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日報
2024-09-24 16:24從教27年來,威信縣舊城中學高級教師魏勛友嘴邊總是掛著兩句話,一句是“教師這個職業(yè)是個‘良心’職業(yè)”,一句是“舍不得、放不下”。因為這份牽掛與堅守,課堂上,他是學生們喜歡的好老師;課后,他是孩子們樂于傾訴的好朋友。
用執(zhí)著述說教師的職責
1997年6月,魏勛友從云南廣播電視大學數學系畢業(yè),同年8月份被分配到舊城鎮(zhèn)中學任教。為了讓學生們上課不覺得枯燥、乏味,他把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了“以愛激趣、以趣促學”的教學風格。比如,講百分數,他就把商場打折的例子融入進去;講循環(huán)小數,孩子們可能對定義沒有概念,他就把它形象地化為有顏色的小彩旗間接呈現(xiàn)……
魏勛友既是學生們眼中有耐心的老師,又是孩子們貼心的“大朋友”。小剛(化名)是魏勛友教過的一個很特別的學生。小剛的父親、伯父、叔父都相繼去世,媽媽再婚,他是家里的獨苗,更是爺爺“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寶貝”,在家“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每個假期,爺爺都要把小剛叫回老家去。開學時,小剛都是滿載而歸。小剛有3部手機,他整天沉溺在手機游戲中,性格變得暴躁,很難溝通。小剛的媽媽每次給魏勛友打電話,都哭得稀里嘩啦:“小剛從小就聽你的話,你叫站著他就不會坐著。我在外地打工,管不到他,請你多費心管教一下。”任務很艱巨,為了小剛,魏勛友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找他聊天,耐心地與他交心談心。在魏勛友鍥而不舍的努力下,小剛的學習態(tài)度最終有了改變。
魏勛友給學生們講解數學題。
“放不下,根本放不下。”問他為何竭力幫助小剛,魏勛友說,“站在小剛家長的角度,他們已經把我當作整個家庭的救命稻草,你說我怎么能放得下?對我來說,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如果真的能夠把他拉回正軌,我感覺比培養(yǎng)10個優(yōu)秀學生還有成就感。”十一二歲的孩子已有逆反心理,越訓斥他,效果可能越適得其反,倒不如跟他們交朋友,讓孩子們先喜歡你的人,然后自然而然就喜歡聽你的話。教優(yōu)秀學生,每位老師都有能力,但要把優(yōu)秀學生教得再上一層樓,這就更考驗老師的能力了。如果能夠將誤入歧途的學生拉回正道,讓其轉變成一個好學生,就需要極大的智慧和勇氣。
“27年了,你怎么還能保持著這樣的情懷?”有同事問魏勛友。
“因為我舍不得、放不下。作為教師,應該轉變觀念,從那種高高在上的教師轉變成為為學生服務的教師。他們需要什么樣的教師,我們就要盡量往那個方向努力。因為,只有秉持教育初心,才能用愛心啟迪每個孩子的心靈,做好這份‘良心’職業(yè)。”魏勛友說。
做年輕教師的指路人
魏勛友擅長引領年輕教師鉆研教學,樂于與年輕教師交流教育管理經驗和教學方法技巧,并隨時走進他們的課堂,觀課、議課,傾聽他們的心聲,毫無保留地分享教學心得。在他的幫助與指導下,很多年輕教師已成長為學校骨干。教學之余,他不斷總結和反思,撰寫經驗文章,其中《家訪,一條溫暖靈魂的育人之路》《寓情于景,寓教于樂》《關于月考質量分析的三個層次》《給農村年輕班主任的五條建議》《2013年中考復習指導意見》《淺談新課標下數學有效導入》《理清思路 增強自信 贏在中考》等10余篇文章登載于《昭通教育》《威信教育》上,在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用奉獻書寫無悔的青春
在教學中,魏勛友與同事誠信交往、愉快合作,每當同事遇到困難,他都會主動幫助。27年來,他用優(yōu)良的品德贏得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
27年里,魏勛友用耕耘收獲著成功,用行動兌現(xiàn)著承諾,用執(zhí)著述說著人民教師的職責所在。2007年、2010年、2013年,魏勛友被評為舊城鎮(zhèn)“優(yōu)秀教師”;2012年,被評為威信縣“優(yōu)秀教師”;2022年,被評為昭通市教育工作成績突出個人;2023年9月,被評為威信縣“骨干教師”;2024年8月,被推薦為“云南省鄉(xiāng)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優(yōu)秀教師”。
問及今后的打算,魏勛友說:“今后,我將繼續(xù)堅守在這片土地上,積累經驗,不斷前行,用我的余生為鄉(xiāng)村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讓舊城鎮(zhèn)的教育之花越開越旺。”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昭通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杜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