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5-03-29 22:30在她的課堂上,經(jīng)常可見學生走動,表面上看是課堂紀律不嚴肅,實則是她經(jīng)常變換新奇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課堂充滿興趣。她也因此被同事們稱為“膽大教師”。
這位“膽大教師”叫孫繼露,如今是昭陽區(qū)第五小學的一名數(shù)學老師和心理學老師,也是云南省省級中小學骨干教師、昭陽區(qū)學科帶頭人、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昭陽名師、昭通市首屆“鯤鵬計劃”人選。
“膽大教師”之所以膽大,源于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和獨到的教育智慧,她的課堂寓教于樂、氣氛活躍,教學方法靈活,教學過程游刃有余,讓學生們在身心愉悅的氛圍中汲取知識與智慧。她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了如指掌,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育人育魂。
“老師你好,請把我的孩子管嚴一點,不要讓他上課時自由走動。”孫繼露今年任教一年級的數(shù)學,她并未聽取家長的建議,而是自有主見,繼續(xù)讓學生自由走動。
“為了讓課堂生動有趣,符合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我一直向書本及同事學習。”孫繼露說,剛畢業(yè)時,自己在樂居鄉(xiāng)秦家院小學任教。那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當時學校教學資源緊缺,教學輔助工具比較少,她就自己買了一些教學輔助書籍,并借鑒優(yōu)秀名師的教學經(jīng)驗,不斷促進自身的成長與發(fā)展。為了提高教學能力,讓學生在40分鐘的課堂上學有所獲,剛參加工作的她總是拎著小板凳穿梭于各年級各班教室,聆聽學校里其他教師的課,才3個星期就把全校老師的課都聽了一遍。由于經(jīng)常深入課堂“泡課”,孫繼露汲取了不少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此外,她還每天晚上閱讀教育理論書籍和期刊,讓自己的教學工作迅速走上正軌。
“膽大教師”曾經(jīng)也是個膽小的人。孫繼露于1993年參加工作,1994年樂居鄉(xiāng)就實行“三制改革”。在這樣的形勢背景下,對于剛參加工作的她來說是極害怕被淘汰的。所以,她暗暗地給自己定下目標:鉆研課堂教學,尋找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班級的學科成績至少排名全鄉(xiāng)同年級前5。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她所任教的二年級語文期末統(tǒng)測平均分提高了21.8分,排名全鄉(xiāng)第4,這讓她倍感欣慰,覺得很有成就感。
后來,孫繼露被聘為昭陽區(qū)第四小學教師。面對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的差異,她及時調整心態(tài)和教學方法,迅速適應了新環(huán)境。在教學中,她大膽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比如任教一年級語文時,她會在漂亮的卡片上寫出每課易錯、易混淆的生僻字,有的一個字寫多張,給學生領玩“生字寶寶回家”活動。她告訴學生只要掌握了生字的結構、拼音、筆畫、筆順、字義,并且能組詞、擴句,便可以領走“生字寶寶”自創(chuàng)字卡回家,積攢5—10張字卡后就能兌換獎狀。這樣新穎有趣的游戲激發(fā)了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
在看圖寫話和單元習作練習中,孫繼露讓學生自己先寫,寫一行空兩行,然后在第二天的課堂上,組成4人學習小組相互閱讀、點評。空行的地方,讓其他同學來做標注,勾畫寫得好的句子、詞語,糾正不足之處。每個同學都要看小組其他3人的,閱讀批注完后,小組內推薦出一篇最優(yōu)作業(yè),在全班進行交流。最后,學生根據(jù)他人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修改后,再次謄抄交給老師批閱,既高效又省時。與此同時,孫繼露采用課外閱讀滲入課堂的方式,每天拿出5分鐘讓4名學生展示閱讀風采,全班輪流,閱讀內容自選。通過這種方法,有一個平時說話語速較慢、有點口吃的同學,在期末學期最后展示時,竟然流暢地背誦了《滿江紅》,教室里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在教學中,孫繼露緊跟課改和教改浪潮,探索“結對幫扶”的學習模式,讓孩子們人人當老師。她讓學生們準備一個集題本,每天寫一道不會的題在上面,然后找自己結對、喜愛、崇拜的“小老師”指導解答,弄懂題目后,“小老師”出一道類似的題進行檢測,全班全員參與,兩周評選一次最佳優(yōu)秀負責“小老師”和“優(yōu)秀學員”。久而久之,這種方法不僅提升了孩子們的溝通交流能力,還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自信心,增強了責任心。此外,孫繼露還在午休時間給孩子們講《湯普森心理童話故事》,讓孩子們聽著有趣的故事入睡。
對于學生在課堂上自由走動的現(xiàn)象,孫繼露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發(fā)現(xiàn)走動的學生大多有焦慮情緒,如果用教師威嚴壓制學生坐下,他反而會更加煩躁,不如讓學生走動一下,他會舒服一點,之后更愿意自己坐下聽課,這是孫繼露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到的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后來她與家長溝通時,家長也意識到了是自己的焦慮情緒影響了孩子,開始調整整個家庭的氛圍。
孫繼露說,作為一線教師,更多的是與學生和家長打交道,而與他們溝通,最重要的就是能換位思考,用心、用愛、用情去理解和支持他們。學習心理學是個好方法,不僅能了解學生和家長的心理活動,知道其感受、情緒、需求,還能豐富知識、拓寬眼界,更好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
記者:阮孝芝? ? 文/圖
一審:蘇? ? 燕? ?一校:阮孝芝? 二審:王朝飛
二校:胡遠松? ?三審:陳允琪? 三校: 楊? ?杰
終審:馬? ? 燕? 監(jiān)制: 羅? ?旭? 總監(jiān)制:武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