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18-07-17 15:43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我國互聯(lián)網正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巨變。伴隨著4G網絡的普及,網絡運營商之間更是打響了價格戰(zhàn)推出更人性化的服務和更便宜的資費,這也使得人們獲取新聞資訊的方式已經從原來的報紙、雜志、電視、廣播,到現(xiàn)在的數字新媒體時代轉變。新聞傳播的途徑及方式也從單一的我能看什么,到現(xiàn)在的我想看什么的多元化方式轉變。
(1)受眾覆蓋范圍廣
在互聯(lián)網的助力下,特別是在移動互聯(lián)網建設不斷完善的今天,新媒體的覆蓋范圍開始不斷地擴大。僅以手機為例,隨著我國三大運營商4G 網絡的普及,只要憑借一款智能手機,就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相關信息及資訊的上傳與分享。在我國使用智能手機的用戶數量還在不斷攀升。
(2)信息傳播速度快
在網絡的快速傳遞下,很多新聞或者事件可以在瞬間就完成信息的全球發(fā)布。在如此快速的傳播條件下,已經能夠實現(xiàn)新聞事件實時現(xiàn)場直播。同時,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相關的資訊,并借助于網絡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例如,通過微博、微信等資訊客戶端就可以實現(xiàn)。
(3)新聞內容多樣性
在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不僅可以利用文字進行傳播,還可以將圖片、視頻等嵌入到新聞內容當中,能夠同時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從而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大眾,滿足大眾對于新聞內容的獲取需求。
(4)即時性、參與性、互動性強
在以往的媒體中,信息傳播的單向性是其主要特點。在新媒體時代,每一個媒體的參與者,一方面可以接收相關的資訊。另一方面,也可以成為資訊的創(chuàng)作者,將身邊的大事、小事通過新媒體來進行推廣傳播,從而充實了新聞內容,更好地滿足大眾對于新聞閱讀的需求,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能與參與者展開實時互動。
(5)新聞傳播的真實性得到提高
在傳統(tǒng)媒體的背景下,有些新聞媒體出于自身利益或其他原因可能會對新聞進行不實報道,對大眾造成一定的誤導。但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當接收者看到新聞報道時,能夠對新聞報道進行評論,說出自己的看法,對報道中存在的不實情況進行糾正。同時隨著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進一步完善,新聞媒體、自媒體傳播不實新聞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從而更好地規(guī)范新媒體從業(yè)者,確保新聞內容的真實性。(作者單位:昭通電視臺 陳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