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昆明五華發(fā)布
2024-10-28 15:14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考察云南時指出:云南有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動人故事。其中,“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依托昆明市五華區(qū)長春小學創(chuàng)辦的“我的同學是聶耳”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項目在五華區(qū)的落地開花,這一卓具五華區(qū)紅色文化區(qū)特色的項目將國歌精神、聶耳精神帶領走出五華、走出昆明、走出云南,通過多形式的理論宣講志愿服務活動,讓更多的人攜手共同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在云南省第三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上,五華區(qū)《我的同學是聶耳——理論政策宣講志愿服務項目》摘獲金獎,也因此促成了長春小學與石家莊市智匯小學交往、交流、交融的緣分,讓聶耳與田漢的革命友誼因志愿服務的契機而相聚,傳承信仰之光、點燃理想之火、厚植愛國之情。
繼五華區(qū)跨越2000公里,讓昆明的聶耳在石家莊與田漢安娥“再”為國而歌后,10月25日,石家莊市智匯小學和綠都小學一行回訪昆明市五華區(qū)長春小學并進行交流。本次活動以“紅色故事鑄魂交流行 兩地童心厚植愛國情”為主題,旨在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持續(xù)推動《義勇軍進行曲》曲作者聶耳家鄉(xiāng)昆明市與詞作者田漢家鄉(xiāng)石家莊市的兩地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把國歌精神經(jīng)紅色文化交流而彰顯的價值追求和光榮使命深植于心,推進青少年紅色文化交流交融工作,增強學生們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此次活動也是“我的同學是聶耳”志愿服務項目的一次重要延續(xù)和推進。
活動伊始,來賓們首先參觀了長春小學的校園文化,包括聶耳的成長之路、小聶耳小提琴樂團表演、小聶耳學堂觀看沉浸式戲劇《學堂樂歌》、小聶耳民樂打擊樂展示等環(huán)節(jié),深入了解了聶耳的生平事跡和愛國情懷。
活動授旗儀式上,遠道而來的石家莊師生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長春小學校長表示,將持續(xù)有力推進“我的同學是聶耳”志愿服務項目,讓更多的人了解聶耳和國歌的故事。石家莊市智匯小學校長對長春小學紅色文化建設予以充分的贊賞,并表示今后希望與長春小學多開展兩地交流。
隨后,石家莊智匯小學趙佗中隊輔導員向長春小學中隊輔導員授予了“趙佗”中隊旗,象征著兩地學校之間的深厚友誼和共同傳承紅色文化的決心,雙方學校現(xiàn)場進行了師生自制禮物交換。此外,長春小學和石家莊市綠都小學簽訂了合作共建條款,繼長春小學和石家莊市智匯小學共建后,希望和聶耳母校長春小學進一步加深彼此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活動尾聲,長春小學的小聶耳合唱團為來賓們帶來了歌曲《幸福的模樣》,精彩的表演將現(xiàn)場氣氛推向高潮。此次活動不僅展示了長春小學在紅色文化傳承方面的豐碩成果,也為兩地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我的同學是聶耳”志愿服務項目自開展以來,已取得顯著的成效。項目以“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傳國歌精神,承復興大任”為宗旨,依托小聶耳宣講團、小聶耳戲劇社、小聶耳民樂團、小聶耳小提琴樂團、小聶耳書畫院、小聶耳舞蹈隊等志愿服務社團,通過理論宣講、沉浸式表演、演奏、書畫、舞蹈等多種形式共同講述聶耳和國歌的故事,弘揚志愿服務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項目自2021年3月開展至今,共組織區(qū)內外大、中、小學生、老師、家長、公共戶單位、街道社區(qū)的群眾志愿者2000余人次開展服務100余次,線下每周開展服務2-3次,服務總時長達2萬多小時,受益群眾達3萬余人。未來,長春小學將繼續(xù)推進該項目,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為傳承紅色文化、培育時代新人作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昆明五華發(fā)布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