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4-02-08 11:31每天早上5時,黃愛玉準(zhǔn)點來到源城農(nóng)貿(mào)市場,打開自家的店門,便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黃愛玉,廣東潮汕人,打工時與昭通人梁大哥結(jié)為伉儷,在廣東生活了10多年。3年前,因梁大哥家的老人病了,他們回到昭通,在源城農(nóng)貿(mào)市場租了一間店鋪賣水果、蔬菜。
“這兩天風(fēng)有些大,山藥是昨天取來的,被風(fēng)吹‘傷’了。就這幾根了,打算賣完就擺年貨。”黃愛玉微笑著與顧客交談。
“開店鋪,主要是為了照顧老人和小孩。大的孩子11歲,在市一小讀五年級;小的,才2歲。”黃愛玉說話時,特別熱情,再加上她家的水果、蔬菜都很新鮮,物美價廉,誠實守信,來買東西的人都是回頭客。
黃愛玉給顧客裝荸薺。
“剛來昭通的時候,很不適應(yīng)。尤其是冬天,太冷了。飲食口味也不一樣,廣東吃得清淡、偏本味,昭通麻的、辣的太多了。”黃愛玉說,“昭通最好的就是夏天,不像廣東,夏天沒有空調(diào)就很難熬。”提及廣東和昭通的區(qū)別,黃愛玉頗有感觸。
對于做買賣,黃愛玉有著自己的想法和堅持。“做實了,就是做好了。”這是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而這句話也在她門店絡(luò)繹不絕的顧客口中得到證實。“我和老伴去農(nóng)貿(mào)市場買了肉,
都會專門來她這里買些蔬菜、水果。”一位買菜的老大爺說。在接下來的半小時內(nèi),老大爺這樣的回頭客又來了幾個,他們對黃愛玉這樣的誠信商戶贊不絕口。
在廣東上班的時候,每月工資都是8000元以上,在這里開店做生意,利潤微薄,黃愛玉和梁大哥起早貪黑1個月能掙6000元,孩子的學(xué)費、家庭的生活開銷都源自于此,但夫妻倆都樂此不疲,開開心心地經(jīng)營著!
“進(jìn)入臘月后,各大商場、集市都人潮涌動,非常熱鬧,許多人都在忙著購買年貨。昭通人對過年吃的飲食是很講究的,人們會在臘月初十準(zhǔn)備好各種食材,將酥肉、丸子、豆腐果等全炸好,還會將雞蛋皮卷成薄餅,然后抹上肉泥,再放進(jìn)鍋中蒸熟,吃的時候口齒間既保留雞蛋味道,又含有肉泥的醇香味道,這道菜我比較喜歡吃。春節(jié)期間,昭通城鄉(xiāng)會變得異常熱鬧。我也會跟著愛人走親訪友、參加各種慶祝活動,一起歡度新年。”在黃愛玉滿臉的笑容中,昭通儼然成為了她的第二故鄉(xiāng)。
昭通日報記者:杜恩亮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