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18-11-22 10:30◆通訊員 蔣德玉? 何宛紓
11月20日,筆者在永豐鎮(zhèn)元龍村的陳家營自然村看到,一條寬敞干凈的柏油路從村口蜿蜒伸向村子深處。盡管正是搶收稻谷的時節(jié),村里依然整潔有序。一排排新房錯落有致,房前屋后種滿了鮮花和蔬菜,讓人很難把它與貧窮、落后、閉塞聯(lián)系起來。
筆者在上午9點左右來到村里,一路上幾乎見不到年輕人,幾位老人坐在村里的景觀亭里怡然自樂。除了錯落有致的新房,陳家營自然村還村里修起了一個小公園,園里有水體景觀、廣場和涼亭等,讓村民在勞作之余可以讓身心得到放松。亭里圍坐著三、五個老人,在一起拉著家常、有說有笑,整個村子給人一種幸福祥和的感覺。
正在亭子里和其他老人聊天的黃訓強老人告訴筆者,現在村里的青壯年幾乎都在外面務工或是忙生意,除了向他們這樣的老人,沒有人會閑在家里。村里環(huán)境好了,加上這個水體景觀池里養(yǎng)了許多金魚,老人們都喜歡帶著孫兒們來這里玩耍。一到中午或晚飯后,亭子里差不多都會坐滿人。
當天因為有事沒能進城務工的村民王文學熱情地邀請筆者參觀了他家的新房。王文學告訴筆者,他家有兩個孩子在上學,加上前幾年他被農耕機打成重傷,家里幾乎沒有了生活來源,村里考慮到他家的特殊情況,及時把他家納入了建檔立卡戶。在政府的幫扶下,去年他們一家已經搬進了新房,過上了全新的生活。王文學說,從來沒有想到過陳家營村會有今天的樣子,現在交通方便了,進城務工很方便,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
王文學說:“原來的路很窄,只有一條主路,是土路,最寬的地方都不到兩米,拉牛車轉彎時都很困難。特別是雨水天時,到處都是泥滑爛路的,很難走。現在好了,村里修起了8米寬主路,通往各家各戶的支路也都硬化了,大家都很滿意。路好走了,出去務工,做生意都很方便。我現在幾乎都在城里做工,一天能掙200元左右,逢著農忙時,一個月做不滿,但也就2000左右。”
村容村貌變美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隨之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筆者注意到,陳家營村的新建房屋即便是一樓也沒有安裝防盜網的,這從一個側面折射著村里良好的社會治安。同時村里制定了村規(guī)民約,大家都會自覺遵守。家家戶戶都會在房前屋后種些花花草草,大家一起美化環(huán)境。
王文學說:“現在我們這個村子,除了環(huán)境好,治安也很好,就算摩托停在外面也不用擔心有賊來偷,窗子這些基本都沒有哪家加防盜網,一般都是做成鋼化玻璃。在文明方面,我們這個村子,什么打架斗毆、吵架之類的這一兩年來幾乎都沒有出現過。因為環(huán)境優(yōu)美了,居住環(huán)境好了,家家戶戶門前都會種些花花草草,前段時間有向日葵、格桑花等盛開,每家都種了很多。”
其實,陳家營自然村曾經是永豐鎮(zhèn)最貧窮、最落后、最閉塞的小山村,貧困戶占了全村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村里唯一的主干道是一條不到兩米寬的土路,全村幾乎都是破敗不堪、毫無安全性可言的土坯房。據元龍村支書馬殿彭介紹,陳家營村屬于元龍的一個自然村,村里有176戶人家,共578人,其中,建檔立卡戶就占56戶,有168人。2015年底,陳家營被定為昭陽區(qū)“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一個示范點,完全拆除了原來的土坯房,通過統(tǒng)一規(guī)劃并整合資金新建了現在的陳家營新村。 2016年年底,包括所有的建檔立卡戶,已全部搬進了新房。從此,陳家營村民開啟了幸福的新生活。
馬殿彭說:“我們元龍的陳家營村,在15年定為美麗鄉(xiāng)村示范點進行建設。在之前,陳家營村可以說是永豐鎮(zhèn)比較落后的一個村子,當時路面最寬也就才一米六多點,老百姓出行很不方便。存在安全隱患的土坯房、瓦房就是149戶,通過村上和鎮(zhèn)上派人來做了大量的調查和動員工作,最終群眾把所有的不安全的土坯房全都拆除了。現在整個陳家營的環(huán)境提升了,居住環(huán)境好了,包括56戶建檔立卡戶都已搬入了新房居住。現在的陳家營村,年輕人幾乎都通過培訓外出務工了,主要有電焊工、泥工、鋼筋工等。目前我們經村三委研究決定,已引進了兩家公司,一家是種植蘋果,另一家是草莓基地,還有一家正在引進。下一步打算把村里剩下的這些上了年紀的勞動力通過不同的渠道,讓他們在附近的公司里打一下臨工,讓群眾多渠道增加收入。”
陳家營村群眾借“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的政策東風,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引導下,通過部門幫扶,干部群眾積極努力,建設了美麗鄉(xiāng)村,通過多種渠道增加群眾收入,奮力斬斷窮根,一個生態(tài)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xiāng)風文明、產業(yè)興旺的美麗鄉(xiāng)村向人們展示著陳家營群眾幸福的新生活。