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18-04-25 10:43◆張澤瓊
八歲的時候,我跟著父親,遠離母親來到遙遠的城里讀書。
那時,父親常常出差在外,大部分時間都是我和弟弟相依相伴在這陌生的城市生活。父親在家時會把洋芋切成兩半,燒在火爐上,讓放學后饑腸轆轆的我和弟弟回到家里狼吞虎咽。一推開門,彌漫在空氣中的燒洋芋味,強烈地刺激著我們的味蕾,于我們而言,燒洋芋就是天下第一美味。 不管火爐上的 洋芋 有多黑,有多 燙 , 我們都會迫不及待拿起來,上下拋動著,讓它們在空氣中冷得快些,然后急切地邊剝洋芋皮邊大口大口啃著,因吃得急,難免會被噎著。父親就會關(guān)切地說,慢點吃,慢點吃,沒人和你們爭搶。話語間,一杯溫開水就會被遞到我們手中。吃完燒洋芋后,會發(fā)現(xiàn),白皙的雙手剝洋芋皮時沾滿了黑色的灰,不經(jīng)意間,用手擦拭著臉或鼻子,我們望著彼此大花貓一般的模樣,總會情不自禁哈哈大笑。
那時的我,愛吃洋芋,但我卻不喜歡秋收洋芋的時節(jié)。
家里地多,又缺勞動力,母親一個人應(yīng)付不過來,每年秋收時節(jié),挖洋芋要請上二三十人。母親、舅母、姨媽幾個女流之輩負責在家做飯,舅舅、叔叔、表哥就到地里揮舞鋤頭,負責把那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洋芋挖出來,姐姐、我和弟弟就跟在他們背后屁顛屁顛地撿洋芋。有時,遇到泥糊得厚的,還要用小手把洋芋上的泥抹干凈。 一天下來,一百多平米的屋子堆了大半屋,撿上萬斤的洋芋累得我們 連 手都抬不起來、 腰 也 直不起來,倒下去就沉沉入 睡。
挖完洋芋,接著就是要把堆積如山的洋芋進行分撿。
母親做事很認真,要求也嚴格。個頭大的洋芋放到二樓,作為一家人今后生活的主食;勻稱的洋芋切片曬干,用作客人的下酒菜,或是作為贈送給城里親友的禮品;個頭小的洋芋就堆放在灶房里的,用于喂豬雞狗等牲口;破損的洋芋就放在屋檐下的空地上,煮給豬狗吃。母親帶著哥哥姐姐在樓下分類,我和弟弟在樓上待命。她們把個頭大的洋芋放在提籮里,給提籮拴了長長的繩子掛到二樓上。當她們在樓下?lián)鞚M一籮或是半籮的時候,我和弟弟就使出吃奶的力氣,把洋芋拉上二樓,倒在母親指定的位置。對于哥哥姐姐來說,我和弟弟這是玩耍活,因為他們分撿的時候,我倆可以隨意玩游戲。可對于弱小的我們來說,這活也不輕松啊!每一天,我們都累得像狗,手酸腳軟,趴下或是躺下就不想再動。但是,我們心里都明白,最累的是母親。常常在深夜,我們夢醒時,就會看到母親依然在揮動著疲憊的雙臂分撿洋芋,或是邁著沉重的步履背著裝滿洋芋的背籮上樓梯的身影。所以,雖然辛苦,雖然累,雖然不喜歡,但我們兄弟姐妹都很配合,從不爭吵,盡力做好各自的事。望著堆成一座座小山頭的洋芋堆,我和弟弟會爬上去打滾、嬉鬧,伴隨著一個個洋芋滾落的節(jié)奏,母親關(guān)切的責備聲,我們忘卻了疼痛的手、酸疼的腰、滿身的泥、臟了的衣,快樂的音符調(diào)皮地鉆進洋芋堆的每個縫隙。
父親在城里忙碌,母親則在鄉(xiāng)下一個人支撐著家。屋里,母親要操心著管好人、管好雞、管好狗、管好豬。屋外,她要操心什么季節(jié)種什么,哪塊地要收、哪塊地要種,從不讓土地 閑著。漸漸地,兄弟姊妹陸續(xù)到城里讀書,大部分時間不在母親身邊。母親常說,她熟睡時都還在想著我們,做十個夢的話,十個夢里都有我們。她耐心地等待我們成長,用心教我們洗衣做飯等生活技能,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嚴格規(guī)范我們的言行。母親告誡我們: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一家人就要相親相愛,互幫互助。
母親不識字,但對我們的學習要求卻很嚴厲。
有一個暑假,母親生病住院,花了不少錢。我和三姐在鄉(xiāng)下負責看門。有一天,一張大卡車開進村里,在小賣部高價收購“柳生洋芋”。所謂“柳生洋芋”,就是各家地里秋收之后殘留在地里的洋芋。想要為家里籌錢的我和姐姐,也加入了挖“柳生洋芋”的大軍。白天,我們提著小提籮、扛著小鋤頭,行走在挖完洋芋的空地里,尋找著一個個“漏網(wǎng)之魚”,然后提著拾得的洋芋到小賣部,賣得一元八角到二元五角不等的錢幣。時間持續(xù)了二十多天,錢幣日益增多。一天傍晚,母親病愈回來了。原以為看到我們辛辛苦苦掙到的那一小堆錢幣,母親一定會很高興。誰知她板著臉坐在凳子上,旁邊放上好幾根竹條子,叫我和姐姐把假期要背誦的課文、原理一一背給她聽。忐忑,委屈的我和姐姐折騰到凌晨兩點多才背完。我們不敢哭泣,卻見母親臉上大顆大顆的淚滴。母親說,現(xiàn)在你們的任務(wù)就是好好讀書,將來能走出農(nóng)村,不能像我一樣大字不識,沒文化,過著艱辛的日子。今天你們認為挖洋芋可以掙錢,可荒廢的學習時間又用什么才能買回來呢……說完,母親拖著尚未完全康復的身體,煮了飯和白菜,煎了家里僅有的兩個雞蛋,把雞蛋分到給我和姐姐,而她,就著白菜湯填飽肚子。
出嫁后,每次回娘家,最快樂的事就是守著火爐,暖暖地烤著洋芋,跟父母或是兄弟姐妹們聊著曾經(jīng)的故事。那一年,斗不過兇惡的病魔,母親走了,留給我們無盡的疼痛和深深的思念。我們似斷線的風箏,飄來蕩去,沒了方向。
父親、母親,以及他們與洋芋有關(guān)的辛酸與甜蜜,一切都躲在心底最深處的某個角落里。像火堆里尚存的余燼,看不到光影,但只要微微撥動,便會火星四散;稍有微風,火會再次燃起。像黑夜里的那一抹亮色,濃縮在夢里,黑的面越大,它越晃眼。讓人感到溫馨,也會刺痛心靈。愛的火種,生生不息;愛的光亮,永不磨滅。
如今,母親走了整整八年,父親也年過八旬,孩子都已高過我十厘米,燒煤的日子也逐漸遠去,但我最愛、最無憂的時光依然是:冬日里,父親把洋芋放在火爐上燒好,用鋸片把燒得黑乎乎的洋芋刮得金燦燦的,整齊劃一地把他們放在爐子邊上烤著,等著我和孩子。還沒進屋,我們就聞到那彌漫在空氣中的香味。我和孩子三步并兩步?jīng)_進屋,迫不及待地拿起洋芋,大大地咬上一口,不忘贊美父親越來越好的烤洋芋技術(shù)。那燒洋芋味,于我們而言,依舊是天下第一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