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5-04-20 09:58隨著春耕生產深入扎實開展,各地對農資的需求量比較大。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這個時期制假售假,進行坑農害農的違法犯罪活動,而且渠道隱蔽、花樣繁多。
農資是農業(yè)生產的基礎,是糧食的“糧食”。做好農資打假工作,是維護農民權益、保障農業(yè)生產安全特別是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2024年我國糧食產量首次邁上1.4萬億斤的新臺階,但目前我國糧食總體上仍然處于供求緊平衡狀態(tài),糧食安全這根弦要始終繃緊。
糧食產量不能滑坡,保障農資安全供應尤為重要。一旦農資質量“掉鏈子”,糧食生產就會受到很大影響。此外,食用農產品關乎一日三餐,關乎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種子、農藥、肥料等直接用于農產品生產的農資,任何質量上的不合格,都是不容忽視的大問題,必須以更嚴的標準、更高的要求進行監(jiān)管。
迅速開展全覆蓋的排查整治工作。應緊盯城鄉(xiāng)接合部、農資經營集散地等關鍵區(qū)域,緊盯以往發(fā)現(xiàn)問題多、群眾投訴舉報多的生產經營企業(yè),重點檢查其生產經營資質,查看其是否建立進貨查驗相關制度,以及產品購銷記錄是否完整等情況。
同時,加大農資宣傳培訓力度。各地應及時推送假劣農資危害及相關違法典型案例,提醒農民群眾從正規(guī)渠道購買農資并索要發(fā)票,避免上當受騙。
還須保持高壓態(tài)勢,依法辦案。聚焦重點品種,扎實開展執(zhí)法行動,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的違法犯罪行為。利用群眾反映、媒體監(jiān)督、大數據分析等渠道,一旦發(fā)現(xiàn)違法線索,從嚴從快處理,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作者:丁樂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