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麻豆av|久久亚洲色WWW成人男男|十八禁无遮拦av|亚洲午夜一本在线|好看的亚洲中文字幕|无遮挡黄动漫视频在线观看|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一区二区免费中文麻豆|白丝乳交内射一二三区|亚洲国产中文字幕精品,精品麻豆av免费,成人av无码国产在线一区,国产久久亚洲精品

點擊進入專題
 導航

鹽津3名扶貧隊員扶貧途中車禍重傷:老驥伏櫪矢志幫扶 青年壯志砥礪前行

 2018-08-10 20:56  來源:昭通新聞網

有這樣一群人,從機關到基層;有這樣一群人,從辦公大樓到田野鄉(xiāng)間;有這樣一群人,腳上沾滿泥土,心中卻滿懷真情。正是這群可愛可贊的人,把百姓的幸福扛在肩上、把群眾的冷暖記在心中,為貧困群眾脫貧摘帽奔小康,堅持奮戰(zhàn)在脫貧攻堅戰(zhàn)斗一線,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一名隊員就是一個榜樣,一支隊伍就是一面旗幟,他們用汗水和生命,詮釋著駐村隊員幫扶脫貧的莊嚴使命和敬業(yè)奉獻的崇高精神。

2018年8月7日上午9時許,天空烏云密布、暴雨傾盆,鹽津縣稅務局駐廟壩鎮(zhèn)大壩村、黃草社區(qū)的3名扶貧工作隊員,在趕往廟壩鎮(zhèn)開展扶貧工作的途中,不幸發(fā)生交通意外事故,3名隊員身受重傷,目前正在全力醫(yī)治中。

不服老的“曾書記”

3名受傷隊員中,年級最大的是55歲的老大哥曾勇同志。2015年10月曾勇受原鹽津縣國家稅務局黨組的委派到廟壩鎮(zhèn)大壩村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員,2017年10月因工作需要,他毅然扛起了駐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工作隊長)這一重責。努力克服年齡偏大、電腦不熟、病痛纏身等諸多困難,積極幫建基層組織,帶頭落實“五項制度”,定期開展主題黨日、黨員服務日等活動,突出抓好發(fā)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謀劃脫貧思路、推動扶貧政策落實、嚴格執(zhí)行隊員管理規(guī)定、協(xié)調整合各方資源,進一步增強基層組織戰(zhàn)斗力,促進黨建扶貧雙推進。

(曾書記帶頭走訪入戶)? ?

(騎車走訪入戶)

說起曾書記,村兩委干部都豎起大拇指說:老同志不老!當初不懂電腦的他,為了做好示范帶頭和提高工作效率,為了不因自己電腦知識薄弱而增加其他同志工作負擔,曾書記私下里下了不少功夫,從不懂電腦到用手指頭一個字母一個字母戳,再到現(xiàn)在的流暢打字和熟練運用,讓很多同志都由衷佩服。他這種不服老的勁,也給了駐村工作隊員、村兩委干部莫大的精神鼓舞和動力。

大壩村地勢復雜、交通不便,多數村組還是晴通雨阻的泥土路。在精準識別摸底調查工作中,為了不受氣候限制交通約束,更為了加快工作進度第一時間掌握精準人口信息,曾書記自掏腰包買了一輛摩托車作為代步工具進村入戶。剛開始還騎得踉踉蹌蹌,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一年后,曾書記的摩托車駕駛技術,可以說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但如此嫻熟的駕車技術后,我們無法估量他曾摔過多少跤、騎過多長路、留下多少傷疤。有次曾書記患嚴重感冒、牙齦發(fā)炎、吃飯困難,村上的干部群眾都勸他趕緊去看看,但他沒有因此請過一天假,落下一項任務,草草地買了一些消炎藥服用后,毅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帶頭入戶走訪、摸清村情實際、收集社情民意,對全村貧困戶如數家珍,這家有幾個人,那家有幾人外出務工,哪家還存在什么困難,他都一一記在心里,準確掌握群眾所求所需。

大壩村田壩安置點因拆遷修建,與村民之間積累了不少矛盾,群眾基礎比較薄弱。曾書記為了化解群眾的誤會和不滿,多次帶著工作隊員、村兩委干部,到村民家中召開院壩會、板凳會,不厭其煩講解政策措施、耐心細致傾聽群眾心聲、千方百計解決困難問題。在大家的努力下,村民的疑慮打消了、群眾的觀念改變了、干群的關系緊密了,形成了干部帶頭加油干、群眾齊心動力足的良好局面。曾書記常常跟隊員們說:“鹽津脫貧摘帽已經到了沖刺和攻堅拔寨的關鍵期,群眾都把希望放在了我們身上,我們一定要對得起群眾這份信任,盡最大努力與他們一起攻堅克難,不讓任何一名群眾在我們這里掉隊。”

8月7日交通意外發(fā)生后,曾書記醒來的第一句話是:“我的電腦還在車里你們趕緊去找回,里面有很重要的扶貧資料千萬不能遺失。”在場的每名人員見狀都無不為之動容,感動落淚。

外地來的“自家人”

今年剛滿26歲的張金玲同志,是2016年10月考入原鹽津縣國家稅務局的四川綿陽小伙子,也是家里的獨生子。2017年7月作為優(yōu)秀年輕干部派駐到大壩村擔任扶貧工作隊員。因為年紀小,大家都叫他小張。

(張金玲熬夜工作)

村兩委眼中的小張:肯干!是敬業(yè)奉獻的樸實小伙。業(yè)務能力、責任心強,負責的工作總是加班加點按時按質完成,從不推脫抱怨,餓了一碗泡面,渴了一杯涼水,困了一把冷水臉,一直堅守在扶貧工作中默默奉獻。

(為群眾宣講易地搬遷政策)

群眾口中的小張:實在!雖然平時不善言辭,但與群眾打起交道來也是毫不含糊。但凡群眾有事找到他,他都盡心盡力幫助解決。作為農村出身的孩子,他深知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不易,駐村的首要目標就是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憂群眾之所憂,竭盡全力幫助他們走出貧困窘境,踏上幸福小康之道。他所幫扶的田中社貧困戶鄧大奎,房屋需要實施農危改進行修繕。由于該戶全戶外出,小張擔心群眾錯過優(yōu)惠政策,便想方設法通過親朋好友進行聯(lián)系,動員鄧大奎回家建房。鄧大奎于今年5月底到家,但遇上汛期,要趕在7月前修繕完工,運材料、找施工隊等都存在困難,站在破陋的屋前愁眉不展。小張看出了鄧大奎的擔憂,鼓勵他說:“沒事,有我在,我們一起干!”便立即組織村民搭手幫忙,聯(lián)系建材運輸車輛和施工隊,親自搬磚刷墻忙前忙后。1個多月時間,鄧大奎家危房變新房。鄧大奎感恩的說道:“我現(xiàn)在的房子修好了,多虧了小張盡心盡力的幫助。他雖然是個外地人,卻把我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做,他就是我們的自家人。”

閑不住的“當兵漢”

歐勇同志是當兵14年的轉業(yè)安置軍人,2017年10月派到大壩村任工作隊員,2018年3月到轉派黃草社區(qū)。駐村工作期間,認真履行職能職責,勤奮好學、用心用情開展幫扶。

(左起第一為歐勇正在拌水泥)

他總是閑不住,哪里都有他的身影。剛到村上,恰逢社區(qū)為了給農戶創(chuàng)建更好的文明生活環(huán)境,正在自建文化舞臺,他全程主動參與,帶頭鏟沙子、拌水泥、鋪地面。別人背一包水泥、他背兩包。別人搬10塊磚頭,他要多搬一半。雙手打起老繭、磨出血泡,從沒有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

今年4月,歐勇與社區(qū)班子成員一起帶領群眾發(fā)展產業(yè)栽種辣椒,頂著烈日栽苗、打藥、拔草,沒有落下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下鄉(xiāng)走訪時,遇到貧困戶下山賣雞蛋,他主動上前詢問購買,拿回村上卻經常是打壞了一大半。大家都笑他:專做虧本買賣。他笑著說“哪里虧了,其實賺大了。”群眾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不經意間歐勇與群眾的關系更加密切了,只要他入戶遍訪,附近的小孩都會上前來圍著他轉,聽他講當兵的故事,親切的稱他“兵哥哥”。

(歐勇正在維修車輛)

一次,活麻社貧困戶宋祖群因病去世,社區(qū)兩委準備了兩袋大米前去慰問。但宋祖群家住在距離村主干道6公里外的山區(qū),歐勇得知后主動開車和社區(qū)班子成員一同前往。由于路況不好,半路車子就壞了,他二話不說爬進車肚子下進行維修,全身沾滿了汗水和泥土。他說:“群眾家中有事,兩袋大米對他們來說也許解決不了什么實際困難,但是只要我們村上的干部去了,群眾就找到了主心骨,找到了黨組織,心里就有了依托和溫暖。”村民有時打趣他:“歐同志,哪里都能看見你,你真是閑不住。”他卻樂呵呵的說:“咱當兵的人就是一塊磚,群眾哪里需要哪里搬。”?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道路上,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手更高的山。正是有著像曾書記、小張、歐勇他們這些“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千千萬萬扶貧工作隊員,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踐行著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用汗水和鮮血彰顯著決戰(zhàn)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堅定信心。

讓我們共同祈禱和祝愿此刻躺在病床上的曾勇、張金玲、歐勇同志早日康復。讓我們緊緊圍繞在縣委縣政府周圍,按照“打牢一個基礎,用好四把鑰匙,措施到村到戶再到人,責任見人見事見成效,實現(xiàn)十個全覆蓋,推進四個專項行動”脫貧攻堅思路,全縣上下干群同心、攻堅拔寨,繼續(xù)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奮力沖刺全面奪取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

審核:   責任編輯:李夢菲
昭通新聞報料:0870-2158276 昭通新聞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昭通新聞報料:0870-2158276  
昭通新聞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審  核:
責任編輯:李夢菲
標簽 >> 要聞 
捐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