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18-07-04 16:58◆毛明友
那年我十六歲,我清楚地記得那一年父親像馬匹一樣地來回奔忙,從地里馱回了兩萬多斤的洋芋。
我十六歲那年,家境貧寒,然而禍不單行,在八月的秋天里,蕎麥早已金黃,土豆等待秋收。而我家唯一的馬匹死了,母親哭得死去活來,仿佛親人離開了人間。
當(dāng)時我始終想不明白,母親為什么會這般傷心欲絕?只見她癱坐在堂屋里的泥巴地上,用時大時小的聲音哭訴著:天啊……菩薩啊!今年的莊稼咋個收得起來嘛?
火塘邊坐著我的父親,沉默寡言地抽著旱煙,一句話也沒說。不遠處站著的妹妹呆呆的,剛哭過的她像只小花貓一樣。空氣是凝重的。
我來到母親的身旁勸說她,希望她能堅強一點點,讓我們一起撐起這個家。母親沒有說話,仿佛我說的她也沒聽見。
后來有要好的鄰居到我家來,母親在哭泣中讓人家坐下來。在鄰居們的勸說下,母親揩了揩眼淚,捋一捋散亂的頭發(fā),坐回了火塘邊的木凳上。
鄰居們說:“如果地里的洋芋馱不完,他們的馬閑著的時候可以借來馱。就算他們自己也要馱,一天也可以借我家馱兩轉(zhuǎn)。”母親連聲道謝。
火塘邊的父親始終沉默不語,偶爾散支煙給別人,然后又自己點了起來。就在那一晚我知道了,男人跟女人是不同的——你看母親都哭了,父親一點兒也不傷心?但他沒哭。
艷陽高照的南方,高原上的八九月總是秋高氣爽。伍寨的飛鳥又爬上了天空,歌唱自由和幸福。
而我的父親像馬一樣,一趟一趟地從遙遠的山地里,背回了兩萬多斤的洋芋。母親總勸他,去跟人家借下馬匹,父親答:“我跑兩轉(zhuǎn)比一匹馬馱一轉(zhuǎn)的還多哩!”
就在那一年,上初中的我知道了發(fā)奮圖強。我也明白了一個男人的偉大。就像父親一樣,平時沉默而平凡,但他偉岸的時刻,高過了故鄉(xiāng)的山。
父親老了,而我還年青,他用沉默教給我的,會讓我受用一生。人們都說我的父親是老實人,而父親也總是沉默不語。我清楚我的父親,他教過我美術(shù)拼音和毛筆,幾十年不碰筆的他,寫的漢字勝過了許多大學(xué)生。
一個人走在他鄉(xiāng)時總會想起我的父親,想起他的那句——“人窮志不窮”,伴我走過了千里。小時候他給我講劉備關(guān)羽張飛的故事時,我還以為他是農(nóng)民,怕是杜撰的。時隔多年我才明白他的那句名言:墨在碗頭不明不白,寫在紙上明明白白。墨成水來容容易易,水成墨來難得難得……樹長天高,葉落要歸根。
樹長天高葉落要歸根,而我也將像一個土豆一樣,埋進故鄉(xiāng)的山里。
(作者為在校大學(xu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