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4-12-24 10:20編者按:在第七屆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挑戰(zhàn)賽全國總決賽中,昭通學子表現(xiàn)出色,共斬獲2銀1銅的優(yōu)異成績。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挑戰(zhàn)賽是教育部《2022—2025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中位居首位的“白名單”賽事。記者采訪了3名獲獎學子的成長故事,折射出我市在提升青少年綜合科學素質(zhì)、增強科學興趣、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工作成效。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以其卓越的科研教學能力著稱,我的夢想就是考入這所學府,畢業(yè)后成為一名工程師,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力量。”在昭通市實驗中學溫馨的“教師書吧”,初三年級320班的張藝騰同學堅定地告訴記者。雖然張藝騰只是一名初三學生,但對自己的未來已經(jīng)有了一個清晰的規(guī)劃。
張藝騰內(nèi)心的科技夢想的種子在他很小的時候就種下了。他有一個教授信息技術課程的母親和一個動手能力極強的父親,從小,他就喜歡和父親討論各種機械的工作原理,還試著拼裝機器人。
因為對機械設計有著濃厚的興趣,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張藝騰加入了昭通市實驗小學的科技興趣班,系統(tǒng)地學習了搭建機器人和根據(jù)特定目標編寫程序等技能。他清晰地記得,臨近六年級畢業(yè)時,上編程課的老師要求學生自行設計一個機器人,并設定程序讓機器人完成指定任務。張藝騰按照自己的設想,搭建了一個具備搬運和分揀功能的機器人,還成功地設定程序讓機器人將物品運送到指定地點。他的作品不僅獲得了老師的高度認可,還為他贏得了榮譽,這給了他極大的信心和鼓舞。
進入市實驗中學就讀后,張藝騰的媽媽從學校的微信公眾號上得知學校組建了科技社團,便帶著張藝騰找到了指導教師覃曉藝,說明情況之后,張藝騰成為科技社團的一員。
“張藝騰的動手能力非常強,在機器人、無人機等領域的表現(xiàn)都很出色。他思維敏捷,能夠迅速調(diào)整方案,確保目標得以實現(xiàn)。”覃曉藝對張藝騰贊不絕口。
覃曉藝畢業(yè)于哈爾濱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自2018年昭通市實驗中學組建科技社團以來,她一直與其他幾位老師一同負責機器人社團和編程社團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工作。
“學校根據(jù)教育部公布的競賽‘白名單’上的賽事規(guī)程進行培訓,每周都會開展輔導。對于那些進入市賽、省賽甚至國賽的學生,我們會安排他們在課外時間進行集訓。”覃曉藝介紹道。
在覃曉藝的悉心指導下,張藝騰加入社團僅3個月就參加了市賽,并于次年成功晉級省賽。迄今為止,張藝騰已經(jīng)獲得了7個國家級獎項、9個省級獎項和11個市級獎項。
在剛結束不久的第七屆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挑戰(zhàn)賽全國總決賽中,張藝騰獲得初中組機器人工程設計專項賽銀獎,頒獎單位為中國少年兒童發(fā)展服務中心,證書上印有“教育部批準文號”等字樣。
據(jù)悉,第七屆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挑戰(zhàn)賽自2024年4月啟動以來,共有來自全國31個省(區(qū)、市)和港澳地區(qū)的12.7萬余名青少年報名參加,通過選拔,最終有近7000名青少年入圍總決賽。總決賽的得分為任務分和剩余時間分之和,剩余時間分需要機器人完成全部任務才可獲得。初中組合計10個任務,滿分為720分,最終,張藝騰成功地完成所有任務,加上剩余時間分,合計得分778.78分,獲得銀獎。
昭通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劉靜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