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18-11-15 10:17◇ 何金艷
他說:“要錢不要命才是正確的生活觀。人都沒有了,要錢來做什么?”這話讓人覺得可笑、荒謬,可是你卻不知道他經(jīng)歷了什么。就像“你臉上云淡風(fēng)輕,誰也不知道你牙咬得有多緊。你走路帶著風(fēng),誰也不知道你膝蓋上仍有曾摔傷的瘀青。你笑得沒心沒肺,沒人知道你哭起來只能無聲落淚”。所以,不要試圖通過簡單的言語、淺顯的表象去評價、判定一個人,事實(shí)上,對人真正的認(rèn)知沒有那么簡單。
初見陳叔叔,是在醫(yī)院。人很容易用首因效應(yīng)定義一個人,就比如我。本以為判斷無誤,卻在真相面前不堪一擊。陳叔叔五十歲上下,身高一米八,給人東北大漢的感覺。初看是位生活優(yōu)渥、溫文爾雅、見識廣博的生意人。起初,大家不熟悉,出于禮貌,我主動向陳叔叔打招呼:“您家也來看病么?奶奶是什么病?”陳叔叔推著老母親邊走邊講:“腸道出血,都八十三歲的人了,遭罪。”鑒于不愿詳說病癥,怕不經(jīng)意侵?jǐn)_了人家,也動彈了自己的情緒。
慢慢熟絡(luò)起來,陳叔叔也跟我拉拉家常。陳叔叔是大理人,家里是三兄妹,大哥中年去世,身為老二的他擔(dān)負(fù)起贍養(yǎng)父母的責(zé)任,目前在一個工地上承包小工程。對陳叔叔的初步臆斷也算正確一半,是個小老板。陳叔叔有兩個女兒,其中一個女兒跟我同歲。他偶爾會以長者的口吻訴說他的人生經(jīng)歷、吃過的虧和走過的彎路。這時,陳叔叔儼然把我當(dāng)作他的女兒,希望我不要重蹈覆轍。大概為人父母者,都如此慈善。在我淺薄的認(rèn)知中,“為人父母者天下至善”,父母是竭忠盡智、無微不至的代名詞。落入凡塵中,不管你是怎樣的人,都會經(jīng)歷風(fēng)雨、痛苦與無奈。陳叔叔于2016年做過心臟瓣膜手術(shù),他說:“別看我像個硬漢,可是我胸口上也有傷呀!”話語間,陳叔叔笑得很爽朗,像剛出生的嬰兒那樣純粹。
次日,陳叔叔女兒來看奶奶,一進(jìn)門便與我相視而笑,因?yàn)槭峭g人,交流得很自然,就像認(rèn)識了很久。我們都有忽悠父母的相同技能,都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不會當(dāng)面忤逆父母,可私下卻任性而為。陳叔叔女兒做事利索,為她奶奶換洗完衣服后,就回去上班了。后來,陳叔叔跟我講述了他兩個女兒的事情。去年叫大女兒按揭看好的市區(qū)房子,可是大女兒不聽,錯過了機(jī)會。慢慢地,他談到了二女兒。陳叔叔家鄉(xiāng)的習(xí)俗是家里有兩個女兒的,必須留一個女兒招親在家,以便照顧父母,他二女兒就是如此。他繼續(xù)說:“我們老了只能依靠二女兒,現(xiàn)在她有一個孩子,女婿比她大兩歲。女婿不怎么講話,也不與我們溝通,結(jié)婚后在老家兩年,也不出門打工。2016年女婿說要做生意,我就把自己僅有的存款給了他們。”陳叔叔要求女婿看準(zhǔn)了再投資,不能蝕本,只知道女婿做烤煙生意。一年后,陳叔叔問女婿:“烤煙種得怎么樣了,我雖然不懂,沒有種植過,也可以去看看。”女婿不回答只是笑,后來只能隔著監(jiān)獄厚厚的玻璃看到女婿。說到二女兒,陳叔叔眼神凄涼、神情哀傷。“我五十多歲了,壓力很大。上有老、下有小,自己還有病,擔(dān)心隨著年齡的增大找不到工程,所以現(xiàn)在要抓緊時間賺錢,如果我倒了,這個家就會徹底跌入深淵。二女兒還不太懂事,不去工作,仍然依靠著我們。還有外孫需要照顧,所以對我而言,要錢不要命才是正確的生活觀。”
這時我突然怔住,思緒在腦中盤旋:作為普通人,絕大部分人都生活得不容易,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壓力。常言道:“人到中年不如狗”,我似乎明白了為什么有些中年人下班后會靜坐于車上抽煙,以放空自己。中年人的背后,很多時候藏著無法言語的辛酸和孤獨(dú),因?yàn)樯磉叾际且揽克娜耍麉s沒有可以依靠的人。
昭通新聞網(wǎng)文稿校對:白春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