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wǎng)—科普中國
2024-02-13 16:26春節(jié)假期在家,零食吃到停不下來。但零食吃多了,容易引起口腔潰瘍、嗓子痛等“上火”癥狀。什么是“上火”?又該怎么預防?
一、什么是“上火”?
“上火”的概念來自于傳統(tǒng)中醫(yī)的身體和疾病觀。人們常常把眼睛紅腫、口舌生瘡、咽喉干痛、頭昏目脹、鼻腔熱烘、流鼻血、牙痛、便秘等癥狀,通稱為“上火”。
二、這些食物會“上火”?
1、橘子
很多人吃橘子后會出現(xiàn)嗓子發(fā)干發(fā)澀、甚至流鼻血等“上火”的癥狀,這實際上是橘子的高糖分所導致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一般成年人每天的水果攝入量是200~350g。換算下來也就是1~2個普通橘子,或10個中等個頭的砂糖橘。
2、堅果
有人吃完堅果后出現(xiàn)喉嚨痛、有異物感的情況,可能是過敏所致。如果每次吃完堅果,即使吃很少也會不舒服,那極可能出現(xiàn)了過敏,建議不要食用。堅果水分少,有的堅果在烹制過程里還會添加鹽、辣椒等調(diào)味品,如果一次食用過多,就很容易使咽部黏膜充血、淋巴濾泡增生,吞咽時產(chǎn)生異物感。
3、羊肉
羊肉性溫,食用可暖身御寒,但吃多了就容易上火。尤其是陰虛內(nèi)熱的人,過量食用羊肉容易出現(xiàn)口干、燥熱、失眠多夢等癥狀。
三、如何預防“上火”?
飲食得當。春節(jié)期間,建議優(yōu)先選擇具有降火功效的食物,如苦瓜、菠菜、西紅柿、蘋果等新鮮蔬果。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要少吃。
多喝水。水分得不到及時補充,身體內(nèi)的代謝反應自然會受到影響,提醒自己要多喝水。優(yōu)先喝白水,所有含糖飲料(包括甜的涼茶)盡量少喝。
少熬夜。過年期間,很多人會和親戚朋友打牌、打麻將、打游戲,通宵到天亮。休息不好,身體就更容易出現(xiàn)“上火”等問題。因此盡量讓自己休息好,能不熬夜就不要熬夜。
本文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健康所副研究員宋爽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