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18-07-17 08:542018年7月12日深夜,昭通城遭遇暴雨襲擊,低洼處成了一片“海洋”;13日,一群昭陽城市管理綜合執(zhí)法人員在南菜園疏通被洪水淹沒的街道、搶運被困群眾的新聞刷屏了昭通人的朋友圈。而這其中,身著草綠色條紋體恤的共產黨員訾成林,抱著一名似在沉睡中的孩子在洪水中急奔的照片,更是讓人感動!
時間回到1999年7月,昭通城也是連連普降大雨。7月14日,洪水將鳳霞路淹沒,僅一個小時時間,就漲到一米多深,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我是黨員 我去!”人群中,共產黨員訾成林站了出來,他用繩索栓在腰上,跳進洪水中,艱難地用木板把冒水的洞口堵上。
訾成林這一跳,群眾的財產保住了,而他這句“我是黨員 我去!”成了他一輩子的行動指南。20多年來,他從一名普通城管人員,成長為昭陽區(qū)城市管理綜合執(zhí)法局黨委委員,但“急、難、險、重”任務面前,他仍然沖鋒在前……
昭通,滇東北新興的一顆耀眼明珠。近年來,這座城市正在隨國家經濟發(fā)展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城市變美了,群眾認可了,這就是我從事這個崗位最大的欣慰和收獲!”今年48歲的訾成林有著28年的黨齡,1990年退伍復員至今一直從事城市管理綜合執(zhí)法工作,是一名“老城管”。
臟活累活搶著干
說起訾成林,同他一起工作了11年的同事王林豎起了大拇指:“他性子比較急,不管是什么工作,節(jié)假日也好工作日也好,最臟最累的活,他都總是最先承擔,當天的工作必須完成!”
2017年6月15日,由于長期睡眠不足,加之群眾工作千頭萬緒,正在河道拆除現場給群眾做思想工作的訾成林,腳底踩滑,重重的倒在地上,同事們七腳八手把他送進了醫(yī)院,醫(yī)生告知“必須休息一個月”。訾成林住進醫(yī)院后,整個拆除工作舉步維艱,沒想到第二天他又一瘸一拐的來到拆違現場繼續(xù)和群眾做思想工作。
“沒想到第二天他又一瘸一拐的來到拆違現場,繼續(xù)和群眾做思想工作。我手機里還保存了當時的視頻資料,你看……”同事畢宇拿出手機,找出當時的視頻給記者看。
中溝河是貫穿昭通中心城區(qū)昭陽區(qū)的主河道,長期以來由于城市的不斷發(fā)展,中溝河兩旁的居民房屋比路面要矮一米多,生活污水無法排入地下管網,中溝河成了這座城市的廢水河臭水河。
“整個河道的拆除我們基本上就是拆到哪里我們辦公室就搬到哪里,就是變上訪為下訪,對待拆遷群眾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要打開中溝河河道治理的局面,只有把河道兩邊的住戶思想工作一戶一戶做工作。而入戶做通這18戶住戶中,最難做工作的是兩戶。這個時候訾成林站了出來,他說:“我是黨員 我去”。不管好大的問題好大的難題,只要他一出馬,工作就能推進難題就能夠得到解決。
換位談心,做群眾的貼心人
訾成林有自己的法寶,叫做換位談心,他總是習慣站在群眾的角度,去跟群眾談心以推進工作。訾成林經常告誡干部職工,要把群眾的冷暖放在第一位,堅決杜絕簡單粗暴執(zhí)法,更不能趾高氣揚,目無組織和群眾。
他積極推行文明執(zhí)法教育,細化完善隊伍建設和管理規(guī)定,嚴格隊伍在用車、紀律、作風、著裝、上班等的規(guī)定,強化督查督辦工作,努力提升城管隊伍的新形象。
2000年,昭通南順城街道旁出現了一位以賣皮帶為生的殘疾人黃某,訾成林主動在路邊找了一塊不影響交通通行的空地給他經營,并且約定今后如果城市發(fā)展需要的話,攤位要搬到市場里去。這樣一來二往,訾成林和殘疾攤販成了熟人和朋友。
2016年,昭通市委市政府提出“四城同創(chuàng)”,對昭通城沿街綜合整治,流動攤位必須搬遷。訾成林在參加完推進會后,自費給殘疾攤販黃某訂了一個攤位。
“在‘四城同創(chuàng)’整治開始之后,整治市容市貌,像老黃,他是做出了犧牲的!”訾成林帶記者在南順城找到了老黃的鋪面。當時訾成林在區(qū)一中臨時市場用自己的錢給老黃找了一個攤位,但老黃說為了不給國家增加困難,他在南順城自己租了間小門面。“他的行動,確實是感動了我們。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市民,而且是個殘疾市民,我們覺得我們的工作,還要進一步踏踏實實做好,才對得起我們這些市民。”
身先士卒當標桿
城管,一個特殊的崗位。而訾成林是這個崗位上的特殊人才。
“作為一個老城管,在這個工作崗位上28年了,我見證了整個城市的發(fā)展,也深深的愛上了我們這座城市。在整個城市的管理當中,我作為一名黨員,更應該自己要身先士卒!”訾成林對記者說。
在依法組織對十五戶、北菜園、三官廟、元寶路等農貿市場搬遷拆除工作中,很多攤販和經營戶的情緒,易激動、易沖動,在兩河拆除占用河道建構筑物行動中,對違法建筑一律實行零補償政策,更是直接觸及到業(yè)主的經濟利益。
面對這些難點熱點問題,訾成林總是說:“我是黨員,我必須去!”面對經營戶和攤主的謾罵和攻擊,面對身邊許多不理解的眼光投遞過來,訾成林始終堅守在,城管這個特殊的崗位上,每天帶領隊員早出晚歸、放棄休息,每天堅持在現場,與攤販、經營戶溝通,用驚人的毅力和耐心開展工作。許多認識他的人都總結說“訾成林是領導眼中的實干家,同事身邊的好兄長,群眾排憂解難的貼心人。”
他每天總是燦爛的微笑著,笑對身邊每一位人,他與群眾交流的過程中,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語言魅力,他是領導,卻沒有領導范兒;他身先士卒,成為同事的標桿。
“每當發(fā)生突發(fā)事件,深更半夜接到他電話,等我們趕到現場的時候,訾委員早已經到了現場,正是因為這樣一個年過半百的人的堅持,所以才打動我們這批年輕人的城管執(zhí)法人員,更要在城管這個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一直堅持下去,舍小家、為城市這個大家,永遠做一名特殊崗位上的普通人。”年輕城管王祥龍動情地對記者說。
愧對家人關心同事
為了昭通城的整潔美麗,28年來,訾成林經常早出晚歸,很少有時間陪家人逛街,很少為家人做飯。
在一些重要專項整治行動期間,他每天都深夜或凌晨才回家。為了不影響家人休息,訾成林回家之后總是在沙發(fā)上簡單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又回到一線工作崗位。
“平時我就和他說,應該培養(yǎng)一點興趣愛好,老了才能老有所樂。不要讓孩子為我們的晚年操心。結果他跟我說不會的,他到退休的時候,依然會每天上街去逛逛看看街道是否衛(wèi)生。也許這就是他的興趣愛好吧!”訾成林的妻子田春萍說。
?“其實,因為工作太忙的原因,我這輩子欠她的很多,我就給她說,等我們都退休以后,我?guī)ト珖咭蛔摺⒖匆豢础⑶埔磺疲 宾こ闪中χf。
“作為領導,他不僅關心我們工作,還非常關心我們的家庭關系,經常把家屬請進單位去,坐下來交心談心,而且還發(fā)動嫂子,邀請我們家屬坐下來做思想工作。”同事畢宇說。
城管這個特殊的崗位,擦亮了城市的眼睛;城管訾成林,在這個特殊的崗位上,用一個極為普通的身份,和他的同事一起,為給市民營造一個舒適、干凈的生活環(huán)境;努力工作,默默為這座城市的和諧發(fā)展,奉獻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他堅信,城市管理工作只要悉心耕耘,精心譜曲同樣能苦盡甘來。
正是像訾成林這樣,有這樣一群特殊崗位上的共產黨員,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忠誠、干凈和擔當,詮釋著城管工作的酸甜苦辣,讓秋城的秩序更加井然有序、干凈靚麗,享譽云貴川;使生活在昭通城的市民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上升!
(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忠華?? 昭陽區(qū)城市管理綜合執(zhí)法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