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日報
2024-07-24 08:0010年前,彝良縣龍海鎮(zhèn)龍海村蜂包山是一座長滿雜木野草的荒山,山上山腳人煙稀少,山高路險,溝壑縱橫,通信閉塞,村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如今這里大變樣,特別是在春夏時節(jié)草木萌發(fā),鳥語花香,蜂飛蝶舞,玫瑰、繡球花等五顏六色的花卉扮靚整個山頭,村民們正在基地里穿梭忙碌著管護花草樹木,構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鄉(xiāng)村畫卷。
談及這里的變化,大家就會提起彝良高山景觀設計綠化苗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彝良高山景觀公司”)負責人高紅云,是他帶領團隊讓這里的荒山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給這里帶來了勃勃生機,打破了鄉(xiāng)親們的傳統(tǒng)生活觀念。
有夢就去大膽追
高紅云是土生土長的彝良人,1992年高中畢業(yè)后,曾開過照相館,辦過竹筷加工廠,承建過公路。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公路沿邊需要綠化,經過一番權衡后,決定將自己的事業(yè)夢想轉到景觀綠化苗圃基地建設上。于是他帶著多年積攢下來的資金,與兩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經過到多地考察后,在龍海鎮(zhèn)龍海村田頭村民小組創(chuàng)辦苗木基地,于2014年成立了彝良縣鴻志義觀賞苗木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歷經3年的發(fā)展,苗木種植初見起色,高紅云發(fā)現(xiàn)走種苗賣樹這條路很狹窄,走起來也很艱辛。于是,他到四川、貴州以及省內昆明等地的苗圃基地去考察,學習別人的經營理念。2017年,高紅云大膽地邁出了景觀設計綠化第一步,成立了彝良高山景觀設計綠化苗木有限責任公司,以“綠我荒山、美我家園、富我家鄉(xiāng)”為宗旨,不斷壯大發(fā)展專業(yè)合作社,基地負責育苗和成品樹木的供應,公司負責承接園林景觀工程的設計、施工、管護,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種植戶”的經營模式種植觀賞苗木,發(fā)展高原特色農業(yè),變荒山為金山。
成功的背后都是辛酸和坎坷。高紅云在回憶起創(chuàng)業(yè)之路時感慨良多,他說那種艱苦,一般的人是無法堅持和承受的。初到蜂包山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座2000多畝的荒山,住的是附近村民的生產用房,還是租借的,蔬菜是自己種的,隨節(jié)令地里出產什么就吃什么,實在缺乏蔬菜、米面就吃方便面。由于基地所處海拔高,常年陰雨綿綿,汗水雨水混雜一身,蚊蟲叮咬更是常事,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對于他這種從小在縣城里長大的人來說,已經到了生活的極限。
為在逆境中堅守下來,高紅云為自己寫下勵志銘“守得住青山,耐得住寂寞。看得到希望,圓得了夢想。”這兩句話伴隨他走過了風雨十年,如今已成為公司的訓言。
科技育苗邁大步
2015年,高紅云引進了一批野生櫻桃種進行繁育,由于缺乏育苗技術,結果一年下來基本不發(fā)芽,看著辛辛苦苦種下的二十幾畝野生櫻桃變成了荒地,損失近8萬元,他傷心至極。痛定思痛,他決定通過學習走科技育苗之路。于是,他從網上、書店購買育苗、嫁接、園林設計等方面的書籍進行自學,到成都、昆明等地的苗木基地學習育苗、扦插、嫁接技術,只要聽說哪里舉辦樹木栽培、園林設計培訓,他都不會放過任何學習機會,總是積極報名參加。據高紅云講述,他先后參加過云南農業(yè)大學舉辦的科技人才培訓班、農業(yè)農村部在北京舉辦的合作社帶頭人能力提升研修班、西南園林園藝設計班等培訓。通過不斷學習,他很快就掌握了20多種景觀樹木的育苗、扦插和嫁接技術。
珙桐有“植物活化石”之稱,是國家8種一級重點保護植物中的珍品,當前珙桐樹苗全國供貨市場還基本上是空白。2015年3月,在云南省林科院的技術指導下,高紅云帶領自己的團隊,潛心研究、攻堅克難,打破技術壁壘,經過4年的探索、實踐,終于成功培育出15萬株珙桐樹苗,他建立的基地成為全國有名的珙桐繁育基地。10年來,基地已培育出珙桐、櫻花、梅花、桂花、玉蘭、海棠、紫薇、碧桃、羅漢松、瑪瑙紅櫻桃、大五星枇杷等綠化觀賞珍稀苗木和經濟林苗木30余個品種、1000余萬株,繡球花、月季花等花卉10余萬株。
苦心經營終成功
腳踏實地,誠信經營,這是村民對高紅云的一致評價。在決戰(zhàn)脫貧攻堅期間,高紅云積極響應彝良縣委、縣政府的號召,全力投入扶貧扶志工作,扶持391戶農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易地搬遷戶286戶)務工就業(yè),帶動貧困群眾自食其力奔小康。
特別是從2019年公司搬遷到發(fā)界安置區(qū)旁邊后,為方便群眾就業(yè),高紅云建立了微信群,盡量幫助搬遷群眾穩(wěn)崗就業(yè),每年有100多個搬遷群眾在公司上班。搬遷群眾周明秀介紹說,她隨時都在關注群里的動態(tài),只要群里通知需要人,她就立刻報名,上班時間自由,有事還能回家?guī)兔Γ诩议T口就可以有班上。搬遷群眾常國友是彝良高山景觀公司的一名老員工,他說在這里上班不限年齡,只要身體硬朗就行,像他這種年齡,一年還能掙著兩三萬元,感覺很知足。
高紅云還當選為昭通市第五屆人大代表、彝良縣工商聯(lián)副主席、彝良縣光彩事業(yè)促進會副會長等。多年來他熱心公益,積極參政議政,在抗洪搶險、捐資助學,扶貧濟困中發(fā)揮了積極帶頭作用。他打算帶領龍海鎮(zhèn)更多的村民種植觀賞苗木、花卉,實現(xiàn)共同致富。
10年來,彝良高山景觀公司以人為本、心系農民工,在沒有結到工程款的情況下,多方籌集資金,保證農民工每年能夠拿到工資回家過年,真正做到不拖欠農民工一分工資的承諾,10年來共發(fā)放農民工工資達1200余萬元。
經過10年的艱苦奮斗和不懈努力,高紅云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將昔日的荒山變成青山,將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建成綠化苗木、水果苗木、花卉、天麻、魔芋、中草藥培育種植樣板基地1200余畝,并成功完成林下套種天麻2.3萬余塘、魔芋50畝,黃精、半夏、芍藥等中藥材20畝。
如今,彝良高山景觀公司苗木基地占地3000余畝,擁有30多種200余萬株景觀苗木、花卉,是全市最大的苗圃基地。2018年,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授予彝良縣高山景觀苗木基地“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和“國家珙桐規(guī)模化繁育基地”榮譽稱號;高紅云被云南省科技廳表彰為“創(chuàng)業(yè)型科技特殊人才”。2022年,彝良高山景觀公司被推選為昭通市工商業(yè)聯(lián)合會、昭通市總商會第五屆執(zhí)委單位,昭通市光彩事業(yè)促進會第四屆理事單位。
通訊員:代唐仙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