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18-02-07 15:57糖汁飄香的時節(jié),我們走進巧家縣白鶴灘鎮(zhèn)魚壩村,70歲的萬興全正在一間紅糖榨坊里忙得不亦樂乎。他手腳并用,指點幾位村民控火、調(diào)汁、舀糖。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用自己滿是老繭的勤勞雙手,創(chuàng)造了自己和更多人的甜蜜幸福生活。
作為魚壩萬氏小碗紅糖的傳承人,萬興全的熬糖技術(shù)爐火純青。魚壩村共有12家榨坊,每年深秋以后,甘蔗成熟、糖汁飽滿,正是村民榨糖最忙碌的時候,萬興全巡回在多家榨坊里,樂此不疲地傳授榨糖技術(shù)。
“把糖整好,才能增加收入。”老萬把握的是這一點。
在魚壩村下一社不足千人的村莊里,萬興全有“老黨員”“老糖匠”“好心人”等多個身份,還連任過多年的片區(qū)黨支部書記。每逢榨糖季節(jié),他總要到村里的榨坊指導,為此常常把自家榨糖的時間往后推。
老萬說,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父親給自己樹立了榜樣。父親也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平時總是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對工作負責,還將榨糖技術(shù)等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人。看見別人熬糖有問題,父親總是認真觀察,分析問題、找準節(jié)點、提出解決方案,再一一演示,讓熬糖的人心悅誠服。多年來,萬興全也是這樣做的。
2017年,巧家紅糖開榨前,縣里在食品安全方面設立了很多標準。萬興全積極響應,辦了營業(yè)執(zhí)照,為工人定制了工作服,在自家糖坊的灶臺上貼了瓷磚,還安裝了監(jiān)控錄像,對制糖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控跟蹤。制糖環(huán)節(jié)公開后,糖的品質(zhì)也有了保證。
萬興全的糖坊建于1983年,那時土地剛承包到戶,為了不占耕地,他選擇了不能種莊稼的斜坡。為支持白鶴灘電站建設,今年這一季的糖榨完后,萬興全將離開這個榨熬了25年紅糖的地方,重新選址。在他的帶領下,村里12家糖坊經(jīng)營戶都做好了遷址的準備。
2017年1月23日,李克強總理曾在昭通年貨街購買紅糖慰問貧困戶。總理手里提著的兩箱紅糖,就是在魚壩5社萬家院子生產(chǎn)的。說起萬氏紅糖的殊榮,萬興全滿臉笑容。
??????????????????????????????????????????????????????????????????????????????????????????????????????????????????????????????????????????????????????????????????????? 來源:云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