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5-04-11 10:18昭通中心城市正在修建11座跨街、9座跨河人行天橋,這一惠民工程不僅有效消除了市民橫穿馬路的安全隱患,還為市民提供了在橋上看風景的便利。今年市政協(xié)五屆四次全會期間,市政協(xié)文化文史和學習委提交提案,建議為新修建的人行天橋分別取一個富有文化內(nèi)涵或較為有意思的名字。
自古橋路皆有名。有的以所處地名命名,如趙州橋、南京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等;有的被賦予特定文化元素而得名,如狀元橋、金水橋、斷橋、二十四橋、九孔虹橋等。結(jié)合市委、市政府扎實做好“產(chǎn)、城、人”三篇文章的要求,昭通在城市建設和古城保護中均注重體現(xiàn)文化元素。因此,給新建的人行天橋取一個具有一定文化內(nèi)涵的名字很有必要。當然,名字不一定追求雅致,但要易于記憶,為群眾所喜聞樂見。
建議結(jié)合昭通歷史名人字號進行命名,例如志舟橋(愛國將領龍云,字志舟)、永衡橋(領導云南和平起義的愛國將領盧漢,字永衡)、炳輝橋(中華人民共和國36位軍事家之一羅炳輝)、恩溥橋(愛國將領安恩溥)、亮夫橋(國學大師姜亮夫)、平楷橋(革命先驅(qū)劉平楷)等;也可依據(jù)著名風景來命名,比如昭陽橋、黃連橋、草壩橋等。
建議綜合歷史文化及所處地理位置等因素來命名。比如,位于滇東北中心醫(yī)院、橫跨二環(huán)西路的跨街1號天橋可命名為 “杜宇橋”;連接利濟河與烏蒙水鄉(xiāng)公園的團結(jié)路3號天橋可取名“團結(jié)橋”;連接珠泉路的跨街4號天橋可稱作 “珠泉橋”;連接市人民醫(yī)院與省耕山水小區(qū)的天橋可叫作“安康橋”。
有關部門可面向社會廣泛聽取群眾意見,也可邀請昭通知名文化界人士共同研討、建言獻策,如此自然能夠遴選出更合適的名字。
市政協(xié):趙聲滿、施華滟、艾祖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