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5-01-16 13:01我一直堅信,能夠支撐一個人把一件事做到底的,一定是心中的那份熱愛。
坎坎坷坷走了這么多年,我在全國各地近百家報刊發(fā)表了幾百萬字的文章,并且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集;從30多年前的一個放牛娃成長為部隊的一名新聞干事;又從部隊的一名新聞干事成長為一名市融媒體中心的記者,不得不承認(rèn),是寫作改變了我的命運。
為我寫作賦能的,就是這份“熱愛”。2000年,在部隊干了10年新聞工作后,我靠著發(fā)表的文章,“敲”開了昭通日報社的大門,成為一名記者并一直做到現(xiàn)在。有時候靜下心來細(xì)想一下,這30多年來我究竟干了什么?其實,說到底,就干了一件事——“跑新聞”。而今回頭望去,歲月沉淀下來的,除了一大摞文字累積起來的“作品剪貼本”和獲獎證書外,我再無他獲。也許,這些東西在今天這個現(xiàn)實的社會根本不值一談,但我知道,能夠擁有駕馭文字的能力,并為這個世界留下點什么,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想要有多大的收獲就要有多大的付出。從事新聞工作多年來,我采寫的新聞作品有230多篇獲得國家級、省級新聞獎,先后公開出版了3部新聞作品專著、3部散文集,和同事合著了一部長篇報告文學(xué)。所有這一切,就是讓我最值得驕傲的資本。
我們常常羨慕別人擁有某一種天賦或才能,其實,所有的駕輕就熟,都需要日復(fù)一日的打磨和精進(jìn)。最近幾年來,我?guī)缀趺磕甓寄軌蜻~上一個新臺階:2017年,破格晉升為高級記者;2018年,入選云南省“萬人計劃”文化名家;2019年,成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20年,成立以我個人命名的名家工作室;2022年,入選第四批昭通市委聯(lián)系專家;2024年初,獲得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頒發(fā)的從事新聞工作30年榮譽(yù)證書和證章;第25個記者節(jié),被評為第四屆云南省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
有人說,新聞是“易碎品”,篇篇稿子,張張報紙,順著歷史的河道汩汩而去,似乎一眼溜過,便成了廢紙。但我不這樣認(rèn)為,我覺得瞬間與永恒是辯證的統(tǒng)一。方寸之地容天涯,無數(shù)個一剎那凝成了歷史。如果說文藝作品是作家人生的大縮寫,那么新聞稿件就是記者心靈的辯證史。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認(rèn)知和理解,我才心甘情愿地為這份新聞事業(yè)付出。
我知道,向上走的路,從來就不舒服。在進(jìn)和退之間,有時并沒有中間選項。有很多事,干著干著就放棄了。但也有一些事,干著干著就干成了。一個人能否達(dá)成自己的目標(biāo)、能否有全新的突破,關(guān)鍵就在于他心中是否懷有那種持久不變的“熱愛”。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新聞如此,人生亦如此。
作者:劉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