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日報 微信 |《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娟 韓梅
2018-08-16 09:591
劉祥華和她的四川房客
8月4日早上10點30分,昭通城望海公園旁驛路賓館。老板娘劉祥華正坐在大廳沙發(fā)上看電視,另有兩名來自四川宜賓市翠屏區(qū)和宜賓市西區(qū)的房客楊光富和王可茹也跟她一起在看電視。
劉祥華一直開賓館,之前是在南大街開,2015年9月搬過來的。從開業(yè)以來生意都可以的,冬季能達到50%的入住率,夏天生意就更好了,最近幾年,隨著昭通交通條件、城市發(fā)展的日新月異,周邊四川、貴州、重慶的游客夏季到昭通避暑的群體龐大,她的賓館夏季每天都爆滿。這樣的情形每年七八月更甚,因為這兩個月是外地游客昭通避暑的高峰期。
目前劉祥華的賓館里住的都是外地來避暑的游客,其中四川游客有8戶。
楊光富來自宜賓,是一名退休職工,61歲,她和老伴已經(jīng)連續(xù)4年夏季到昭通避暑,每年過來旅游的時間也在七八月份,呆的時間不定,多則一兩個月,少則一二十天,她是劉祥華多年的房客了。劉祥華的賓館緊鄰?fù)9珗@,住在這里能夠每天早晚到公園游玩、跳跳舞,或是去爬鳳凰山,挺方便的,關(guān)鍵是劉祥華人容易相處,離家時間長,老在外邊吃也不太適口,劉祥華還把整個廚房提供給房客們用,這讓他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所以從2016年開始,楊光富和老伴就每年都來劉祥華這里住上一段時間。這次也一樣,他們是7月中旬過來的,準備8月底回去。
相對來說,楊光富和老伴今年是玩得比較開心的,在昭通呆的時間長了,已經(jīng)非常熟悉了,今年孫子沒有跟著來,玩的時間相對也更多一些。老兩口一般的生活規(guī)律是每天早上6點半左右到望海公園走走,她說:“整個公園都是我們外地人在活動,熟人也好多,就像行走在我家宜賓城里一樣。”早上八九點結(jié)束鍛煉,老兩口就要去菜市場買菜,一般他們是到望海公園旁邊的菜市場買,但有時候也會坐公交車到八角亭菜市場買,他們說,那里農(nóng)戶挑來賣的菜多、新鮮,價格也相對便宜。他們愛吃昭通本地的蘋果、桃子、牛肉、糯包谷、絲瓜,幾乎每天都買,也愛吃本地新鮮核桃、板栗,就連到處都能出產(chǎn)的茄子、瓜、豆、辣椒,他們都覺得昭通的比四川的好吃:“味道更正宗!”
中午吃完飯,楊光富老兩口也會出去走走,她說,在昭通避暑多年,昭通周邊的景點她都走遍了,今年不太愛玩景點,特別喜歡到周邊鄉(xiāng)鎮(zhèn)的集鎮(zhèn)趕集,這不,明天新民趕集,老兩口計劃去買點肉,因為鄉(xiāng)集鎮(zhèn)上的肉好,便宜。
下午,他們會坐上公交車,到昭通最大的省耕公園游玩。
楊光富說:“你們應(yīng)該向城市綜合執(zhí)法部門建議一下,要給自產(chǎn)自銷農(nóng)產(chǎn)品的農(nóng)戶規(guī)劃更多的場地,供他們賣東西,攤販的小菜畢竟沒那么新鮮。另外,公共活動場所的公廁也太少了,我們宜賓翠屏公園還沒得望海公園大,公廁有十來個。你看你們昭通省耕公園要走那么遠才有一個公廁,那天我煮點蒲公英水來喝,它是利尿的,把我憋夠了才找到一個廁所,就這點不好。”
楊光富喜歡跳廣場舞,晚上,公園跳舞的人很多,她隨便看著哪一幫人跳的動作好看就加入進去跳。
跟楊光富老人聊半天,也沒見她老伴出來,直到廚房飄來糖醋辣椒的香味,我們進去一看,楊光富的老伴老唐已經(jīng)快要把菜做好了,糖醋辣椒、炒土豆絲、青紅豆煮西葫蘆、絲瓜肉片湯,三菜一湯,搭配挺好。
跟楊光富老兩口相比,王可茹跟劉祥華打交道的時間不長,她是宜賓西區(qū)人,退休職工,72歲。她從去年開始到昭通避暑,今年是第二年來,本來這次是跟做生意的女兒一起來,住在黨校招待所,那邊可以觀賞萬畝荷花景觀,吃的住的環(huán)境也都好,周邊環(huán)境也好,就是公交車不到,要走一段路這點不方便,所以女兒因生意忙提前回四川以后,王可茹老人就住到劉祥華的賓館來了。
王可茹老人每天生活軌跡大致跟楊光富老兩口差不多,她說,老伴走得早,自己一個人怎么開心怎么過,到昭通避暑的老鄉(xiāng)多,在這邊挺好打發(fā)時間的,到了冬天,她也會到西雙版納住一段時間。
劉祥華說,由于得天獨厚的氣候優(yōu)勢,外地人到昭通避暑的人逐年增多,周邊像她家這樣的賓館大致有300家左右,每一家都是爆滿,居住在南大街,特別是省耕山水附近北部新區(qū)的人也很多。這部分群體以退休老人為主,也有帶著孫子一塊兒來的,暑假期間年輕人帶孩子來旅游的也不少。
2
宜賓“金帝優(yōu)雅秀”扮靚昭通望海公園
清風拂面,華燈初上,伴隨著悠揚的樂曲聲,一群身著各色中國風服裝的女士在望海公園小廣場上輕盈地走起了模特步。她們步態(tài)優(yōu)雅、形體端正、體態(tài)婀娜、動作整齊劃一,看背影勝似少女,身材勻稱;轉(zhuǎn)過身,歲月在她們臉上留下的并不是滄桑,而是自信和優(yōu)雅。一瞬間恍惚,竟不知叫她們“阿姨”合不合適。這群女士會走T臺,還會舞蹈、表演唱,吸引了許多市民駐足觀看,她們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扮靚了昭通城的望海公園。
這群女士大部分來自四川宜賓,到昭通避暑旅居已有半月有余。當前昭通最高氣溫不超過28℃,而宜賓氣溫平均能高出十來度,這群女士也不愿意呆在家里飽受酷熱之苦了,每年進入夏季,她們便紛紛離開宜賓,到昭通避暑納涼。
該團體的組織者之一楊宗強說:“我們都是來自宜賓翠屏區(qū)金帝莊園小區(qū),老家的氣溫實在太高了,早晚出門都熱。我們‘金帝優(yōu)雅秀’的姐妹們陸續(xù)到昭通避暑的有30多人了,在老家時每天晚上我們都會在小區(qū)里走秀,來到昭通避暑姐妹們在一起也一樣每天晚上出來走走,感受昭通涼爽的好天氣。”
楊宗強和姐妹們到昭通避暑后,利用微信群組建了“樂游昭通”微信群,不管大事小情大家都在微信群里交流溝通,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有意思的活動,大家都招呼一聲,愿意參加的就參加,費用都是AA制。
楊宗強本人和丈夫已經(jīng)是第二年來昭通避暑了,一般都會呆一個月左右。這次他們半月前坐火車來到昭通,在望海公園附近的賓館租了一間房間住下。夫妻兩人都退休幾年,孩子們也都成家立業(yè),年紀大了也沒有什么好操心的事情,日子過得舒心,組建了“金帝優(yōu)雅秀”這個團隊后生活過得更加充實。來昭通避暑后,楊宗強每天早晨早早就起床,化一個精致的妝容,著一襲美麗的長裙從酒店出發(fā)和姐妹們在望海公園會合。丈夫就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為大家服務(wù),扛音響,拎包,看包,自得其樂。
“昭通的天氣很舒服,環(huán)境很好,街道很整潔,來這里走秀每天都有周邊的群眾加入我們,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結(jié)交到更多的朋友,我們在這里每天都很開心。昭通市民也很熱情,從車站到酒店都感覺到很友好,非常歡迎我們到這里來游玩。我和姐妹們?nèi)チ巳f畝荷塘,魯?shù)榇脑恨r(nóng)莊等景點,那些地方景色很美,餐飲也非常有特色。”楊宗強開心地說道。
今年49歲的語文教師楊平也是宜賓金帝莊園小區(qū)的住戶,她剛和丈夫從貴州自駕游結(jié)束后就馬不停蹄地趕來昭通,立刻便加入了“金帝優(yōu)雅秀”在昭通避暑的團隊。一襲紅色的旗袍,踏著音樂節(jié)拍,楊平跟著隊伍優(yōu)雅地變換著隊形,展示出的美麗、高貴和自信,讓人忍不住為她鼓掌喝彩。楊平和丈夫在昭通準備待半個月,今年是她們第一次來昭通避暑。楊平高興地說:“這里的牛肉不僅好吃還經(jīng)濟實惠,這幾天要在這里好好吃一下,再買些回去送給親朋好友。”
前來避暑的人們,一般在昭通住1至2個月,來得早的6月份就到了,住到9月上、中旬才打道回府,帶著孫子孫女來避暑的,大多趕在9月初開學前紛紛回家。
3
四川游客朱德遠和他的朋友們
被譽為“秋城”的昭通中心城市夏秋季節(jié)溫度一般在30℃以內(nèi),是少見的夏天不用開空調(diào)、開電風扇的城市,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每年吸引了一大批來自川、黔、渝等地的游客過來避暑,他們到來后會租住賓館或民房,常到昭通中心城市周邊的公園、農(nóng)家樂等景點游玩。來自宜賓的朱德遠和他的朋友們就是到昭避暑大軍中的普通的一群人。
8月2日,四川很多城市氣溫普遍在35℃以上,然而,清爽怡人的昭通當天最高氣溫只有25攝氏度。當日早上8點30分在昭陽區(qū)望海公園,《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遇到朱德遠一行,采訪時,朱先生向《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打開了話匣子,同行的十多位叔叔阿姨也一起聊開了。
朱德遠連續(xù)三年來昭通避暑,對昭通有些熟悉了。朱德遠是個熱心腸,每年七月就會通過電話、微信聯(lián)系親朋好友一起到昭通避暑,然后帶著大家找房子住下,集中安排大家出去游玩。“昭通中心城市周邊的旅游景點、農(nóng)家樂都去玩過了,還去了小草壩、大山包,你們這里真好,氣候涼爽、空氣清新、環(huán)境優(yōu)美、街道干凈,消費又不高,是一個宜居的城市。”朱先生說。
他們這次相約一起坐火車來的有30人左右,有好幾家是第一次來,一群人年齡大的有90歲高齡的老人,年齡小的有剛會走路的小孩,他們都準備在這里過完夏天才回去。
當聊到最初為什么會來昭通時,朱德遠說:“那一次是想去撫仙湖玩的,后聽朋友說昭通近,而且坐火車當時只要19.5元,現(xiàn)在火車票也才35.5元,6個小時就到了。距離近價格又便宜,所以就來了,來了后發(fā)現(xiàn),這里的風景、民俗等非常有特色,大家都玩高興了,所以沒有特殊事情,夏天每年我們都約著來住一段時間。”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
來自宜賓的游客辜女士今年是第一次來昭通,她7月中旬到昭,和一起的同伴們租住賓館,準備住兩個月,等宜賓氣溫降低后再回去。“這里天氣好、環(huán)境好、人也很熱情,特別是這個望海公園,山清水秀的,景色很美,不管站在什么地方,不管以什么角度照相都很美。早上打太極、晚上唱歌跳舞走秀太巴適嘍!最方便的是一元錢坐公交車就可以到省耕公園、清官亭,還能去綠蔭村看荷花,好多景點還沒走完,真的太喜歡這里了。”辜女士說。
同行的劉剛接過話頭說:“17年前來昭通,牛車、馬車到處是,臭水溝很多,街道很臟,現(xiàn)在的昭通真是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年來的感覺都不一樣,公路修得更寬更好了,城市建設(shè)好了,街道干干凈凈的。我們住的賓館還提供餐具,挺方便的,要是能多發(fā)展公寓式賓館,我們就更方便了。”
“這里的消費與宜賓差不多,不高,工薪階層都能消費得起,飯菜也合口味,特別是這里的牛羊肉、豆腐等都很好吃。還有這里的土特產(chǎn)天麻、三七、丹參、藏紅花等都要便宜些,我這次來買了八九千元的東西了,大部分留著自己吃,少部分送沒有來的親人和朋友。”劉剛說。
周棣芳一家從去年來昭通避暑后,就果斷在昭通買了房子,好每年來定居。“我買的房子在‘南辰一號’小區(qū),有86平方米,是一次性付款的。只是短期來住,主要是夏天來避暑,冬天有時間的話來看雪。還好去年買了房子,今年有好多朋友說要來買房子,但因為價格漲得太高也就沒有買了。我那個小區(qū)買房的還有成都、自貢、瀘州、廣東、福建等地的人。”周棣芳說。
《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看見,好多外地游客集中在望海公園,有拉二胡的、吹笛的、唱歌跳舞的、打太極的、隨著優(yōu)美音樂走秀的,著實讓咱昭通人感受到了他們陽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熱情好客的昭通人民也會用自己的方式歡迎遠道而來客人,昭通部分文藝群體每年會與宜賓、柏溪、高縣等地來的客人組織一次聯(lián)歡晚會,讓遠方來的客人感受到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