰。
中成藥可選擇通宣理肺顆粒,若痰液由色白清稀轉色黃者,即表寒里熱,中成藥可選擇麻芩止咳糖漿、小兒荊杏止咳顆粒等。
疾病進展期:風熱襲肺
在疾病進展期,小兒常有咳嗽咽痛,鼻塞濃稠或發(fā)熱之癥。痰液色黃質稀,舌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此時為風熱襲肺證,治法宜疏風清熱,宣肺化痰。
中成藥可選擇金振口服液、肺力咳合劑、安兒寧顆粒、清宣止咳顆粒、竹瀝顆粒等。
疾病高峰期:痰熱郁肺
在疾病高峰期,小兒常咳嗽明顯,或發(fā)熱氣急喘憋。痰液色黃粘稠,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此時為痰熱郁肺證,治法宜清熱泄肺,開郁滌痰。
中成藥可選擇小兒咳喘顆粒、小兒咳喘靈口服液、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等。
疾病恢復期:痰濕蘊肺
在疾病恢復期,小兒常伴咳嗽痰聲轆轆,胸悶納呆。痰液色白粘稠,舌淡紅苔白膩,脈滑。此時為痰濕蘊肺證,治法宜宣肺止咳,化濕祛痰。
中成藥可選擇小兒化痰止咳顆粒、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參苓白術顆粒等。
通過對照舌苔及痰液性狀,家長對孩子的疾病證型會有一個初步了解,有利于對癥選擇相應的止咳中成藥。但由于中醫(yī)講究一人一方,每位小朋友的證型可能有細微差別,如需個性化治療,可至醫(yī)院進一步就診,以不同的方劑加減,辨證施治,可達到更好的效果。
為了預防疾病感染進展成肺炎,家長應盡可能不要讓兒童接觸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防止被感染;可定期使用含氯消毒液或75%濃度酒精對玩具、門把手、水龍頭、桌面、臺面等經常觸碰的環(huán)境物體表面進行消毒;每日開窗通風,保證空氣的流通。
同時,生活中注意均衡飲食和適當鍛煉,保證新鮮蔬果和蛋白質的補充,增強身體免疫力和抵抗力。如果孩子有感冒樣癥狀超過3天不好轉,流涕、咳嗽、發(fā)熱等癥狀越來越重,尤其是出現(xiàn)高熱不退、咳黃膿痰、胸痛、呼吸急促等癥狀,應警惕肺炎的發(fā)生,盡快就醫(yī),及時進行相應的檢查和治療。
如果孩子出現(xiàn)安靜情況下呼吸明顯加快、口唇發(fā)紺、喂養(yǎng)困難、嗜睡、頻繁嘔吐等,即為重癥肺炎的表現(xiàn),應立即就醫(yī),切勿拖延。
(作者為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yī)院兒科醫(yī)生盧雙龍)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