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5-04-11 09:53人勤春來早。眼下正是育苗的好時節(jié),永善縣茂林鎮(zhèn)組織群眾搶抓農時,積極開展中藥材、冷涼蔬菜育苗工作。筆者走進甘杉村育苗基地,育苗大棚內暖意融融,綠意盎然,一株株嫩綠的幼苗悄然破土。
甘杉村育苗基地是茂林鎮(zhèn)為解決群眾種植中藥材、冷涼蔬菜的種苗供應難題而建的,配套有機耕道,安裝了調溫器、噴灌吊裝設施和節(jié)水管道,采取地面分盤獨立分株定植方式育苗,實現(xiàn)了控溫控濕灌溉水肥一體化智能管理。
“一天能掙100元,離家近,不耽誤照顧老人和小孩,在家門口上班挺好的。”甘杉村龍門寨的居民羅碧鳳是地地道道的莊稼人,干活利落,育苗基地開始育苗的第一天她便在里面務工。
“這80萬株當歸苗4月中旬即可移栽,現(xiàn)在正處于間苗期,每天有20名工人干活。在育苗高峰期,我們這里每天需要上百名工人干活。”成功簽約入駐育苗基地的永善鑫華種植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王從金說。
苗好七分收,育苗是關鍵。在育苗基地左側的育苗大棚內,一排排牛心甘藍幼苗整齊排列,工人們忙著間苗。牛心甘藍幼苗破土后的一周是生長的關鍵階段,王從金正叮囑工人早晚測溫、定時通風,注意防止真菌、細菌引起的病害,保障幼苗品質。
“以前灌溉1個棚至少要花2個小時,現(xiàn)在用自動噴滴灌水肥一體化裝置,只需打開閘閥,棚內的吊噴裝置便迅速啟動,短短幾秒,就能均勻地為幼苗灑水施肥,每一株幼苗都能及時獲得水分和營養(yǎng)” 。大棚內各種新技術、智能化裝置紛紛“上崗”,科技感十足 。
為守住老百姓的“錢袋子”,2024年,茂林鎮(zhèn)爭取中央銜接資金1223.2萬元,實施“菜籃子”工程,新建產業(yè)路28.8公里,打造千畝集中連片示范基地5個,培育百畝以上種植大戶52戶,建設智慧育苗大棚9210平方米,配備自動化吊噴裝置。據(jù)了解,大棚集中育苗可降低倒春寒對幼苗的影響,減少春苗損失,可比露天育苗提前20天栽培。
春耕熱潮中,甘杉村34個育苗大棚內,那一個個小小的育苗漂盤已成為種苗培育的“大能手”,讓群眾實現(xiàn)了從“看天育苗”到“大棚造苗”的蝶變。在智能化育苗設施的加持下,各類中藥材、蔬菜的秧苗根壯苗青,許多村民提前規(guī)劃好移栽時間,確保農產品連續(xù)產出不斷檔。
通訊員:田 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