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18-07-02 10:50(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忠華)7月1日上午,昭通銀監(jiān)分局、昭通市銀行業(yè)協(xié)會組織10家駐昭銀行,在主席像廣場開展金融宣傳,現(xiàn)場接受了300多人次的咨詢,發(fā)放宣傳資料1000多冊,正式啟動了為期3個月的2018年度昭通市銀行業(yè)“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
7月為“支付安全宣傳月”。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銀行卡產業(yè)從無到有,規(guī)模不斷擴大。截至2017年底,我國銀行卡交易總額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已高達48.7%,人均持卡5.06張,銀行卡已發(fā)展成為我國民眾日常生活最重要的支付工具。當前,銀行卡各類創(chuàng)新產品層出不窮,支付創(chuàng)新手段持續(xù)涌現(xiàn),持卡人的各類金融需求也在日益增長,這都對銀行卡支付安全保護工作提出了新要求。7月宣傳月活動內容以“支付安全”為主題,圍繞“提升持卡人安全用卡意識,構建良好銀行卡支付環(huán)境”,結合本單位實際,開展多層面、多角度的宣傳普及活動,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幾類:卡片保管、密碼安全、ATM操作、POS刷卡、網上支付、芯片卡普及、三方支付平臺使用等。活動期間,各銀行單位就上述主題內容的宣教應著重通過網點廳堂人員日常管理、指導操作,廳堂醒目位置擺放折頁及展板,播放教育宣傳片,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社交媒體等電子渠道投放等方式宣傳維護銀行卡支付安全,營造良好用卡環(huán)境,達到更廣泛、更深入人心的宣教目的。
8月為“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月”。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日益呈現(xiàn)出產業(yè)鏈化、多渠道化和蔓延化的發(fā)展趨勢,嚴重危害著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損害社會誠信和金融和諧穩(wěn)定。截至 2017 年,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國電信網絡詐騙高發(fā)態(tài)勢得到了有效遏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隨著互聯(lián)網的廣泛普及和信息通訊技術的迅猛發(fā)展,電信網絡詐騙愈加呈現(xiàn)出手段高科技化、形式多樣化、過程迅速化、作案隱蔽化的特點,防范打擊工作形勢依然嚴峻。8月宣傳月活動采取“打防并舉、以防為主”的方式,著力做好電信網絡詐騙的預防、識別和處置工作。各會員單位應在多年來積累的宣傳資料、渠道、方式等經驗基礎上,注意歸納總結轄內地區(qū)電信網絡詐騙的常見類型、慣用手法、作案方式、發(fā)案特點、新型手段等信息,加以有效利用并制定反制措施及應對方案,及時通過廳堂、柜面、機具、網絡、媒體等平臺宣傳教育。
9月為“青少年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宣傳月”。 金融知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過程中必須了解和掌握的重要 基礎知識。我國歷來高度重視青少年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工作,做好他們的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工作具有深遠意義。9月宣傳月活動應以“請進來、走出去”為主要開展方式。針對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等不同年齡段群體制定有針對性的教育計劃,有的放矢的開展特色教育。各會員單位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在結合受眾實際需求基礎上,制作適合小學生特點的,兼顧趣味性,圖文并茂、簡明生動的金融知識宣傳冊、動畫、海報、展板等材料;針對中學生視野開闊、接受能力強的特點,以及對金融知識及產品有一定的理性及感性認識,宣傳內容應注重靈活性、多樣性。除傳統(tǒng)宣傳方式外,還應大量在社交媒體、校園平臺等渠道投放相關金融知識;針對大學生群體的實際需求以及即將步入社會,投身各行業(yè)建設的實際情況,在金融知識宣傳方面應側重實效性,幫助這一群體進一步了解金融行業(yè),深入學習金融知識,熟練掌握金融工具,注重防范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