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4-08-10 21:42在古老而神秘的東方,七夕節(jié)不僅是星辰與愛情的對話,更是現代人情感共鳴的橋梁。8月10日,綿綿細雨也擋不住新人們對浪漫的追求。“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愛在七彩云嶺·昭通印象篇”七夕集體婚禮浪漫啟幕,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溫馨而動人的色彩。
細雨瀝瀝,澆不滅真情似火,微風習習,吹不走甜情蜜意。
活動現場,伴隨著悠揚的音樂,33位新娘身著白色嫁衣緩緩步入婚禮現場,新郎牽上新娘的手,鄭重表白并許下相伴一生的諾言。“七夕集體婚禮”正式開始。
在這場特別的婚禮中,一對特殊的嘉賓——李建秀與馬珍榮夫婦,以他們56年的金婚故事,為這場浪漫盛宴增添了更多的溫馨與感動。
李建秀與馬珍榮,兩位均已83歲的老人,自1968年結婚以來,他們經歷了分居兩地的艱辛,也享受了相聚的甜蜜。在風雨同舟的日子里,他們相互扶持,共同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歲月長河。今天,他們站在這里,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年輕一代傳遞著愛的力量與堅持。
“我們在生活中相互扶持,在工作中相互鼓勵,在困難中相互分擔,在快樂中彼此分享,共同孕育著屬于自己的小家。”李建秀在分享婚姻經營時說道。
青絲變白發(fā),曾經年少的夫妻現在老來的伴,風雨同舟半個世紀,他們用自己的經歷為年輕人樹立婚姻的榜樣。歲月在他們臉上留下了痕跡,同時也沉淀了幸福。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但對他們而言,愛情并沒有因為歲月的流逝而褪色,反而更加醇厚。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真正的愛情是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歷久彌新。在這樣一個充滿愛的節(jié)日里,他們不僅是對新人的祝福者,更是愛情的見證者與傳承者。
唐福標和張夢蕎:雙向奔赴的愛情
參與集體婚禮的其中一對新人,他們長期處于異地,卻依然堅定地共牽手奔赴同一個美好未來。
男生名叫唐福標,來自大關,女生名叫張夢蕎,來自威信。兩人最初相識是同學介紹,緣分,妙不可言!兩人很快就認定了彼此。戀愛不久后,張夢蕎專升本成功,去往了昆明讀書,兩人就開始了長久的異地,雖然每天都有打電話、發(fā)微信,但異地的距離還是讓兩人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爭吵。
事后冷靜下來的兩人首先還是反思自我,唐福標也會迅速地坐車來到張夢蕎的城市見面。一路顛顛簸簸走過了校園時期,原以為可以結束異地,但兩人畢業(yè)后的工作又是在不同的地方工作。
在此期間,兩人也曾因為各種各樣的小矛盾分分合合,但始終心里放不下對方。異地的問題也在長時間的交流中被兩人轉化為關系的緩和劑,每一次的見面奔赴都很珍惜來之不易的相處,把最好的情緒留給彼此。
張夢蕎是一個性格非常直率的人,決定進入婚姻是唐福標最先提出的,冷靜思考后還是覺得這么多年依然是這個人,依然是他讓自己牽掛,想要給彼此一份歸屬和一個家。
兩人始終專注彼此的感情和陪伴,認為酒席是辦給別人看的,領證是感情中最神圣的時刻,它更多的是意味著兩人肩上多了一份對彼此和家庭的責任。正如結婚誓詞那樣“上孝父母,下教子女,無論貧窮富貴、疾病健康,不離不棄”。
對于婚后的生活,兩人都認同最重要的是對彼此的包容和理解,努力讓自己情緒不要太放大,更多地關心對方,共同建立一個家的港灣。兩人也希望在此后能夠盡力結束異地,有更多面對面相處的時光。
徐聲偉和楊熊燕: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人群中,前來參加集體婚禮的新娘楊熊燕身著白裙、頭戴白紗、手捧鮮花,與愛人徐聲偉正聊個不停。楊熊燕與徐聲偉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對于他們來說,今年的七夕是個浪漫而又特別的日子。
徐聲偉:“我和楊熊燕相識于2023年,當時我們是同事,在相處過程中覺得聊得來,慢慢地我們發(fā)現彼此非常契合,就在一起了。在我眼里,楊熊燕有太多優(yōu)秀、值得贊美的地方,我們是雙向奔赴的愛情,能娶到這么溫柔、體貼、解人意的老婆,覺得自己非常幸運。今天參加集體婚禮,我很開心、很激動也很興奮,也多了一份責任,很有紀念意義。”
楊熊燕說,我們的愛情很平凡,一路走來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但徐聲偉浪漫、細心,是一個暖心的伴侶。在一年多的相處中,我們學會了互相尊重,學會了理解和包容。今天領證結婚只是第一步,今后我們也會面對許多困難,但認定了彼此是那個對的人,就會一起同甘共苦,過好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期待我們能夠一如既往,相互理解和包容,幸福長久地走下去。
金陽與劉鵬:真誠相待 用心相處
兩年前的一個偶然機會,金陽與劉鵬在朋友的引薦下相識。
那天,他們在臺球桌旁第一次見面,劉鵬記得金陽打臺球時手足無措的樣子,而金陽則覺得劉鵬是個“挺好的人”。就這樣,兩人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開始了他們的故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從朋友變成了戀人。劉鵬回憶道:“她要求還挺高的,但我很幸運,正好符合她的要求。”這句話背后是無數次默契地配合和深入地了解。金陽對生活品質有著自己的追求,而劉鵬恰好能夠理解并支持她的想法。他們的愛情故事,或許沒有跌宕起伏,卻有著細水長流的溫柔和堅持。
今天,他們參加了七夕節(jié)的集體婚禮。在諸多親友的見證下,他們許下了對未來的承諾。他們希望共同建立一個溫馨的家庭,工作之余能夠共同生活,探索世界。對于他們來說,生活的美好在于日常的點滴積累,而非偶爾的華麗場面。他們的愛情故事,讓人感受到簡單的生活中蘊含的深刻情感。他們用最樸實的方式,詮釋了當代年輕人對于愛情和婚姻的理解:不需要刻意的安排和復雜的情節(jié),只需真誠相待,用心相處,就能攜手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
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我們也送上最誠摯的祝福,愿他們的愛情如他們所愿,簡單而長久,溫和而堅定。
王文勇和周娜:始于心動 終于白首
在這次充滿愛意與浪漫的活動中,王文勇和周娜這對新人格外引人注目,王文勇比較靦腆內向,采訪中難掩對周娜的喜愛與贊美。他說:“我老婆既溫柔善良,又大方可愛。”少言寡語的王文勇踏實可靠的人,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流露出對周娜深深的愛意。
談及感情的點滴積累,周娜分享了她對王文勇的深刻印象。她微笑著說道:“他尊重我的每一個選擇,我覺得他就是那種典型的大暖男,給人十足的安全感。”她的言語中充滿了對愛人的感激與欣賞。
當被問及此次婚禮的感受時,二人都表現得異常興奮。他們表示,這場婚禮讓他們體驗到了不同凡響的熱鬧與莊重。集體婚禮的隆重儀式感,中式婚禮的磅礴大氣與西式婚禮的典雅高貴,都讓他們深深為之陶醉。他們還特別感謝了婚禮的主辦方昭通市民政局,為他們提供了美麗的婚紗禮服、精致的餐飲以及夢幻的婚禮場地。在七夕這個如此有意義的日子里,他們得以享受這樣一場別開生面的婚禮。
魯策與劉璐:往后余生 “七”待是你 “夕”望是你
“領了證,就能穿上婚紗,想都沒有想過,結婚節(jié)奏會那么快……”活動現場,新郎魯策正牽著新娘劉璐的手,在排隊登記,臉上充滿了無限的幸福。
魯策今年32歲,劉璐今年26歲,均來自昭陽區(qū)。兩年前,劉璐作為一名昭通市驊成制藥有限公司剛入職的新員工,在工作中,魯策對他關心有愛,十分照顧,關愛有加。在工作中由“師傅之情”,逐漸產生了愛慕之意,自然而然地就彼此默認了對方。
“人品挺好,三觀挺正,選擇了他應該是沒錯的。”這是劉璐對魯策的肯定。劉璐說:“相愛好幾年,往年都是平平淡淡的吃飯,看電影,今年的七夕,格外有意義,能參加這樣的活動,浪漫無比,快樂無限,還領了結婚證,這將是人生中最有意義的節(jié)日了。”
蒙蒙細雨之中,魯策緊緊牽著劉璐的手,生怕雨水打濕了妻子劉璐的衣服。魯策鏗鏘有力地說:“確定了,就是一輩子的認可, 往后余生‘七’待是你,‘夕’望是你。”
在充滿愛與誓言的浪漫氛圍中,魯策與劉璐眼神互視,堅定不移,愛意永存……
凌家興與李廷粉:你保家衛(wèi)國 我為你守家
在昭通學院相識的凌家興與李廷粉,兩人是大學同學,如今已升華為深厚的愛情與堅定的婚姻承諾。
作為一名軍人的凌家興,肩負著保家衛(wèi)國的重任,而李廷粉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yè)選擇了照顧家庭。她說:“我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支持老公的事業(yè),同時也實現自己當老師的夢想。”
李廷粉說:“他保家衛(wèi)國,我教書育人,我們兵分兩路各自忙碌卻又相互奔赴。”她還透露了一個甜蜜的小秘密:“我第一眼看上家興,就覺得他是個很陽光的人,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人。這么多年來,他一直都沒有變,始終是我心中的那個他。”
談及未來的生活,凌家興表示:“我期待和妻子共同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無論面對什么困難,我們都會攜手共度,相互扶持。”
而對于婚姻生活的期待,李廷粉說:“我希望我們能夠一直保持這份深厚的愛情,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同時,我也期待我們能夠一起成長,共同實現我們的夢想。”
隨著最后一張合影的定格,集體婚禮落下帷幕。幸福的笑容、感動的淚水交匯在一起,構成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在這里,愛情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昭通印象篇的七夕集體婚禮,不僅是一場浪漫的婚禮盛宴,更是一次關于愛情、關于家庭、關于責任與擔當的深刻教育。
據了解,七夕節(jié)當天,昭通市11個縣(市、區(qū))婚姻登記機關照常開展結婚登記服務,共辦理結婚登記158對;共舉辦集體婚禮10場,166對新人參加。
讓我們共同期待,在未來的日子里,有更多這樣的愛情故事在昭通這片熱土上綻放光彩!
昭通市融媒中心記者:莫? 娟? 聶孝美? 實習記者:馬 麗? 王韻綾? 實習生:沈開艷? 錢應鳳? 譚琦? 鎖 維 宛世杰? 文/圖/視頻
校對:胡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