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5-03-11 19:22孩子都會犯錯。如果孩子犯了錯,大人不及時指出并給予恰如其分的批評,那么孩子所犯的錯誤不僅可能重演,有時還會加劇,甚至造成嚴重的后果。明智的家長應該用好批評這個武器,有效制止、盡力防止孩子錯誤蔓延,助其健康成長。
不宜當眾進行,得照顧情面。當眾批評孩子,會有損孩子臉面、有傷孩子自尊,對其改正錯誤將產(chǎn)生消極作用。孩子犯了錯誤,做家長的批評時,最好選擇沒有其他人在場。須知,呵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時比簡單的批評和乏味的指責更能激發(fā)孩子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
不宜延遲進行,應把握時機。批評孩子,很有必要選準時機,芝麻綠豆大的事沒必要小題大做嚴厲批評,也不宜事過境遷才進行“馬后炮”式的批評,而應當在孩子犯錯的當時、當?shù)鼗蚴潞鬀]過多久就給予有效的提醒、警示或批評。有時應當“趁熱打鐵”,有時可以“話冷了說得”,但不能延遲得太久,拖久了效力就會消減。批評時,很有必要透徹地分析其所犯錯誤的危害性、危險性,讓孩子感覺后怕,這樣,孩子改正錯誤的自覺性便會增強,決心也會增大。
不宜過度進行,要注意分寸。孩子犯錯不批評不行,批評過度也不行,得掌握好度。這個度包括批評的方式、語言的輕重、時間的長短、場合的選擇等。一般情況下,能用語言解決問題的就不要用體罰,尤其是拳打腳踢式的教育方式應盡可能不用。響鼓不用重槌敲,對犯錯少、悟性高、自覺性強的孩子,有時一個眼神、一個表情都能達到良好的批評效果。那種“棍棒伺候”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應慎用、少用,最好不用。
不宜經(jīng)常進行,須防止疲勞。對孩子,與其經(jīng)常批評,不如擇時激勵。與其經(jīng)常批評孩子不如讓其在掌聲中前行。正確的做法是,在孩子身上尋找優(yōu)點和長處并擇機贊揚和激勵,以調(diào)動孩子的激情與動力。待孩子以飽滿的激情和充足的動力奮力前行時,再以提出希望或鼓勵的方式,提出應該改進的地方和需要彌補的差距與不足,這樣孩子不僅容易接受,還會更自覺、主動、積極地向好的方向轉化、努力、奮進。
作者:賴春明
一審:譚澤濤
一校:賴春明
二審:聶學虎
二校:馬鵬
三審:陳允琪
三校:周燕
終審:馬燕
監(jiān)制:羅旭
總監(jiān)制:武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